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月秀

  摘要: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信任的微观领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信任的全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焦点等内容。
  关键词:人际信任 影响因素
  “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为“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孔子将“信”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所系。[1]可见,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1 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研究历程
  1.1 国内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费孝通在1934年最早提出了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的观点,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差与不对称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主观的倾向和愿望。[1]后来,杨中芳等人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界定,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人际交往的一方能够履行对方所托付的责任。[2]他们认为,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是当事人双方关系,重点研究双方个体之间的行为。陈介玄、高承恕(1991)在对台湾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际信任是后天成就而形成的,它是针对于特定个人的一种信任。所以,国内研究中所定义的人际信任,关键词是责任、义务、双方关系等,双方信任的程度如何,是由交往双方共有的既定关系基础以及两人交往所累积的经验决定的。
  1.2 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58)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研究“信任”问题的学者,他是第一个运用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结果发现:双方合作与否反映了人际信任的有无。并提出信任的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3]后来罗特尔(J.Rotter,1967)将“信任”定义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4]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社会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卢曼(Lumann,1979)、Mckinight和Cummings等人,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来自于个体间行为的互动。心理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罗特尔(Rotter,1967)、赖特曼(Wrightsman,1992)、萨贝尔(Sabel,1993)等,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际信任逐步形成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国内偏重人际交往中信任所蕴含的义务和责任;国外则倾向于被信任者的期望、预期、愿望。
  2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哈丁(Hardin,2002)
  指出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5]很多学者也普遍认同哈丁的这种说法,将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信任个体、关系属性、情境因素三方面。
  信任个体包括信任者和被信任者,信任双方各自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对其他人的信任,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信任者对其所面对的社会成员人性、可信性等问题的看法和人际交往态度等内容,研究被信任者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社会化过程中比较大的事件、所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等内容。张建新[6]通过采用人际信任行为量表(ITBS)对中国、香港及美国三地大学生对“亲人”、“熟人”、“陌生人”三个群体中具体人物对象的信任进行测量。此外,信任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赋予信任不同的规则和意义。[7]情境因素(双方的文化背景及面对的特定事件)也影响着人际信任度的高低。
  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其人际信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影响。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中,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是受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身心状况和交往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郑信军(1998)[8]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内向与外向型因素和人际信任总分呈正相关。伍明辉[9]等人对广西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反,认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此外,田可新等人(2005)[10]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密切联系,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量表值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者。
  3 人际信任的研究焦点
  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等变量的关系层面,但研究热点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在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中,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分歧,张海钟[11](1996)认为个体的人格特质(如内向和外向特质)与人际信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戚少枫(2003)[12]、伍明辉[9](2006)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系数,相关不显著。总体认为人格特征的稳定发展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水平。
  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有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13]。这是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因此,通过给彼此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建立人际信任。
  在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很多既往研究多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偏重于心理学层面的研究。本人的硕士论文研究中,将冲突应对方式分为沟通化解、求助、退让、回避、竞争、报复六种,采用RotterJ.B的《人际信任问卷》测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将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分为高人际信任和低人际信任,在做两者相关研究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策略总分间呈现正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竞争、回避策略间呈负相关。说明人际信任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选择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等积极的冲突化解方式,在面对冲突时,以一种善解人意、信任的态度看待冲突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选择求助于他人或做出退让,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应地,人际信任度低的大学生,面对冲突习惯抱有一种怀疑、否定的态度,将注意力指向自身利益的维护上,而不太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维持,选择竞争、回避等消极的应对策略,解决冲突问题。这一研究与吴清兰、梁莎莎(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方式的大专生,人际信任度也较高,而倾向于使用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低。但总体上有关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8):11.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5.
  [3]M.Deutsch:Trust and suspicion.Conflict resolution,1958,
  265-279.
  [4]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5]Hardin R.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M].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2.
  [6]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311-316.
  [7]杨晓莉,李一茗,邹泓.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2008(5):49.
  [8]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2).
  [9]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6):440-442.
  [10]田可新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7).
  [11]张海钟.高师专科学生性格类型分布及其性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1.
  [12]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3]程红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26(05):13-16.
  作者简介:杜月秀(1988-),女,河南周口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管理心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188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