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戏仿:经典的继承与重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戏仿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于欧美的小说创作之中,但人们对戏仿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很不严肃的低层次的表现手法。戏仿者在选择素材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进行延续或者戏谑性地再创作,《哈姆雷特》就是经常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进行超文戏仿的一部经典作品。本文针对戏仿作品的各个组成要素展开讨论,并结合《哈姆雷特》的现代戏仿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一类别作品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哈姆雷特;现代戏仿作品;经典传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05-05
  一、戏仿的文本
  (一)“源文本”的印记
  所谓“源文本”的印记,主要是指这部小说所发生的背景、人物以及情节等诸多要素。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其故事情节主要来源于12世纪末期拉丁版本的一个历史传说,展现的是丹麦宫廷当中的政治斗争和皇族之间的复仇行为。
  尽管《哈姆雷特》当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但这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影射,也蕴含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莎士比亚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正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的后期,社会上各种矛盾激化,政局动荡不安。《哈姆雷特》恰到好处地描绘了社会。
  戏仿《哈姆雷特》或多或少都带有“源文本”的印记,这些印记存在于多种要素之中,主要包括背景、人物形象和主题等多个方面,这些要素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于戏仿作家来说,他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精神上做到和前辈有效地对话,甚至向前辈发出质疑。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西方作家要尝试着脱离先文本当中的条条框框和约束力,最大程度摆脱先文本当中已经存在的模式,在模仿的前提之下,创造性地改造,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
  (二)“超文本”的重写
  1.情节
  在情节这一方面,戏仿作家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就是情节外推,譬如说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和《丹麦王子》当中,作者厄普代克和霍尔德尼斯一写前传,一撰后续,把重点放在了复仇之前和之后发生的事情上面。先从《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这部作品来分析,它主要针对的是《哈姆雷特》发生之前的故事,地点是古老的爱尔西诺宫,主人公是葛特露,并且整个故事围绕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展开。《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时间上和《哈姆雷特》相互关联,前者的结尾正是后者的开始阶段,大致的起始时间是葛特露16岁至47岁,也就是《哈姆雷特》当中第一幕的第二场,时间跨度为31年。《哈姆雷特》之后的一部作品就是《丹麦王子》,这部作品当中既有追忆的成分,又包括了后传的内容,具体讲述了死者和幸存者的后期经历。在《丹麦王子》当中,时空前后跳跃极为灵活,详细讲述了老国王和挪威王之间的决斗,以及年轻的王子在威登堡求学的经历,还有霍拉旭针对小福丁布拉维斯利用哈姆雷特之子的复仇计划等。
  无论是《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还是《丹麦王子》,它们的情节和题材都来自于《哈姆雷特》,是就《哈姆雷特》当中被提及但是没有深入讲述的事件进行描述,前两部小说的作者使用崭新的框架,充分利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弥补了事件和事件之间的空白。基于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情节外推使得西方文本显现出了源文本的印记,但是它又让西方文本和源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此一来,西方作者就能够在源文本的印记上进行重新书写,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2.叙述视角
  现代文本在对源文本进行戏仿的时候,也会注意到叙事视角的改变,以此达到一种颠覆的效果。在进行叙事视角转变的过程当中,往往通过剧中配角的语言来实现故事的重述,大体上保留的是源文本出现的背景,但是在细节方面融入了叙事者崭新的看法。对此,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是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及阿特伍德的《葛特露的反驳》。
  这两部作品都是从主人公葛特露的角度来重新整体源文本,这样一来,原来的“被说者”就成为该作品当中的“说者”。笔者在前文提到过,《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故事围绕葛特露的情感经历展开,它虽然取材于《哈姆雷特》中的第三幕第四场当中哈姆雷特和葛特露在密室谈话的场景,然而实际上,王子并没有在故事当中现身。在这部小说当中,完全采用的是王后的语言,回应并反驳儿子对于母亲的质问。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哈姆雷特》当中并没有大量出现葛特露,而且即便是葛特露出现,她的台词也是极少的,她是一个脆弱的女性的代表。而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当中,厄普代克着重强调心理方面的描写,将葛特露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大量的心理描写之下,葛特露不再是源文本当中那个只会被王子斥责的对象,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感受的女性。
  在阿特伍德的《葛特露的反驳》当中,作者同样赋予葛特露以鲜明的性格色彩,她从《哈姆雷特》当中一个次要的、台词很少的女性变成一个能言善辩、敢爱敢恨的主角,如此一来,葛特露的形象更加明朗起来,更加能够深入人心。正是由于叙事角度的转变,让读者清楚地看到在源文本当中处于陪衬地位的葛特露王后的真实心理活动,真正了解到葛特露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两部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将在《哈姆雷特》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王后放在了戏仿文本当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充分注入了鲜明的女性色彩。如果说《哈姆雷特》是一部展现男性内心深入的篇章,那么这两部小说就是通过叙事角度的转变,从而成为展现女性内心世界的作品。
  3.人物形象
  从深层次角度来看,后世小说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哈姆雷特》当中的经典角色,并且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改变了人们对源文本当中各种人物悲剧形象的看法,使得这些人物的形象能够得到重新定位。
  从戏仿作品的人物形象来看,绝大多数作品都将源文本当中的配角形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颠覆,譬如说《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顿死了》这部剧当中的罗森和吉尔。这两个角色在《哈姆雷特》当中是背叛者和小人物,他们被派到丹麦的王宫之中,在暗处调查表面已经发疯的王子哈姆雷特的真实想法。在此处,莎士比亚将此二人描述成趋炎附势的小人,但是在斯托帕德的笔下,此二人却是被蒙在鼓里的无辜者,他们善良可爱,对周边的事物没有明确的戒心,甚至在很多时候持有迷惑不解的态度,如此一来,他们很容易就被别人摆布或者利用,成为别人的阶下囚。   事实上,哈姆雷特这个主人公的形象也在西方作品当中被颠覆过。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当中。哈姆雷特王子具备较强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占据绝对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哈姆雷特王子的形象在莎士比亚心中是神圣高大的。因此,哈姆雷特的崇高地位已经在广大读者心中根深蒂固,但是这之后的戏仿作者不约而同地将其形象矮化,使哈姆雷特的形象不像当初那么高大。在《葛特露的反驳》当中,阿特伍德较为直接地揭露了哈姆雷特身上的缺点,将哈姆雷特身上的自私和虚伪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4.主题
  情节外推也好,人物形象颠覆也罢,戏仿当中出现的诸多手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源文本构成了主体置换的影响,使得源文本拥有崭新的意义,这才是戏仿的真正目的所在。
  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和《葛特露的反驳》当中,较为强烈的女性思想覆盖了《哈姆雷特》当中生存与毁灭的问题。在阿特伍德的小说当中,将源文本里面少言寡语的王后复活了,她与哈姆雷特之间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所以说,恢复女性的话语权是阿特伍德创作这部作品的重要目的所在。在《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把描述的重点放在英雄事迹上面,所要展现的是江山社稷和伦理纲常,主要表现的是男性的内心活动,而厄普代克却要展现女性的内心活动,强调家庭、爱情和婚姻之间的关系。并且厄普代克擅长使用言说和行动来展现出一个人物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人们贴近她们的悲苦,理解她们的不幸。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厄普代克并不把宏观社会和显性的政治斗争放在作品创作的中心位置,而是借助历史的力量来讲述一个女人的遭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厄普代克是怎样将源文本主题进行置换的。
  值得一提的是,《漂浮的歌剧》和《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顿死了》当中,也出现了主题置换的手法,在这两部作品当中,荒诞和虚无贯穿了始终,甚至成为作品当中的主旋律。事实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顿死了》原本就是一部荒诞派戏剧,它为我们展现的是生活的杂乱无章以及难以掌控的一种荒诞的感觉。在这部剧刚开始的时候,罗森和吉尔正在通往丹麦王宫的路上,他们为了消磨时间而不断地投掷硬币,结果一共抛了九十二次,每次硬币落到地上的时候都是头像朝上,这显然是违背正常规律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剧中荒诞性的特征之一。此二人的命运当中充斥荒诞性,并且这些荒诞性的事件大都发生在《哈姆雷特》的情节之外,最终在观众看来就是,人所有的理性在这里都会受到莫大的嘲讽。
  二、作者的逆反
  每一个戏仿作者都是可以做到与众不同的,他们不应当满足于不间断的自我重复,事实上,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玩味和逆反的元素在其中,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本身,使之升华为一段有价值的记忆。譬如说,《堂吉诃德》就是因为存在对骑士小说的辛辣批判而使得自身成为现代小说的滥觞;《尤利西斯》的天才并不单纯来自于作者本身对于深化故事的追捧,还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戏仿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也的确存在逆反的心理,戏仿者的逆反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前辈的作品给人们留下来的困惑,为此戏仿者就对“源文本”进行一种含有独特形式的再创作。对于《哈姆雷特》的几部戏仿作品,我们可以站在其动机和戏仿者态度这两个角度来思考,从而分析出以下几点。
  (一)玩味的逆反
  厄普代克说过,《哈姆雷特》是一部极其伟大的作品,它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当中上演最多并且最受欢迎的一个。但是很多文坛学者认为,《哈姆雷特》也是最为草率的一出戏剧,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剧中存在很多任意而为和不合乎逻辑的地方。譬如说在《哈姆雷特》当中,这边你还走在城堡冰冷的墙头上,没过多久,你就会来到奥菲莉亚采花的季节。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莎士比亚是在压力之下进行戏剧创作的,不仅要讨好演员,还要迎合剧场经理和低俗观众的口味。莎士比亚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巨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解释,而他所要进行下去的工作就是做好关于这些内容的解释和说明。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作为美国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厄普代克就把目光放在市郊中产阶级家庭上面,他所擅长描述的是中产阶级小人物的生活,并且能够通过这些小事表达深层次的思想,甚至反映整个时代美国精神文明的实质。厄普代克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大都是能够在空虚的精神世界当中找到自我,经历了迷茫之后才能够找到生活的价值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看出来,在这部作品当中,作者利用他擅长的笔法向我们展现了家庭生活的琐事、中年人的困惑以及两性关系的纠葛。只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古老的北欧城堡当中,故事的主人公是高贵的北欧王室,整个故事也就因此蒙上了神秘而萌动的色彩。如果把主人公的名字换掉,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中年男女。因此也有评论讥讽说,厄普代克把《哈姆雷特》当中的男女主人公变成了生活在美国郊区的中产阶级饮食男女。
  在厄普代克笔下,很多人物都出现了道德问题,当然厄普代克本身不是一个道德学家,所以他也没有给出一个有关人物道德的准确回答。他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各型各色的人物以多样化的方式放置于其生活的群体当中,并没有明确地为他们贴上或好或坏的标志。厄普代克也不是历史学家,他并不注重历史性的问题,他只根据自己对《哈姆雷特》源文本的理解创作出来。如此看来,我们就能够理解他的小说为什么会有逆反的元素存在其中,也会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他的作品。
  玩味的逆反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作者对源文本的态度,这种态度既包含肯定又包含否定,但这并不是戏仿者所关注的重点所在,他们更关注的则是自己内心当中的故事真相。
  (二)异化的逆反
  《漂浮的歌剧》就是对于《哈姆雷特》的一种异化的逆反,《漂浮的歌剧》作者约翰・巴思是实验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漂浮的歌剧》当中,巴思也采用戏谑的手法仿拟了《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巴思和厄普代克是截然不同的,他所强调的是对于源文本主体和本质的异化,也就是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和源文本的模式并没有直接联系。   巴思在创作《漂浮的歌剧》的时候,正赶上存在主义席卷整个美国文学界,因此巴思的文化理念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这使得荒诞和虚无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小说当中,巴思自己也曾经说过,《漂浮的歌剧》是一出“虚无主义的喜剧”。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人的价值完全被异化成一种非理性的、荒诞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漂浮的歌剧》中整个世界都是虚无缥缈的。与此同时,巴思对于荒诞的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嘲讽态度,他向读者阐述了作品发生背景的荒诞性,又对荒诞本身抱有一种嘲讽的态度。
  《漂浮的歌剧》的主人公托德,他的一生都被死亡包围,而且自始至终他都对死亡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持有一种滑稽嘲弄的姿态。可以说,托德的一生对死亡进行了一个不停止的探索,譬如说他对父亲自杀原因的探索,这是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事件。从深层次上来看,托德对自己父亲自杀原因的探索也是自己对生存意义的分析,在他的观念当中,父亲和儿子本身就是一种因果形式,儿子只有在父亲那里才能够得到存在的真谛。但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始终寻找不到父亲死亡的根本原因,到了最后他开始认为有些东西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荒诞性。将《哈姆雷特》与《漂浮的歌剧》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来,前者强调的是对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疑问,后者强调的是“为什么生存”和“为什么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巴思的思想突破了传统艺术价值观念的桎梏,让我们感受到了任何事物都不是确定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巴思对于传统小说的改造是成功的,他以一种独特的模仿形式表现了自己对于存在主义的观点,也创立了符合自身风格的小说形式。
  (三)否定的逆反
  对于否定的逆反,我们可以从《葛特露的反驳》中得到启示,这部作品在内容上和《哈姆雷特》形成了对话的形式,在中心思想方面更是对源文本持有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葛特露的反驳》作者阿特伍德主要是从经典文本和童话当中选取素材,并在故事情节、人物身份等多个角度着手进行改写,最终让戏仿作品和源文本之间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阿特伍德喜欢从女性的角度着手,在其观点当中,戏仿是一种解构手段,即解构那种以男性为统治地位的文化,它对传统规则的运用和滥用是同时并举的,这就使那些“一般性”的作品暴露出了那隐藏着的性别模式。
  在《葛特露的反驳》中话语作用显得极为突出,也是由于作者极为重视这一点,所以作者才会强化主体身份的构造。我们都知道,在《哈姆雷特》中葛特露的话语权是极其微弱的,而在《葛特露的反驳》中作者却赋予其极强的话语权,一前一后的对比,充分维护了女性的专有权利。她敢于追求个人的幸福,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和欲望,这种形象的葛特露也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是她的形象确实是鲜明的,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戏仿作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源文本的记忆,难免会受到源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影响,这是无法避免的。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哈姆雷特》的几部戏仿作品都表明了戏仿作者对于源文本所持有的态度,只不过是借助戏仿的手法来创立出属于自己的文本风格。
  三、戏仿的意义
  面对着来自于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的冲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面临着解构的威胁,那么在现如今,莎士比亚的作品到底是不是经典?对此,国内外文学界的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刘象愚就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争论》,在这篇文章当中,刘象愚先生针对经典的形成和本质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总的来说,经典的形成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眼中的经典作品往往需要反复推敲,在此基础之上,其价值才能得到认定。其次,经典应该满足现实的需求,要尽可能地容纳多种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一味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与此同时,经典应当具备无限的可读性,满足大众化的需求,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口味,在历经若干个时代之后依旧能够得到延续和认可。如此看来,莎士比亚的经典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仍然具备很大程度上的现实意义,尽管大量西方文本不断地涌现出来,但仍然不会动摇《哈姆雷特》的崇高地位,它的影响力将会继续蔓延下去,达到一个深远持久的层次。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学批评家和后辈诗人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重构与继承,从侧面上显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所在,一部作品只有达到了经典的层面,才会引来无数的模仿和评论。
  如此一来,使得戏仿作品承担着戏仿作者的观念,充分体现了戏仿者对于源文本的态度和看法。不论戏仿作者是否肯定前辈作品的价值,其作品都是对源文本的一种主观上的见解。《哈姆雷特》出现在诸多流派和思想当中,尽管有的戏仿者对于源文本持有一种玩味的态度,但是他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却是价值观念和对现实的评判。
  《哈姆雷特》的戏仿作品充分表达了戏仿者对于源文本的评价,从而使得人们对《哈姆雷特》的思考进一步深化,戏仿作品在对《哈姆雷特》发起挑战的时候又证明了其经典所在,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有价值的体系,使其经典性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除此之外,戏仿利用转换的手法从陈旧的主题当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无论是戏谑还是逆反,种种戏仿方式的存在将源文本的经典一遍又一遍呈现在人们面前,使读者不断深化思考。也可以说,一个崭新的阅读体验能够让《哈姆雷特》这部经典作品具有更为强烈的可读性,被读者反复阅读,从精神上回归人类自身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文化记忆和模式化的生存环境。
  四、结语
  本文从多个角度着手分析了《哈姆雷特》的戏仿作品,并且着重研究了戏仿文本对于经典文本典型的传承与重构的问题。通过种种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经典的意义处于一种不断思考的状态之中,从而让经典作品的经典性得到不断延续。对此,戏仿的改写也应当注意避免重复性,因为一个优秀的戏仿者并不是不断重复别人所叙述的故事,而是利用戏仿这种策略来展现作者本身的观念。所以,现代戏仿应当充分展现文学的多元化色彩,将文学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1]张金良.拉下圣坛的哈姆雷特――论《漂浮的歌剧》对《哈姆雷特》的戏仿[J]. 外语教学,2006,(5).
  [2]周佳彬.《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中国科技信息,2010, (17).
  [3]傅俊,韩媛媛. 论女性话语权的丧失与复得――解析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葛特露的反驳》[J]. 当代外国文学,2006(03).
  [4]吴秀琼,李其金.《哈姆雷特》的语体风格及其戏剧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5).
  [5]李伟民.从主题到音舞的互文――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京剧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6]许宏,王英姿.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7]杨慧林.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J].外国文学研究,2006,(6).
  [8]道格拉斯・A.布鲁克斯.“在我头脑的书卷之中”――论《哈姆雷特》与记忆危机:过去和现在[J].外国文学研究,2006,(1).
  [9]李沿围.略论戏剧《哈姆雷特》对古希腊悲剧的传承和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0]胡开宝.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学刊,2009, (1).
  On Inherita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ics from
  Modern Parodies of Hamlet
  GAO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Parody as a narrative strategy has long appeared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novel creations, but it is not highly thought of and even believed as a technique of very serious lower-performance. In choice of material, writers of parody usually choose those classics that are familiar to people to develop or jokingly recreate. Hamlet is just such a work that is often got ultra-text parody by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writers. Combining modern parodies of Hamlet,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constituents of parody, hoping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category of work.
  Keywords:Hamlet; modern parodies; classic inheritance
  〔责任编辑:黎 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603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