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辛勤奔波在文学创作之路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曾经给永元的作品写过序,那是几年前,永元创作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海路》,让我写过一篇文章,记得我在文章里说过:《海路》是永元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一个新的起点,随着永元年龄的不断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思想的日渐成熟,他的创作还会显出更多的成就来。几年过去了,现在他又推出了自己的4本自选集。作为文友,我为他感到高兴,也就答应为他再写一些话。
  实事求是地说,永元这些年的主要精力并不是放在文学创作上,这期间他先后主持《中国铁路文学》《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等文学杂志的笔政。在20多年的主编生涯里,永元显然倾注了自己的大量精力和心血,让这些纯文学杂志在经济大潮中经历磨砺焕发生机,作为杂志主编,永元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令人钦佩和感叹,这当中无不展示着永元务实、开拓和执着的个性。大家都知道,这些年,纯文学刊物处境较为艰难,这其中不乏体制、经费、发行和纸质读者减少等诸多问题困扰,但是,面对这些问题永元没有徘徊不前,而是,迎着困难、顺应形势、抢占制高点,联络诸多的文学爱好者和关注文学事业的各界人士,找出办刊的有效路子来。无论在编辑《中国铁路文学》,还是《鸭绿江》杂志时,他都团结和培养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让期刊办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始终保持着发行量在同类期刊中趋于上游的态势。
  虽然永元忙碌于办刊的劳作,但他并没忘记自己是一名作家尤其是铁路作家的职责,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创作。正是涉猎了更多的生活领域,品味了更多的生活艰辛,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创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不仅在诗歌、报告文学的创作领域中游刃有余,而且在小说、散文的领域里也更显现出自己的才干和潜能。
  永元最初是以写诗起家的。上世纪70年代初,永元的一组火车头之歌,在当时以标语式口号充斥着中国诗坛的状况中,这组诗以劳动者的豪迈,以亲身的生活体验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情真意切,在当时能引起读者和诗坛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的日子,永元也有过创作的苦闷,有过找不到自己的彷徨,然而,他是位善于从否定自己中不断前进的人。尤其在进入辽宁文学院的学习中,永元能够从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充实着自己,以至于,在社会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没有落伍,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
  在文学创作中,永元有自己的追求,在他的创作中,总是以其厚实的诗歌创作功底作为基础,在报告文学、散文、小说的创作中,他都以诗歌的优美语言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里。比如在小说的叙述语言里,他注意文字的优美、语言节奏的动感,读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他的散文有些篇章乍看似乎有点乱,好像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是,读到最后,一种清晰的脉络总是突现于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形散而神凝”。这使他的作品拥有自己的风格,也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他的不少作品被中央一级的报刊以及《散文选刊》和《诗选刊》上选载,几个中篇小说的发表,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中篇小说《小镇上的俩丫》被《小说选刊》所选载,中篇小说《父亲的1947年》所揭示的那段历史,显出永元善于从历史的进程里映衬现实的敏锐性。这些小说都密切地贴近生活,有很强的故事性,让人看到后不能不佩服永元对小说的把握已很有功力了。近年来他的诗歌创作也在努力改变着自己,无论从诗歌的表现形式到诗歌的思想内涵,他都能积极地融汇当前诗歌新潮中的元素来不断充实自己,他在自己的诗歌里感慨:且将63视做36,轻轻的一个转身,年月就给了我们更多的馈赠。
  40多年来,永元从一名火车司机成长为国家的一线作家,成长为铁路的一位著名作家,成为一名文学杂志主编。这固然与铁路的有关领导和职工以及他所在的辽宁省作家协会的帮助和培养有关,还在于他本人多年来自身的奋斗,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真诚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国家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永元已过花甲之年,可他给我的印象却定格在中年汉子的形象里。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和总是洋溢着蓬勃的笑脸,给同他接触的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永元是在基层中走出来的人,他那火车头的性格始终没有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阅历丰富了,待人接物变得周全了,这是他变的一面,而唯独没有变的是他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也许正是靠着这种劲头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升华自己,才有了那么多的作品不断地从他的思想中奔涌而出。
  对永元创作的成果我是钦佩的。当然,我也认为:指出其作品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做朋友的最起码的坦诚,自选集的4本集子,整体水平不错,上乘之作不少,但不可讳言的是,有些作品激情有余,深沉不足,甚至还有粗糙之感,有的作品一挥而就,全文谋篇布局就显得捉襟见肘,对此,永元自己也能清醒地看到,也常常这样剖析着自己。但瑕不掩玉,这个自选集确实达到了一个文学创作较高的境界。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永元还能登上新的高峰,我相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2687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