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处着笔,大化归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大丰的作家卢群要我为她的微型小说集子《菊花盛开的季节》写个序。
   星期天,我泡了一壶菊花茶,一个人在电脑前静静地品读起了卢群的微型小说作品,读着读着,一个题目跳到了我眼前,那就是《小处着笔,大化归真》。
   一般来说,女性作家的小说往往比男性作家描写细腻、灵动,更加关注情感问题及身边的人与事,读卢群的微型小说,强化了我这种感觉。
   如果给卢群的作品分类的话,基本上可分为写人与写事两大类,譬如开卷第一辑,像《一把手》《吉铜匠》等多是写人的;而第二小辑,像《善举》《二爷的故事》等都偏向于写事。若从题材上分,有农村题材的,有校园题材的,有官场题材的,有历史题材的,有动物题材的;从写作手法上分,有现实主义写法的,有故事新编写法的,有寓言类写法的,有荒诞派写法的,显示了作家笔法的多种尝试与文体探索的努力。
   读了卢群的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她写人的那些作品。小说固然要讲故事,也离不开故事,但故事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让人物活动、展示的舞台,重要的是写人,写活人,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典型性,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是小说创作的高一层次、高一境界。
   据我了解,因了故事类刊物稿费高的诱惑,不少微型小说作家的微型小说越写越像故事了,但居住于黄海畔的卢群却耐得住寂寞,以她的视角观察着社会、积累着生活,用手中的笔描摹着现实,刻画着人物,阐述着理念,解读着内心。
   写人物的作品,如开篇的《一把手》,千万别以为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坐第一把交椅的“冒号”,而是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搓澡工,“一把手”是其外号,这外号充满着人们对他的尊重,因为他是凭自己对工作的敬业、对技术的钻研,在多年尽心尽力的服务中赢得的。
   这篇作品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这是近年大部分作家忽视、不愿去写的工人题材,而且还是下岗工人题材、残疾人题材。卢群写出了一个工人的自尊、自强,写出了一个残疾人、一个下岗工人的高尚情怀,令人想起“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名言。
   读《谭鞋匠》,会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诗经》里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说法,可见男欢女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情,古今一理。谭鞋匠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到了年纪,动了凡心,无可厚非。让小镇上人议论的是谭鞋匠有了人见人爱、年轻漂亮的媳妇秋月,让人羡慕又妒忌。原来,秋月是逃婚的,这也罢了,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谭鞋匠与秋月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而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可谭鞋匠硬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欲冲动,达到了一种高境界的修炼。而对谭鞋匠来说,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朴素的想法:我不能害了她!谭鞋匠这个人物也就立了起来,活了起来。这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我觉得卢群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写了小镇人物图,例如吉铜匠、吴茅匠、铁匠李、徐一刀、豆腐西施、快嘴陈大菊、胡二、表叔、母亲等等,他们的舞台基本上在斗龙镇,何不干脆来一个“斗龙镇风情系列”,以后凡类似的题材,其背景全部安排在斗龙镇,写成斗龙镇人物长卷,如果能写到一百个人物、一百个故事,甚至两三百个人物与故事,那么斗龙镇的知名度也就打响了,就像贾平凹笔下的商州、莫言笔下的高密,那就是个大成功,比仅仅发表几篇微型小说作品更有价值。
   我读了卢群的作品,发现她在编辑作品方面还有所欠缺,至少像《狐事》《郑板桥赐字》《孔融出名后》《最牛臣民》《动物世界的一次民主活动》《神泉》等可以单独编为一辑。
   相比较而言,《郑板桥赐字》有可读性,但属故事范畴。同样是故事的《狐事》,卢群融现实与荒诞与一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读起来扑朔迷离,有点类似聊斋故事,却落点落在保护小动物上,就比一般的故事高了一个层次。
   压轴的《神泉》,历史跨度很大,从明崇祯年间写到现在,村中的那口僧人挖的泉井成了故事展开的道具。其实在这故事里,首富刘百万等都不重要,真正的主角是刘晓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富二代,这是目前文学作品较少涉及的一个领域,至少微型小说作品还没有读到这方面有分量、有影响的作品。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在老百姓饭后茶余的议论里,富二代大都非正面人物,但在卢群笔下,富二代刘晓川为了村民,不惜与自己的老子斗智斗勇,让我们见识了富二代中有良知、有社会公德的那部分精英,有助于读者正确了解、认识富二代。
   卢群创作微型小说的年头还不长,仅四五年时间,能写到如此水准,显示了她的创作潜力。江苏的微型小说创作实力很强,但微型小说女作家还是凤毛麟角,希望卢群的作品走出盐城,走出江苏,走出国门。我想,只要她坚持写下去,完全是有可能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00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