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存在构式的认知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佳玲

   存在句是用来表示某事物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概念,作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的现象,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的关注。Chomsky采用转换生成方式来描写英语存在句,其研究尽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把意义视为客观的、和语法有截然界限的一个语言层面,因此存在着许多不足。
   语言结构式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它是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交际时,表达或理解的一方对句法结构都有所选择。根据交际目的,反复运用某种结构形式就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这就是句法结构的认知基础。大脑对外界刺激进行整理过程中,往往根据认知中的突显性和事物的完整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英语there-构造,正是根据这一认知原则组织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式。本文中,我们将对英语存在句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且采用射体界标这对术语来探讨英语存在句的结构认知特点。
  一、英语存在构式的界定
   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人们运用语言来能表达事物的存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表达方式,语言中表达存在的形式之一就是存在句。根据Quirk(1972)的定义“存在句为断定某物的存在”(Existential sentences assert the exitence of something),我们认为,英语的存在句不仅包括由there引导的特殊句式结构,非there引导的表示某物存在的句子也属于存在句。它们传达信息的方式虽然不同,但表达了同样的认知内容。
   (一)There-构式
   Lakoff(1987)指出存在there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空间,把听话者的意识聚焦于名词短语的所指。张克定(2007)认为there本身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仅仅起到触发作用,用以引出重要信息。我们认为存在there和指示there处于一个由实指到虚化的语法化连续体上,存在there有保留着指示there语法化后的痕迹,提供回溯到具体的存在处所的途径;在更大程度上,存在there是心理空间的建构词(mental space builder),在听者或读者的大脑中建立一个心理空间,强调抽象处所对存在物的包含性。
   遵循原型范畴理论,英语存在句的原型句式为There+be/V+NP+X,即非重读引导词there和动词be的不同形式以及非be动词构成的句式结构。其中X为扩展结构,代表NP右边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包括零表征、处所、时间、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
   (二)存在性与呈现性存在句的异同
   Hanny(1985)、Lumsden(1998)指出there-结构如使用be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则该结构具有呈现功能。有些学者,如Huddleston and Pullum (2002)、张克定(2006)等,把由there引导的句式结构分为存在性there-构造和呈现性there-构造两大类。从语法角度看,呈现性和存在性存在句的谓语动词有着明显差异:存在性使用的是系动词be,而用于呈现性存在句的是表示“存在”、“发生”、“出现”、“坐落于”等意义的实义动词或动词词组。存在性表达的是一种静态方位关系,而呈现性存在句所表达的则是一种动态的移动关系。
   根据Langacker(1987,1991)认知语法观,动词是一个过程,一个是静态的较长过程,另一个是动态的较短过程。我们认为,二者尽管在语法分布上不同,但它们都是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的一个物体的持续过程。例如:
   (1)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2)There once lived a poor far-
  mer who had four sons.
   在例(1)中,系动词be虽然表明一个静态的过程,却含有动态之意,即“会有人应敲门声开门”;在例((2)中,live暗示着一个相对短暂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包含着“农夫永远是农夫”的静态之意。从认知角度来看,存在性与呈现性存在句的共同规律大于细节差异,它们是同一范畴中的的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
  三、存在句的认知整合过程
   语义是语言的基础,而语义存在于人的概念化过程中,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句子结构决定于语义结构,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的概念内容,也取决于这一概念内容是如何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对语义的描述离不开意象,意象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成分之一,是概念内容在大脑中的形成的构思方式。同一情景由于观察方式和角度不同在大脑中形成的意象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
   意象与意象之间的不同识有四个参数决定的:方面选择、场景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Langacker用射体和界标(trajector/ landmark)这对术语,来表达突显。射体指在勾画(profile)的关系中被赋予首要突显焦点的参与者,而界标指被赋予次要突显焦点的参与者。
   射体和界标是认知语法的重要概念之一,其语义解释力很强。Langacker等人用射体―界标理论详细描述了空间介词的语义,揭示了介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射体―界标理论不但可以用来解释述义结构,还可以用来解释句法的多样性,即为什么可以用多个句子形式来描述同一个情形。例如,动词go这个象征结构的主要意义就是随时间的进展,移动物体(即射体)从另一运动物体(即界标)处逐渐离去。这种伴随着射体―界标变化的过程就是动词的意义。
   英语存在句的结构是射体和界标的关系,射体是由抽象处所充当的复合空间,存在客体作为界标,强调处所对其内部存在客体的包含关系。There 指明一个抽象场景,可以识解为包含某种关系的抽象区域;be的关系侧面是一个随着时间流失的稳定情景的延续,即射体和界标之间的关系。be和there构成复合结构后,仍指一个非完成的过程,但焦点已经转移到了被赋予射体地位的场景there上,即抽象场景there变成了射体;be的原射体变成了界标1,由一个名词补语来例证;由介词短语来例证的抽象情景转换成了界标2。在整个述义的背景(即基体,如时间)的作用下,就产生了存在句。
   There be复合结构继承了动词的过程侧面,但复合结构却以抽象场景作为它的射体,意味着首要突显焦点从be的参与者转移到抽象场景,原be的两个参与者背景化为次要突显界标,这样整个述义的突显焦点就从参与者―过程关系转移到场景―过程关系,场景是一个包含其他关系的抽象区域。
   运用射体―界标理论分析英语存在句,避免了转换生成语法遇到的“无来源句”问题。英语存在句和其所谓的“来源句”,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侧面的突显程度不同。来源句突显的是存在客体―处所―稳定关系的持续,存在句突显的是处所―存在客体稳定包含关系的持续,两者首要突显的焦点不同。此外,这两个语法结构所体现的意象图式也不同:来源句体现的是来源-路径-目标图式,存在句体现的是容器图式。两种句式表明视角选择不同,突显侧面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语义结构。因此,语言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应根据认知主体观察情景的方式、物体和事物突显的不同程度、选择注意焦点来进行。
  
   (作者简介:韩佳玲,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讲师,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