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明特色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敏敏 宋长生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做出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1]。基于文化作为一种国家和社会的“软实力”而逐步被党和国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那么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则更加需要这种“软实力”的塑造和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
而地域文明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明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明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明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其次是地域文明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最后,地域文明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
从广义上来讲,城市文化和地域文明都是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成果,同样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区别在于,城市文化是一个横向概念,突出的是每一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是此城市与彼城市的区别和联系。而地域文明显然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因为城市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地域则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有的。因此,任何一种城市文化,虽然可以打造和构建,但它本身有着厚重的根基和形成历史,它必然要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域文明之上,汲取营养,集中有力资源,发挥特色优势。
基于地域文明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传统与现代、历史与需要的关系,本文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塑造和提升,需要自觉的对该城市所赖以生存的地域文明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塑造,以地域文明的力量来实现城市文化在精神内核、政策支持、教育传统和媒体宣传方面所需要的条件。这里结合国家几个重要城市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上的经验介绍,重点探讨在地域文明方面的借鉴和挖掘。
首先,以历史积淀主题,确立城市精神内核。一座城市要有它的精神内核,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内涵,是独一无二的特质,这种内涵,在现代化建设的推行下,往往会覆盖和消解,会“千城一面”,而每一座城市所依赖的地域,它的历史却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因此,挖掘一个城市地域文明的历史积淀,能够萃取出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资源,那就是历史文化。众所周知,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汉文化的主要集中地,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而河南省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就极为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认识到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河南是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先天优势。河南省作为中华历史文化最博大、最丰富的储备库,对于这一点的自觉性非常强,把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保证和提升其城市发展软实力的头等大事。政策和制度是对历史文化资源最稳定、最具操作性和重复性的保护支持,任何保护行为都要落实到政策层面,才能具有长效机制。历史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核的最深厚的来源,因而对于历史留给城市的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历史文化铸造成一座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主题。
其次,挖掘和推出原生态文化,保证城市文化健康方向。如果说历史文化资源是从时间上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感”形成巨大的对立,那么原生态文化就是在空间上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感”所构成的强大的对仗效应。从字面上看,似乎原生态与城市文化是根本对立的。从通俗内涵上看,原生态文化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文化,是前工业时代的、自然的、野生的、乡村的、朴拙的、边远地区的、非城市化的、非市井的、非商业化的文化,是一种少经雕琢的文化业态。正是这种强调自然的、原始的、没有人为修饰的文化,如若能够尽量保持原貌的挖掘并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并将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清新自然、健康环保的精神内核,从而克服城市文化中浮躁喧嚣、过度消费、频繁更新的不良倾向,并能够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维护民族自治和稳定提供精神动力。
再次,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一个城市要发展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一定要自觉地、有意识的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内涵,要将自然自发形成的特色文化注入创新意识和发展活力。这是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实质所在。挖掘富有创意性的特色文化资源,获取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富矿,这固然是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地域文化要具有竞争力还要靠特色文化品牌的构建。以中国西南自然风光最著名的云南为例。2002年横空出世的大型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加以表现,成为丽江古城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择取丽江各民族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最后,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素质,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人文载体。文化是人创造的,最终也要惠及人本身,这是当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一种关于文化的共识。以本文的视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归根到底,必然要首先集中定位和深入落实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换句话说,文化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对人的投入和提高。以廊坊为例。廊坊是一个新兴城市,即脱胎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特殊产物。因而,要打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就要将城市中的成员从农民逐步培养成城市市民。廊坊的做法是,在市民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工业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业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知识,从思想观念上、行为习惯上推进公众从传统市民、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逐步消除小农观念、封闭保守思想、小富即安意识等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积弊,牢固树立“开放、学习、赶超”的现代思维,使这些思想观念成为市民行为的导向。从而切实的提高市民的现代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充分激活城市发展中最能动、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要素[2]。通过教育、宣传和媒体等方式促进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的提高,实现现代市民精神的全面塑造,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人文保证。
总之,作为现代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应该认识到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自觉挖掘和汲取地域文明而厚积薄发的。一个城市的文化,不仅在于继承,还在于创新。即使是一座文化古城,历史的悠久也不等于现实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不等于先进的意识。而以文化取向当先,城市才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体现不同城市的价值和知名度。在凸显城市品牌上,走在前面的城市形成了一个共同经验,就是抓住文化的根脉。因此,本文相信,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由于平静的河水与飞溅的浪花。浪花是河水的一部分,欣赏飞溅的浪花需要尊重河水的存在,但是没有浪花的河水却是死水,因而需要撞击浪花来突显其奔腾的流势。
注:该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基于角色理论的城镇居民道德素质提升方案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SZ2010232)、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基金科研项目(XN201015)成果
(作者单位:顾敏敏、宋长生,石家庄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