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言艺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红玉 杨兴斌

  一、歌唱中用
  汉语言发音的一般规律
  
  歌唱的咬字发音贯穿于歌唱艺术的始终,它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之一。正确的咬字和吐字以及生动的语言和语言的形象化手法是歌唱表现的极为重要的手段。
  关于咬字、吐字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很多很好的见解:唱法必须讲究咬字,要能“知切韵,辩四声,明五音,正四呼,紧归韵,重曲情”。吐字要讲究四呼,即开、齐、撮、合。五音是舌、牙、唇、齿、喉。四呼为纬、五音为经,歌唱尤如织布,经纬交织而成美丽的花纹。咬字是经过唇、舌、齿、牙、喉等器官,将字咬成的字正确地吐出来。
  歌唱时的语言比说话夸大了许多,这种夸大的、强化的发音,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好的。必须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有些歌唱者虽然知道每个字应该怎样咬,但是唱起来仍旧不清楚,听众往往听不清楚歌词,不知唱的是什么。这就是因为歌唱者不懂得“开、齐、撮、合”的吐字方法的缘故。明朝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指出:“开口就是开,用力在喉;齐齿就是“齐”,用力在齿;撮口就是“撮”,用力在唇;合口就是“合”,用力在满口。这些主要是指字在口中的部位和字的着力点。像爱、高、在、歌等用力在喉。京、齐、坚、继等用力在齿。鱼、捉、钧、搓等用力在唇。东、跑、同、我用力在满口。只有用“开、齐、撮、合”的方法来吐字,歌唱时“字”才会清楚,才能使声音明亮结实。
  我国民族声乐传统理论对汉字的读字要求是“歌一字,字头,字身,字尾,以完成一字之音。字头即声母;字腹即韵母也;字尾韵之结声也”。字头、字身、字尾是要求歌唱者把某些在声韵结构上比较复杂的一些字唱得更加结实圆满,并且利用其中韵母的转变,把歌音唱得更加委婉、曲折。要想唱好一歌字,必须把字的头、腹、尾安排妥当,才能把字音唱得清楚。例如歌曲《黄水谣》,唱时应首先将每个字的“字头”念清楚。“黄”字出声念“呼”(Hu);“水”出声念“书”(shu);“奔”字出声念“勃”(b);“流”字出声念“离”(li);“向”字出声念“希”(xi);“东”字出声念“得”(d);“方”字出声念“弗”(f);当字的字头出声以后,就引长其身(即韵母部分)。“黄”字引长唱“昂”;“水”字引长唱“呃”;“奔”字引长唱“恩”;“流”字引长唱“欧”……最后,要念清字尾,也叫“收声”和“归韵”。“黄”的“昂”要收入鼻中“ng”,“水”字要收“衣”(i);“奔”字的“恩”要收鼻中“n”;“流”字要收“乌”(u)……
  
  二、语言艺术中
  字正腔圆与歌唱的关系
  
  “字正腔圆”是歌唱语言艺术全面、完美的要求。它是伴随着我国戏曲演唱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所谓“正”,是指“表一正,声调正,读音正”;所谓“圆”,是指“旋律流畅,形象鲜明,刻画细致,词曲扣准”。“字正腔圆”往往用来评价歌唱者(演员)的歌唱(演唱)技巧和水平。近年在声乐范畴中,使用十分普遍。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我国著名曲艺演唱家魏喜奎在《字正腔圆》一书中说:字正腔圆,首先应该是字正。字正,听众才能听清楚唱的是什么,才能引起往下听的欲望。而且字音念准,有利于行腔的圆润,促进听觉上的美感。无论唱、念(说白),都要力求把字音读准确,不能囫囵吞枣。
  “字正腔圆”中的“字正”包括掌握吐字、咬字方面的各种演唱技巧,“腔圆”包括歌唱者声音条件和演唱技巧。字正是腔圆的语调基础,字不正,腔也就不会圆润流畅。在歌唱中,人们总是同时要求字正和腔圆的,因为这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歌唱为歌词服务,腔随字走,字领腔行,两者统一。有了字才能谈到腔,无字之腔一般在歌唱中是没有的,字正是腔圆的依据,腔圆的美感只有通过字正才得以体现。
  
  三、汉语言歌唱中
  的咬字和情感表现
  
  歌唱中的咬字发音由于表现情感的不同,咬法上也是变化多样。我们不能只是孤立的研究咬字吐字的方法和规律,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如何表现感情。歌唱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情感表现的深度,因此歌唱中情感抒发必须通过字来具体体现,使歌唱的咬字发音必须服从情感的需要来表现。
  歌唱时的吐字,由于歌曲本身的特点使情况各有不同。同样一个字,由于意义、语气、快慢、曲调、音节、口型、音色的不同,尤其由于情感的不同,在咬同一字时有着极为细致的差别,其内涵各异。如“来了”这两个字,有几种不同:第一,来了:一般的应允、搪塞,心情平静,吐词过程快而短,声音弱、气流小、口腔活动小;第二,来了:兴奋、喜悦心情,高兴激动,吐词夸张,声音高;第三,来了:受人骗之后很生气,心情气愤但又克制,吐词过程慢,声音不明亮。在不同的歌曲里,由于感情的需要,咬字发音方法也就不同,有慢咬、快咬、硬咬、软咬。有慢咬快发、缓发晚收、快咬慢发、紧咬缓发等等,要做到咬字发音轻快敏捷、干脆利索,这些都是为了配合感情而使歌声更加婉转动人。例如优美抒情的歌,必须柔和地吐出每个字;威武雄壮的歌必须有力地吐出每个字;含蓄的与奔放的;激昂的与愤慨的等等。不同特点的歌曲,都要求演唱者掌握好唱每首歌时咬每个单字的分寸。我国歌剧《红珊瑚》有一唱歌,“鱼霸的天下何日了?渔家苦难几时尽?”这两句歌词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歌唱者忽视了歌曲中的咬字和情感表现,把不应该咬紧的字咬的过紧,而应该咬的紧的字确又咬的软绵绵,就无法表现出珊妹内心的悲愤激动的情绪,显然是不会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歌唱中的咬字发音是为了保证艺术表现的完整、深刻、动人。它不是孤立的。我们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时,咬字发音都要有与这首歌曲所要求的比较协调一致的声音线条。如果咬字紧紧从音节着手,不从完整的句子、语言的形象和性格来研究,那么,即使歌唱者做到了咬字清楚,歌声也会缺乏情绪和感染力。总之,每个字唱的清楚虽是歌唱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在歌唱中表现语言的感情内容,刻画出生活化的语言形象。所以说,歌唱中的咬字发音应该从表现感情出发,服从歌曲表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柯克.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宋申.中外名曲欣赏指南[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红玉,杨兴斌,保定学院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