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永鑫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走向,对各种教学改革思想加以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体育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养成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能力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个性体育能力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布的1998~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指出: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大幅度的增加,7~18岁男性儿童的人群的肥胖率比1995年大幅增长,城市男性由5.9%增加到10.1%,女性由3.6%增加到4.9%。 农村 男性由1.6%增加到3.7%。女性由原来的1.2%增加到2.4%。这次监测于1985年、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结果比较,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呈全面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肺活量比1985年同龄人群要低。
  
  2. 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体育课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较大程度地脱离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教学内容陈旧,课的结构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3. 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教育部《大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借鉴成功的国际体育教学经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入手:
  3.1拟定特色的教学大纲。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参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本校的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大纲及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指导本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3.2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进而达到我会学的根本性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理应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教师应由过去单纯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者。
  3.3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由于长期以竞技体育知识为中心或过分强化了其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而导致了学生竞技知识与健身能力之间的失衡。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其运动习惯的养成。在高校课程安排上应相应地减少体育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的比例;应该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实施,建立以健身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尤其是终身体育的内容要不断地增大,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健康运动的科学方法;为增进自身健康服务,增设学生喜爱的体育休闲项目,提高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其锻炼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它还是教学管理者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传统“一刀切”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对考查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和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单一的成绩评定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现代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因此,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二是考评要重视发展个性,以考促学。三是要重视对身体素质达标情况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水平等内容的考评。可以加强体育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的研究,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5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未来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改革和发展高校体育的基本前提。在新的时代,只有具备一支优秀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4. 结论与建议
  鉴于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从高校的管理阶层到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都应该向“培养习惯,学会方法、发展体能、终身受益“的目标逐渐迈进。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了其理论内容的科学性、指导性,实践内容的兴趣性、实用性,既符合了大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和需要,又为他们今后的从事体育锻炼在思想上、能力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观念,不断地充实自己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向的分析与思考》 张铁军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杨 阳
  [3] 《浅议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李金芬
  [4]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杜胜林
  
  (徐永鑫: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