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作文教学的高师写作教学改革构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芳 江晓辉
摘要:高师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师范性特征不明显等问题,要让高师毕业生能在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得心应手,高师写作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廓清教学目标、刷新写作课程、关注写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高师写作教学改革构想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也一致的指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审视我们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思维僵化、空话假话套话连篇的现象俯拾皆是,作为老师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扼杀了学生的激情,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性。而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的写作教学恰恰又是这一问题的源头:师范生“只会教阅读,不会教作文”、“只会教作文,不会写作文”、“只会改作文,不会下水作文”等现象十分古怪。这也充分说明了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写作教学所存在的误区。
其一,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写作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它的宗旨本是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可恰恰相反,目前很多高师学校的写作课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常常热衷于“八大块”、“六要素”等理论知识的归纳,忽略学生能力的训练。
其二,师范性的忽略。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将进入中小学承担语文教学任务,所以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会写,还要会教。而当前的高师写作课程设置与综合大学的写作课等同,很少甚至不涉及作文指导的教学,这样师范生毕业后不会写作,更不会教作文也就不奇怪了。
二、高师写作改革构想
为了更好的适应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也为了让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语文教学,会教作文,能教好作文,高师的写作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
(一)立足写作基本功,突出作文指导能力――高师写作教学目标的廓清。教学目的是教学的行动指南,为了高师写作教学不入歧途,我们首先就要站在师范的角度廓清写作教学的目的。
1、练好写作基本功,能写一手好文章。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毕业生要去做老师, 培养的是“教练员”而不是“运动员”,教练员要会指导他们的运动员, 即要会讲。 这些未来的教练员在他们以后的教练事业中,面对自己的学生,老师的示范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是具有很大影响的,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要教他们写好作文,老师连基本的说明文、记叙文都写不好那就等于空对空。因此师范院校的写作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为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练好写作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将来的作文教学中得心应手。
2、学好作文指导,能上好一堂作文课。作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光会写还不行,更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作文,这也恰恰是我们高师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师范院校的写作教学中,在基础文体写作的训练上,凡是中小学教学中涉及到的文体,不仅要进行写作训练,还应进行作文指导课的教学能力训练,学习一整套的作文指导方式方法,这样才真正是“有的放矢”。
(二)刷新写作课程内容,对接小学作文教材――高师写作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是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能力训练的重要材料,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尝试让高师写作课程与小学作文教材接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写作学的各类教材纷纷出版,估计已达数百种,可能是人文科学中教材数量最多的了。但是,数量众多与学科理论水平之底下,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因为中国当代写作学缺乏必要的学术基础。”(孙少振,《建设中国当代写作学的操作性理论体系》)站在我们师范院校的角度,写作教材的建设的确是存在致命硬伤,主要表现在:简单重复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知识,知识体系陈旧老化。现行的许多写作教材,大多讲述的是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基本上是中小学写作理论知识的重复性扩展。简单的知识的重复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是讲写作课推到了一个可有可无,可学课不学的尴尬境地。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教材无论是从版本还是从选材上都进行了很大的更新,阅读课文增加了很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文章,作文材料也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生活化特点,作文教学的系统性也更强了。1、增加作文指导的相关内容。高师学生师范性特征要求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关注小学作文教学,为此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在写作教学课程中增加有关小学作文课前准备、课中讲解与指导、课后练习与修改等内容,让高师学生对作文教学有初步了解.
2、增加有关小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心理过程的内容。写作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外化,要让学生更准确恰当的进行表达,抓住其心理和思维特征是前提。而小学生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以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观察不仔细等心理都是和我们成人有明显区别的,如果我们的毕业生不了解这些,就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指导,小学生作文“成人化”倾向也就不奇怪了。高师生通过写作教学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能为今后进行科学的作文指导课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训练体系的调整。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我们的训练大多以文学作品写作为主,而这对小学的作文教学影响极为有限,作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教好作文,就必须会写小学作文课程里的片段和文体。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会写作一般文体外,更多是要接触到教学工作文体如教案、评语、教学计划、小结、教学科研论文等,所以在高师阶段加强这些文体的训练对今后学生走向教学工作就显得更重要。
(三)关注写作学习,提倡自主合作――高师写作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多看多读多写,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但要在教学中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恐怕绝非一朝一夕能行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重点由过去重视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建构知识。为了适应中小学作文教学,我们高师写作教学也必须面向学习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写作学习,从而更好的训练其能力。
1、关注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多读”“多思”“多记”。写作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主观活动,为文首先要学会做人,所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学生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保证学生的文章既有“个性”又有“人性”。
3、合作学习,鼓励集体创作。写作固然是个人情意的表达,是需要独立完成的,但合作学习并不是否定个性,集体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和合作,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激发个人潜藏的智慧火花。而在合作学习中所培养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注意观念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可谓一举两得。
4、改革评价措施,自主参与。写作的评价是写作教学成功的保证,好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措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动力。
总之,高师的写作教学应该突出其师范性特征,无论是课程目标、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应该与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为学生今后能教作文,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名称:基于小学作文教学的高师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08-25-14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马正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于芳:女,出生:1956籍贯:河北保定 江西省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江晓辉:男,1980年2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