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梅 章胜一

  摘要:创业教育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对高校毕业生而言,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毕业生转变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树立自身创建岗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自身的创业综合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创造条件。本文首先提出了分析教育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调查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意识 创业心理品质 综合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转变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树立自身创建岗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自身的创业综合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一、高职教育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实施创业教育是落实《职业教育法》等有关精神的需要
  《职业教育法》第四条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第七条也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从中可以看出,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实施创业教育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通过劳动联合、资本联合创立的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重要体现。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是这股劳动力中的主力军。
  (三)实施创业教育是主动适应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现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每年有大批的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人才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在高职学生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使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了职业,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四)实施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高职学生缺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及原有素质相对较低等原因,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创业个性特征---独立性、敢为性、外向性、适应性、自信心、责任感等较差,但又有很强烈的创业愿望,如何使高职学生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的素质,挖掘潜能,提高社会各类职业的适应能力,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求,更是高职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不统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少数高职院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有些高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
  (二)思想僵化,观念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大学生创业理念
  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方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客观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教育观念。现行的就业指导属于意愿式的岗前培训、就业前指导、学生应聘技巧以及掌握职业技能等,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职业素质培养来看,仅靠就业前指导是完全不够的,很难扭转高职院校就业尴尬局面。必须拓展为“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三创”教育,开拓学生思维,创新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是就业的有效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思维,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良莠不齐
  目前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为两类,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这两类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可创业教育又偏偏注重创业实践和实务,没有亲身经历,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深入创业的精髓和实质。
  (四)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健全、氛围不浓厚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例如美国硅谷、我国上海创业园等就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创业的文化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大多数高职院校却苦于本身经济基础、办学环境等方面的不足而陷入困境,不能提供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由于学校制度的不完善和物质环境欠缺等问题,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
  (五)各级政府对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政府不能为高职院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在政策上也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对大学生创业的更多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创业融资等措施。另一方面,也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政策指导,在优化创业环境中政府未能给予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三、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
  (一)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由于高职的生源比本科高校复杂,如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心理成熟度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等个性心理品质对创业活动有较大的制约。创业者要摆脱别人的控制和影响,独立思考、自主行动,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走上自立人生、兴家创业的道路;创业者必须敢想敢干、有胆有识,才能把握时机;创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被困难吓倒,势必一事无成;创业者还必须具有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和创业条件变化的能力。
  (二)积极的创业意识培养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创业活动就开始了。创业动机既给人创业的动力,又可对创业的方向加以调整。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树立创业信念,形成创业的世界观,使其思想和境界不断升华,达到新境界。
  (三)扎实的创业知识的培养
  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它涉及心理学、法律、财务、营销、税务、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涵盖了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踏入社会所需的社会学知识和能力。因此,创业社会知识教育应渗透到各门课程中,同时通过各种微型课和选修课等,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内容。

  (四)综合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前提,主要体现为职业岗位必备的从业能力、社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接受理解新技术的能力等;方法能力是创业的基础,它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为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分析与决策的能力、联想迁移和创造能力、确定企业布局的能力、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理财能力、控制和调节能力等;社会能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主要体现为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必须认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精髓,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结合的“三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牢固树立“三创教育”理念,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改变原有的以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的观念,打破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局限性。改革现有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方法,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纳入教学评估体系,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评估体系是正确而且是可行的。开设《创业学》等创业教育体系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健全的人格等,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潜能的发挥。
  (二)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业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是利用情感优势,促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及幸福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形成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二是有效地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三是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开展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四是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潜在个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特长和潜能得到发挥。
  (三)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迫切解决的问题,基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所处教育环境,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投资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演讲,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走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道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四)既要鼓励自主创业,又要积极开展岗位创业教育工作
  鼓励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创业潜能,创造出一流业绩和创新岗位工作,这是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创业教育的第二方面,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强化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五)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也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创业实践方式,例如举办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节、商业文化周、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营销模拟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论坛、开放式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个性、潜能的提高,努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六)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各级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的思维和发展方向,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地方政府可结合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后自主创业。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应审时度势,打造优势,塑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创业型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孟益宏. 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科学路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1)
  [2陶都,莫尼. 大学生就业目标与择业观的再认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03)
  [3]肖晗. 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发展路径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 2007,(04) .
  [4]郝登峰,张瑞杰. 略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J]科技创业月刊, 2007,(05) .
  [5]李磊,周晓英. 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看高校创业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 2008,(03) .
  作者:
  张梅章胜一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