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战中的美国娘子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昌文

  从受怀疑到被认可
  二战期间,约有15万女性在美国陆军妇女队(Women's Army Corps,简称“WAC”)服役,从事行政助理、通讯及文书等工作。陆军妇女队作为除护士之外首批在军中服役的女性,最初却受到军队内部与公众的质疑。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身着戎装这一角色的转变还难以接受。1939年,美国一项军中调查指出,女性在军营中更应该从事像接线员、招待、服务员、厨师等非技术性工种,对于其日后在军中所从事的高技术性工种只字未提——因这些岗位往往肩负重要责任,而社会对女性能否胜任往往持怀疑态度。虽然美国政府及社会中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妇女在注重高精度、重复性与细节性的军事岗位上相较男性有其先天的优势,但在大萧条之后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下,社会对于女性在军队中工作仍带有歧视的眼光,担心本就不多的工作岗位被妇女抢占。
  随着二战的爆发,战争使国家各个层面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美国在面对欧洲与太平洋双线作战以及盟国对援助物资需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妇女在军事与工业生产中能够有效代替过去男性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从事过去只有男性才会选择的工作。陆军妇女队成立之初,目的在于让更多女性参与到服务美国整体战争的工作中来,女性通过承担大部分非战斗岗位以支援美国对外作战,从而使男性能够出现在更加需要他们的战斗岗位上。在特殊时期,军中工作的女性承担起了社会重任,打破以往的偏见,特别是在1943年美国陆军妇女服务队(WAAC)正式转为陆军妇女队后,这一改变也意味着社会对于妇女在战时所发挥作用的认可。
  美国女兵来到战时重庆
  1944年11月21日,一架美军B-29型战略轰炸机降落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珊瑚坝机场。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布朗上尉带领的机组成员中,有两位美国陆军妇女队员——分别是来自威斯康星州的Elizabeth M. Lutze上尉与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Florence Bullitt中尉,她们来到重庆后被分配在魏德迈将军总部从事秘书工作。在这之后,截至1945年1月,约有280余名女兵在中缅印战区服役。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在海外服役的美国陆军妇女队员人数最多时达到7000余人,她们分布在欧洲战场、地中海及太平洋等地区。
  中缅印战区的陆军妇女队首先驻扎在印度,1944年11月后陆续迁渝,到1945年7月,大概有70名女兵驻扎在重庆。初到山城,她们对这里湿热的天气很不适应。据统计,在前6个星期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女兵请病假。随着更多女兵来到重庆,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她们住在一幢有3层楼的公寓里,2到3人共住一间,配有风扇与干净的饮水设施,公寓内设有餐厅,另外还聘请了重庆本地人负责日常卫生的维护及其他杂役。
  对于女兵们的到来,魏德迈将军下令对其在规章纪律上不能有任何偏袒之处。她们像男兵一样工作,获得等量的配给物资,与其他在华美军部队一视同仁。事实上,女兵在中国的工作表现大大超出了美军上级的预想。之前驻印期间,女兵受到过多的优待,影响了她们在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到了中国,她们不仅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在勤务上相较于大大咧咧的美国男兵,更体现出自己作为女性的独特优势。虽然战时环境艰苦,难以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条件,但女兵们在各个部门仍然赢得了“最佳内务”的称号。遵守纪律方面,根据美国军事法庭的统计,军队内男性违规的比例高于女性百倍之多。而在各战区,女兵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高标准与奉献精神,对男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部队士气也随着女兵的到来而提高。面对她们所带来的正能量,很多战场指挥官向上级申请更多的陆军妇女队员分配名额。鉴于其出色的表现,宋美龄曾在日本投降后于1945年9月21日宴请在渝美国陆军妇女部队,晚宴临近结束时,蒋介石也到现场慰问美国女兵。
  女兵在中国战区表现出色
  随着战争的结束,在重庆的女兵逐渐迁往上海。在美国空军行动减少后,魏德迈将军接管了包括办公室主任在内的所有陆军妇女队员,并另外从美国征调了数量是此前一倍的女兵。即使在战后军人大规模复原的情况下,大多数女兵仍然选择继续留在军中,美军高层也希望她们能够留下。在上海期间,美国陆军上校Boyce女士探访了在华的美国女兵。Boyce上校起初希望将女兵派往太平地区,但在访问后她改变了当初的想法。Boyce上校称赞这些在华女兵是一支“经过精心挑选且经验丰富的队伍,总部非常需要她们,且因为她们的到来提高了部队的士气”。这一时期,女兵大多在军中担任要职,很多人成为了所在部门的主管。Boyce上校最终同意女兵们可以在其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且支持魏德迈将军征召更多陆军妇女队员的计划。
  中国战区的美国女兵们随后又迁往南京、北平等地,其中在北平的部队还跟随马歇尔将军使团进行战后国共调停工作,直到马歇尔返回美国。由于表现出色,在上海、南京及北平期间,女兵们的生活条件及工作安排相较刚到中国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工作安排也更加合理。
  在中缅印战区驻扎的女兵虽总体规模不大,但通过其在战时艰苦条件下的杰出工作,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女性不能在热带或卫生条件落后地区生活的刻板印象。很少有女兵因病被遣返回国,且大都愿意长期驻扎在条件艰苦的中缅印战区,她们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同样能胜任艰苦的工作。
  美籍华裔积极入伍报国
  美国陆军妇女队中还有大量的黑人及少数族裔女性,她们在军中服役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族群争得了更多的权利,其中不乏美籍华人的身影。Ruby Kim Tape就是她们中的一位。Ruby于1898年出生在美国加州,她通过新闻媒体看到自1931年以来侵华日军对中国所造成的破坏后,和不少美籍华人一样,毅然加入了美国“选征兵役委员会”。该委员会除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适龄青年入伍之外,还筹集资金转交国民政府用于抗战需要。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Ruby希望做更多工作以抗敌报国,于是决定加入陆军。但因其已44岁,超出了年龄要求,申请遭到拒绝。但Ruby并没有放弃,她径直找到一支美国陆军野战部队请求入伍。最终,Ruby通过了体检,并顺利地成为了一名二等兵。入伍后,Ruby被分配在位于马里兰州的军事情报训练中心,负责罪犯审问、翻译、战场搜索、照片判读及反间谍等训练工作。1945年战争结束后,Ruby继续留在军中,并随麦克阿瑟将军前往日本,进行战后日本废除军备与民主化工作。
  日后,Ruby在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时谈道,“能够被陆军妇女队征召入伍,我感到很高兴,非常享受过去训练的日子。即使让我成为‘宋美龄’,我也不会愿意放弃在部队的生活。山姆大叔(意指美国政府)很清楚该如何使我们保持健康,通过在部队锻炼我们自身提高了很多,此外还能拿薪水呢,我非常感谢美国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
  (本文作者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吴佳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4954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