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敬群 梁宝勇

  摘 要 该文介绍了五种完美主义发展模型,并对它们做了简要评论。社会期望模型主张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学习模型强调模仿父母完美主义的作用,社会反应模型探讨严酷教养环境的影响,焦虑抚养模型认为父母对不完美的过分关注和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会促使子女发展完美主义倾向,整合模型结合内外因素对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综合分析。
  关键词 完美主义,发展,模型。
  分类号B848.6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其核心特征是制定个人高标准,有较高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恐惧失败,注重外表的呈现、追求条理与整洁。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是引起许多身心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有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成分,会导致情绪(如焦虑、抑郁)、社会(如社会隔离)、身体(如失眠)、认知(如注意损伤)或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考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对塑造健康人格十分不利。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者们大多主张完美主义是一种多维度多侧面的现象,并认为它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人因事而异。但不管研究者持什么态度,都会涉及一个共同问题,即完美主义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因为只有弄清了它的起因,才可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对此,国外心理学者提出了以下发展模型。
  
  1 社会期望模型
  
  社会期望模型(social expectations model)是由Missildine和Hamachek提出的,他们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儿童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如果父母只在儿童表现完美时才给予赞赏,儿童就会习得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的本质是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或“关联的自我价值感”(sense of contingent self-worth),他们在遭到他人消极评价时往往产生强烈的无助和绝望[2]。该理论主要来自于罗杰斯的价值条件作用,罗杰斯认为,凡不能满足父母期望的儿童都会体验到慢性的无助感,并且这种无助感会导致他们对强加于自身的高标准无能为力,而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会增强无助感的发展。之后,Hewitt等运用自编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MPS)、Beck抑郁问卷(BDI)和Endler多维焦虑量表(EMAS-S),分别对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控制组被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有更高的社会取向完美主义,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我价值感是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的核心成分,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者特别容易对别人的消极反馈产生无助感[3]。
  Kamins和Dweck的研究发现,当反馈意见集中在儿童的特征(如高智力)而非成就(如学习进步)时,容易产生关联性自我价值感。即使这种反馈是积极的,也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一旦积极的反馈不再存在,代之以消极的反馈时,关联性自我价值感(如无助)就会随之产生。这一研究结果能很好地解释高成就的完美主义者,这些人在身处顺境时表现为适应的完美主义者,一旦身处逆境,由于归因于自己的特征,往往导致抑郁[4]。
  缺乏必要的期望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Hamachek指出,当父母不给子女以期望和指导时,儿童也会发展完美主义倾向。在这种情境中,儿童用完美主义来应对父母的忽视,他们给自己制定很高的标准来消除没有标准的不确定感,或者用来回避父母的惩罚。
  
  2 社会学习模型
  
  Bab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模型(social learning model)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倾向是通过模仿父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儿童对父母都有一种理想化的观念,无论其父母是否是完美主义者,都会把父母视为“完美的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像父母一样“完美的人”,于是就出现了社会学习[2]。
  Babdura和Kupers的经典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他们用两组成人作为榜样让儿童观察学习,一组成人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另一组则用低标准要求自己,达到标准后两组成人都奖励自己。结果表明,观察第一组成人的儿童也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达到高标准不奖励自己;而观察第二组成人的儿童则相反,他们一旦达到低标准便奖励自己[5]。
  另一些研究者则通过考察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完美主义间接验证了社会学习理论。如果模仿学习确实存在,则完美主义具有家庭性,即在家庭成员中流行。Frost等人研究发现,女儿的完美主义与母亲的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相关,与父亲的完美主义相关不显著,但与女儿知觉到的父亲的严厉程度呈显著相关[6]。Chang也报告了女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和母亲的完美主义显著相关[7]。Vieth和Trull(1999)的研究发现,在自我取向型完美主义(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维度中,女儿与母亲呈正相关而与父亲无关,儿子与父亲呈正相关而与母亲呈负相关;在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social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维度中,母亲与女儿呈正相关而与父亲无关;在他人取向型完美主义(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维度中则未发现这种相关[8]。这些研究意味着完美主义的模仿学习可能存在于同性子女与父母之间。
  Flynn等人用HMPS、Moos家庭环境量表、父母亲密指数和父母行为方式四个量表研究了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和他们知觉到的父母完美主义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相应的维度上两者相关非常显著,如子女的自我取向型完美主义与知觉到的父母的自我取向型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相关,子女的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与知觉到的父母的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相关等。这至少说明在知觉层面上子女和父母之间完美主义的社会学习现象是存在的[9]。
  社会学习模型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完美主义形成的原因,但还不能排除是否存在遗传因素的可能影响。
  
  3 社会反应模型
  
  社会反应模型(social reaction model)是由Kaner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是对严酷环境条件(如身体虐待、心理折磨、爱的剥夺、羞辱以及不稳定的家庭环境等)或者逆境的社会反应,儿童对这种环境的应对机制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完美。儿童的应对目的可以是多样的,如为了逃避虐待或减少进一步的虐待或羞辱等(如“如果我完美无缺,就没有人会伤害我”),为了在不可预见的环境中获得控制感或预见性等。这种心理是对父母或监护人缺乏稳定性的反应,这也是该模型区别于社会期望模型的关键所在。社会期望模型描述的过高期望虽会使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但不会不爱子女,而社会反应模型描述的是缺乏温暖、父母对子女充满敌意的家庭[10]。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直接验证完美主义形成的社会反应模型,但对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患者的研究表明:一些人把变得完美作为应对敌对环境的一种方式。这些研究间接地证明了这一模型。如Kaner等发现,有被殴打经历的神经性贪食女性的完美主义得分比没有被殴打经历的患者高,而后者的完美主义得分又比既没有患神经性贪食又没有被殴打经历的女性高[10];Shaaf和McCanne发现,有性虐待经历和身体虐待经历的女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得分比没有两种虐待经历的女性高[11];Zlotnick等人把被试在进食障碍问卷(EDI)上的完美主义水平作为她是否有性受虐史的一个函数,研究了四组女性被试:有性受虐史的精神病患者、无性受虐史的精神病患者、贪食症患者和厌食症患者。结果发现,有性受虐史的患者要比无性受虐史的患者有更高的完美主义水平[12]。此外,Frost等让女大学生和父母完成完美主义量表和父母教养的严厉程度量表,结果发现,女生的完美主义与父母的严厉程度呈显著正相关[6]。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完美主义可以是一种对严酷经历的社会反应。

  
  4 焦虑抚养模型
  
  Barret等人提出的焦虑抚养模型(anxious rearing model)认为,一方面,父母的焦虑特征会使他们过分关注子女的错误和消极面,子女为了避免错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就会发展完美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父母的焦虑特征又会使他们过分保护子女以避免子女犯错误,他们常常教育子女“当心犯错误”,提醒子女一旦犯错误时他人可能给予消极评价,甚至威胁子女如果犯错误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这种抚养方式会导致子女的完美主义倾向,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可能犯错误,从而免遭各种可能的惩罚[13]。
  对焦虑障碍的研究证实了焦虑抚养对完美主义形成的影响。如Barret等发现焦虑抚养会导致子女的焦虑认知[13]。Gruner等设计了焦虑抚养问卷并对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焦虑症患者不是缺乏父母的关心就是得到父母的过分保护,焦虑抚养能解释各种焦虑症状,如社交恐怖、分离焦虑和一般性焦虑等[14]。这些研究说明焦虑抚养能很好地解释完美主义的某些维度与焦虑、胆怯的关系,但该模型还须进一步验证。
  
  5 整合模型
  
  Hewitt和Flett认为,以上模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完美主义发展的根源,但完美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远比这些模型复杂,气质、依恋风格、教养方式、目标、文化、同伴、老师、职业、应激等都或多或少地起着作用。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完美主义发展的基本模型来整合影响完美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认为,影响完美主义形成和发展有四种因素:父母因素、儿童因素、环境压力以及内化、外化和拒绝(见图1)。这些因素间的不同组合和交互影响,成为完美主义形成的心理机制[2]。该模型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完美主义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5.1 父母因素
  包含目标和价值、特殊的教养实践(指特殊情境中的特殊行为)、一般的教养实践(指教养态度和父母行为营造的情绪氛围)和父母个性。有的父母对完美有不合理的高目标和价值观,有的父母则比较现实和理性;有的目标侧重于孩子的学习过程,有的目标侧重于孩子的成绩,成绩目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奖赏和赞许,更容易产生高度的自我卷入和社会比较,从而导致完美主义倾向。父母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完美主义的父母是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
  
  5.2 儿童因素
  来自父母和环境中的完美主义压力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内在因素起作用。这些因素主要有:(1)个人能力。自认为没有能力的人一般不会产生完美主义,自认为有能力但实际并非如此时可能产生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确有能力且有成功经验的人可能产生适应性完美主义。(2)气质。气质在完美主义的形成中极为重要,能较好地解释完美主义者的一些特征,如害怕失败、关注错误、不能容忍批评、社会赞许需要和极其强烈的成就欲等。(3)依恋风格。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与不同的依恋风格的相关是不一样的,如Flett等发现,社会取向型完美主义与先入为主的依恋风格(即对自我持消极观点,对他人持积极观点)和害怕的依恋风格(即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消极观点)的相关高于与安全依恋风格(即对自我与他人都持积极观点)的相关。Meifen Wei(2004)的研究也表明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是依恋风格(焦虑与回避型)和抑郁心境的中介和调节因子[15]。
  
  5.3 环境因素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如集体主义文化比个人主义文化有更强的社会取向完美主义倾向。又如,北美文化对女性体像即苗条的完美要求对女性产生着强大的压力,以致厌食症患者不断增加。同伴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完美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达到期望和标准的重要性,获得社会赞许的重要性,创造竞争环境和强调社会比较等。
  
  5.4 内化、外化或拒绝
  
  有的人内化完美压力而发展自我取向完美主义,有的人外化完美压力而发展他人取向完美主义,还有的人拒绝完美压力而成为非完美主义者[16]。决定内化的主要因素有:(1)儿童是否对社会化开放,是否有强烈的愿望通过追求完美取悦他人;(2)儿童是否接触并模仿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者;(3)家庭是否重视高标准的成就;(4)儿童是否至少有一个领域有能力追求完美;(5)儿童是否有极端固执和一定程度的胆怯气质。决定外化的主要因素有:(1)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否是极端评价性的而非描述性的,且明确强调人人都应该追求完美;(2)父母是否严厉和控制性的,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往往有自恋倾向,认为自己有能力追求完美,因而他人也应该完美;(3)是否经历动荡的环境和创伤性事件,以致对他人的支持有过分的要求。决定拒绝的主要因素有:(1)是否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者确实没有能力追求完美;(2)是否因为讨厌父母的完美主义特征而强烈希望与之不同;(3)是否知觉到完美压力尤其是社会取向完美主义中存在的控制和失去自由的威胁,而采取抗拒和反叛的反应。
  整合模型最近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如Flynn等人采用赫威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MPS)和Moos家庭环境量表(MFES)分别对119名大学生及其他们的父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社会取向完美与情感表达、独立性、亲密度、娱乐性、知识性、矛盾性、成功性和控制性都密切相关[9];Kawamura等人对一个跨文化的大学生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如严厉和权威)与子女完美主义存在一定的关系[17];Young等人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和家庭因素(如父母的高期望等)是进食障碍行为的预测因子[18];Kobori等人对428名日本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新异追求、奖励依赖和恒心等气质特征能预测自我取向完美主义,但不能预测社会取向完美主义[19]。
  
  6 评论
  
  以上完美主义发展模型都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机制,不同的模型选择了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不同要素进行研究,不仅有理论构思,而且有一些实证调查支持其模型,有一定的科学性。尤其是整合模型,试图在各种简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更有说服力的模型,既考虑内部因素(儿童因素)和外部因素(父母因素和环境压力),也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化、外化和拒绝),在思想方法上更为辩证。这些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意味着,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某些因素对完美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比较大的作用,这些因素并不是机械地起作用,而是通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完美主义的发展。
  研究者们试图把模型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符合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但这些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实证的同时比较忽视理论的探讨,显得比较琐碎,理论深度不足;二是提供的证据大都是间接的,如父母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基本上都是子女对父母的知觉,即使是父母自己完成的测量,与子女完美主义的相关也不能肯定其间的因果关系;三是多数模型只从早期教育的某个侧面阐述完美主义的发展机制,整合模型虽然比较全面,但缺乏经典研究的支持,并且儿童因素、父母因素和环境压力中的各种成分的区分与界定缺乏依据,也没有论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说明从总体上说,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研究尚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Rheaume J, Ladouceur R, Freeston M H. The prediction of obsessive-compulsive tendencies: Does perfectionism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3): 583~592
   2 Flett G L, Hewitt P L.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3 Hewitt P L, Caelian C F, Flett G L. Perfectionism in children: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nge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2, 32(6): 1049~1061
   4 Kamins M L, Dweck C S. Person versus process praise and criticism: Implications for contingent self-worth and cop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35(3): 835~847
   5 Bandura A, Kupers C J. Transmission of patterns of self-reinforcement through modeling.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4, 69(1): 1~9
   6 Frost R O, Lahart C, Rosenblate R. The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ism: A study of daughters and their parent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1, 15(6): 469~489
   7 Chang E C. Perfectionism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Examining a mediation model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0, 47(1): 18~26
   8 Vieth A Z, Trull T J. Family patterns of perfectionism: An exam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9, 72(1): 49~67
   9 Flynn C A, Hewitt P L, Flett G L,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ism: Parental behavior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1, 74(1): 79~92
  10 Kaner A, Bulik C M, Sullivan P F. Abuse in adult relationships of bulimic wome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993, 8(1): 52~63
  11 Schaaf K K, McCanne T R. Childhood abuse, body image disturbance, and eating disorder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94, 18(8): 607~615
  12 Zlotnick C, Hohlstein L A, Shea M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 abuse and eating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1996, 20(2): 129~134
  13 Barrett P M, Rapee R M, Dadds M R, et al. Family enhancement of cognitive style in anxious and aggressive children: Threat bias and the FEAR effect.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6, 24(2): 187~203
  14 Gruner K, Muris P, Merckelbach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ous rearing behaviors and anxiety disorders symptomatology in normal children.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1999, 30(1): 27~35
  15 Meifen wei, Mallinckrodt B, Russell D W, et al.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as a mediator and moderator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and depressive mood.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4, 51(2): 201~212
  16 Brehm S S. Brehm J M.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control.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81
  17 Kawamura K Y, Frost R O, Harmatz M G.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to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2, 32(2): 317~327
  18 Young E A, Clopton J R, Bleckley M K. Perfectionism, low self-esteem, and family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bulimic behavior. Eating Behaviors, 2004, 5(4): 273~283
  19 Kobori O, Yamagata S, Kijima N. The relationship of temperament to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trai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5, 38(1): 203~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4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