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志颖

   问:我是某企业的保健医生,经常遇到有些患者述说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痛、心慌、震颤、出汗或身体某部位疼痛,同时觉得心理紧张、害怕、坐立不安、情绪焦虑、睡不好觉,很是苦恼。去大医院检查都说没什么大毛病,可能有些心理障碍,建议去心理科诊治,可他们又不太愿意去那里看。请问心理障碍是一种什么毛病,怎样对待?
   陕西贾××
  
   答:人类健康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没有各种躯体疾病,二是精神心理方面没有障碍,三是适应社会能力良好。一般人多认为身体上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而很少注意到精神或心理方面是否有什么毛病或障碍,更不会认为社会适应不良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躯体上的疾病或不适,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感觉到,也都有医治的要求,知道去看相应科别的医生。而精神心理方面的毛病或障碍,就不那么容易被自己或被家属察觉到,有时候意识到了,也不愿去看医生,特别是不情愿到精神心理科医生那里去看,觉得有了这些毛病不光彩或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从而耽搁病情,延误治疗。
  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障碍,它同躯体上的疾病一样,也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劳动就业的重新组合等等,各类精神和心理卫生问题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
   一般认为,心理功能和精神活动是同等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也都属同一性质。但是从人们的传统观念来讲,心理障碍一词似乎比精神疾病更容易接受。
   在精神医学临床中,精神疾病分为轻性和重性两大类。轻性精神疾病患者头脑清晰,没有丧失与客观现实接触的能力,自知有病,内心苦恼,主动求医,迫切要求治疗。为适应民众心理,便于人们接受,此类疾病也称为心理障碍,即医学上所称的神经症(以往称作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有的将轻度抑郁症也包括在内。狭隘地讲,这类患者的精神活动还是“正常”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精神活动显著异常,否认有病,常不主动求医,拒绝治疗,还会对自身、家庭或社会构成危害。民间所习惯称呼的“精神病”即属于此,此类疾病除精神分裂症外还包括情感性障碍、严重抑郁症、躁狂症、反应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等。
  来信所述患者的情况基本属于神经症一类,即轻性精神疾病或人们所俗称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常易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从性格类型上看,心胸比较狭小,遇事不容易想得开,多愁善感,谨小慎微,或者是爱钻死理,缺乏辩证观点的人。这样个性特点的人,遇到一些事情后,其认识容易走向极端,不宽广,不豁达,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容易罹患心理障碍。二是常常在遇到一些烦恼的事情之后诱发,这在医学术语中称作“生活事件”,如婚姻受挫、家庭不睦、工作变动、离岗退休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罹患身体疾病、亲人丧亡、意外事故等等因素都可引发心理上的烦恼,如果长期不得解脱,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前一种情况是素质基础,后一种情况是诱发因素。
  一般情况下,这类患者多数反复去一般综合性医院各科就诊。然而由于非精神心理科的医生不能熟练掌握这些精神心理专科方面的临床知识,而不能充分识别和施以恰当的治疗,以致长期不得好转。据统计,一般内外科医生对这些障碍的识别率不足1/3。因此这类疾病患者应及时去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要摒除旧观念,精神心理障碍也是病,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切不要讳疾忌医。
  为预防这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一是要加强个性锻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够处理所面对的各种压力和挫折;二是要学会应对各种不良的生活事件,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所遇到的烦恼和不快。俗话讲“遇事要想得开”。希望所有遇到这样或那样心理问题的人都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抛开自我,摒弃得失,就会没有过不去的事,退一步想,天地自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7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