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兴区2012―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东兴区居民死因,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东兴区2012-2014年监测的死因数据按死因顺位、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兴区死因前四大类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和伤害类。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因。结论 东兴区2012-2014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构成比占80%以上,为以后的重点防控死因。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ath of residents in Dongxing District,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ath data in Dongxing District, 2012-2014, an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ath. Results the first four major categories of death in Dongxing district were circulatory system, malignant tumor, respiratory system and damage category. Male mortality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female, with age,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becam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of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Dongxing District of is 80%, which is the focu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mortality; the cause of the sequence
  通过对2012-2014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了解东兴区死亡率和主要死亡疾病的变化趋势,从而掌握东兴区常见死因,为疾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监测资料来源于死因监测信息系统。人口资料由东兴区统计局提供,为常住人口数据。
  1.2 统计方法 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使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数据,通过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对3年的死亡数据分年龄、性别、死因顺位进行统计性分析。计算死亡率,对比3年死因变化规律,从而掌握东兴区主要死因。
  2 结果
  2.1 年度死亡率分析 东兴区常住人口数为749810人,2012年-2014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死亡数分别为1778人、3443人和4535人,粗死亡率为2.73‰、4.59‰和6.05‰。由于东兴区2011年正式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2012年网络直报数据偏小,死亡报告率低,漏报率高,统计数据可做参考。2013年至2014年逐步规范,有统计价值。
  2.2 死因顺位分析 东兴区2012年前10大类死因顺位及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34.21%、恶性肿瘤,构成比28.20%、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19.11%、损伤中毒,构成比8.31%、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不明的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2013年前10大类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36.59%、恶性肿瘤,构成比30.03%、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17.61%、损伤中毒,构成比8.22%、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疾病;2014年前10大类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38.39%、恶性肿瘤,构成比27.83%、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19.25%、损伤中毒,构成比8.16%、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在2012-2014年3年间,居死因顺位前4位的疾病无变化,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死亡率呈逐年增长,比重分别占年度全人群死因的89.83%、92.71%和91.8%,为主要分类别疾病死因。
  2.3 性别分析 从男女性别统计,2012-2014年3年间东兴区男女死亡比例约为1.5:1,除循环系统疾病(男性死亡构成比14.18%,女性死亡构成比18.98%)和内分泌代谢疾病(男性死亡构成比0.55%,女性死亡构成比1.19%)外,各系统疾病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尤其是肿瘤和意外伤害。
  2.4 年龄分析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意外伤害各年龄组均有死亡,意外伤害以15-84岁最为多见,而男女也有明显差别,死亡比例为2:1;<5岁儿童主要死于围生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意外伤害;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4岁及以下儿童未见;45岁后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明显增高,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最多(65-84岁组占总比重的41.91%)。除围生期疾病以外,其他各系统疾病随年龄增长(>15岁)死亡率升高。
  3 结论
  无论粗死亡率是否达国家平均水平(6‰)[1],2012-2014年东兴区死因顺位无明显变化。在分类别死因统计中,常见死因可归纳为四大类疾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类[2](包括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伤害类、感染类和母婴类,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类为最主要死因,2012年占86.71%,2013年占89.41%,2014年占89.08%,其次为伤害类,在3年中均占死因构成比8%左右,感染类和母婴类较少。绝大多数死因中男性死亡率都高于女性,45岁以上尤其明显,可能与男性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较高精神压力和职业暴露机会等有关。45岁-85岁年龄段各类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多,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比重的59.1%。
  WHO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5600万例死亡中有3800万例死于慢性病[3],我国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4]。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东兴区最主要死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尤其是45岁以上人群,加强对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年龄、吸烟、饮酒、肥胖、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心理因素等)的控制将成为以后疾病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普及健康教育,在广大居民中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2:3-12.
  [2] 顾秀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oncommunicable diseases[EB/OL].[2015-01-10].http://www.who.int/gho/ncd/en/.
  [4] 王陇德,孔灵芝,吴帆,等.预防慢性病[J].柳叶刀杂志,2005,366:1821-18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28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