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未病先防,护养脾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认为,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为水谷之海,是仓禀之官,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东垣将《内经》的理论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脾胃是人的生、长、寿、养之本。《景岳全书》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脾胃以为立命之本,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的固养与调护,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所以元・李杲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故,要使自己身体健壮,抗病延年,首先要保养好自己的脾胃。
  “民以食为天”,饮食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满足人们的生活和本能的需要,但若食之不当,就会带来祸患。饮食养生是中国古代养生法中的重要一环。俗语言“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因此,要保养好自己的脾胃,首先要饮食合理,饮食有节。
  1.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早在《内经》中就已提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与当今医学、养生学、营养学的要求是一致的。现代解剖学研究也认为,人类胃肠的结构和功能介于食肉动物和素食动物之间,稍接近于素食动物。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源的充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逐渐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一时间大鱼大肉、煎炸油腻之品风行,片面地认为只有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才是“补品”,才能营养脾胃,才会有益健康。其实不然,“食以喜为补”,长久嗜食肥甘厚腻,不仅给脾胃造成严重负担,出现脘腹胀满,食积难消,甚至会影响到其他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现如今,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人群居高不下,屡见不鲜,便是一个很好地佐证。“病是吃出来的”,常言不无道理。人类是杂食动物,生长发育既要摄取肉、蛋、奶等高蛋白、高脂肪,又需补充五谷、素菜、瓜果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无机盐(钙、磷、铁、钾)及微量元素和大量纤维素,只有这样科学合理的膳食“素食为主,荤素搭配”,才会减轻脾胃的负担,才利于营养的均衡,才能保持身体康健。
  2.饮食有节,饥饱有度
  《千金要方》曰:“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清代尤乘认为,“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凡食应以少为宜,少吃一口,多活一年,节食不仅有利于脾胃受纳运化,更有利于脾胃功能长久地保持良好状态。伟大诗人陆游曾将其养生经验概括为一句诗“多寿只缘餐饭少”。但眼下,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更是快如闪电,原本“细嚼慢咽,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的饮食节律早已被打破,取而代之,不吃早饭,饥饱无度,寒热不调,饮食失节。长此以往,脾胃功能受损,继而引发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逆、食积不化、大便不畅、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胰腺炎、胆囊炎等一系列病症。故“饮贵在节,节贵有度”。
  3.顺应四时,择时调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之交,阳气亢盛,人喜饮凉,易伤中阳;秋冬之际,阴寒素盛,人食温热,耗伤阴精,故俗语言“冬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同样以四季时序指导膳食,“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饮食也必须与外界环境相协调、相统一,因时施膳,辨证施膳,方能身体健康,却病延年。
  4.五味调和,防止偏食
  《内经》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形受五味以成体,饮食百味,要其精粹。若食味不调则损形,滋味偏嗜,制造失度,俱皆致病。所以,饮食五味调和,既要浓淡适宜,又要搭配相宜;既要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又要刺激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5.讲求卫生,适当忌口
  “病从口入”,如果人们只讲究饮食的滋味嗜好,不重视食品的新鲜、陈腐,不注意食物对身体的利害,就会招致疾病。饮食物发霉、变质、生臭,不仅不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反而对人体产生害处。同时,如果不注意饮食禁忌,也会伤及脾胃。正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相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因此,要注意饮食清洁、饮有所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保证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要保养好自己的脾胃,单靠饮食调护远远不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精神愉快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习、工作、生活压力接踵而至,甚则爱情、婚姻及家庭的破裂更使人们浮躁异常。因此,情志因素所导致的心身系统疾病逐步凸显出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器质性疾病或是功能性疾病均可能伴有心理障碍,而胃肠系统恰恰是心身相关最敏感的器官,大量的临床观察和众多的文献资料显示,胃肠疾病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焦虑、情绪激动、易怒等肝气郁积和肝火旺盛的症状,且临床症状随情绪的波动加重或减轻。为顺应医学新形势
  的发展和要求,现代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转变。
  中医学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学说,倡导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胜复制化,以维持动态平衡。人体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厥阴风木,主疏泄、喜条达;脾属太阴湿土,主升发、司运化;胃属阳明燥土,主受纳、通为用、降为顺。五行之中,木赖土荣,土赖木疏,木植土中,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尤为密切。《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大怒伤肝木,忧思扰脾土,肝木调气机,从而和脾胃。《难经・七十七难》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叶天士亦认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可见,肝气条达与否,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纳运、升降功能。大凡忧思恼怒,情绪无常,皆可致肝郁气结,疏泄不畅,影响脾之升清,发于上则眩晕,发于下则飧泄,所谓“肝脾不调”;影响胃之降浊,在上为呕逆,在下为便秘,即“肝胃不和”。历代医家广泛认可并极力推崇从“肝”论治脾胃系统心身疾病,审症求因,辨证论治,力求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来调畅情志、护养脾胃、缓解症状、治愈疾病。
  1.肝胃不和,疏肝理气和胃
  《内经》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清・黄元御:“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充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近代名医刘渡舟也指出“肝胃之气,本又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脏皆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犯土,土壅木郁,常常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呕恶嗳气,心烦易怒,善太息,纳食减少,胃镜下显示: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此类疾病的症状突出在胃脘部,西医学认为是由胃酸、胆汁分泌过多所致,但追问病史,其症状往往与情志波动密切相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使正常分泌的胃酸、胆汁随之而上冲、越位。病机明确,法随证出,故治疗重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预防在于精神愉悦,心胸旷达。
  2.肝脾不调,调肝行气健脾
  《景岳全书》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血证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医学求是》曰:“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肝失条达,木不疏土,脾失健运,不能升清,临床表现为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肠镜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亦归属于当代医学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范畴。因“脾主大腹”,故此类疾病的症状突出在下腹部,木郁在先,因郁致痛,因郁致泻。审病须明其因,治病当求其本,治疗重在疏肝行气,健脾升清;预防在于精神健爽,心志安定。
  要保养好自己的脾胃,还应加强自身体魄锻炼,以动为纲,以练为常。《吕氏春秋・达郁》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例,阐述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的道理。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化源充足,脏腑功能不衰。故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保养之先,在乎脾胃,保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得法,则无过与不及之病。膳食合理,药食相须;饮食规律,讲求清洁;心志豁达,节省思虑;调顺四时,增强运动;形与神俱,颐养天年。欲求康寿延年,保养脾胃为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03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