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介入术后,抑郁问题如何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在我国,发病率亦处上升阶段。目前我国每年冠心病相关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今后数十年内冠心病将成为我国社会及个人的沉重负担。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石,介入治疗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均能迅速恢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又将这两种方法称为“心肌血运重建术”。
  术后焦虑抑郁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每年介入治疗手术量超过50万例,在造福众多患者的同时,时常出现新的问题困扰着临床医生,尤其是手术前后患者不乏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常见的原因包括:对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的顾虑,年轻患者担心影响今后职场晋升和个人事业发展,介入治疗术及其相关后续药物治疗的费用支出,以及后续相关药物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等。
  临床数据显示,介入治疗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的14%,介入治疗术前焦虑者达70%,抑郁者达38%,且不乏两者并存,但此现象在临床上易被弱化乃至忽视。若不加以干预任其发展,最终将成为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症下药治郁证
  临床上的焦虑和(或)抑郁均属传统医学之“郁证”,是情志不遂或肝郁气滞导致的,表现为精神抑郁、疲乏无力、思维迟缓、不思饮食、情绪不宁、胸闷胁胀、烦躁健忘、失眠多梦等众多病症,倘误诊失治会久治不愈。对疑似病例应通过详细的问诊、望诊舌象、触诊脉象、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心理测评量表加以综合评估以期不致失诊误治。
  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大致分为以虚实为纲型及复合证型。除了通过辨证施治在传统汤剂基础上加减施治,为了易化治疗,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近些年国内注重中成药在郁证治疗中的研发,均取得了预期的疗效。其中乌灵胶囊的临床疗效值得关注,该药属国家一类新药,源于天然的乌灵菌,属珍稀药用真菌中分离获得的菌种,主要成分有植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多糖、无机元素、维生素、核苷类等。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其机制是通过平衡大脑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起到促进人体自然睡眠的作用,并非强制性安眠药,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同时也不会产生用药次日的精神不振、头晕等副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生物-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有助于我们识别藏匿于器质性疾患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而后者实属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若未加以关注乃至忽视,会使原本简单的临床问题复杂化,而频繁地借助于昂贵的诊治措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正确认识并对并存心理疾患加以干预,是我们现代医学至臻完善的体现,在关注器质性病痛的同时,使病患尽早走出由此产生的心理阴霾,推出“双心”服务,使心理和心血管疾病同治,也是我们治疗学领域唯一的正确抉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13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