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骨质疏松 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丽珍 等

  骨质疏松
  
  问:我在医院曾经做过检查,医生说我骨强度低,它与骨密度有什么区别?
  符诗聪:骨密度与骨强度都是监测人体骨骼的指标,两者有所不同。骨密度是反映人体内骨矿含量的指标,由双能X线仪器所测得,反映人体抗骨折能力;骨强度是反映人体内骨质量的指标,由骨超声仪器所测得,也可以用作人体抗骨折能力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但是在监测药物治疗反应时,骨强度尚不能替代双能X线仪器所测得的骨密度。
  
  问:我有糖尿病和肾脏病,最近又发现骨质疏松,是否可以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符诗聪: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都与内分泌代谢有关,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影响骨骼的生长;而肾脏疾病与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有影响,如果体内缺乏活性维生素D,那么骨骼的生长就会受到牵连。如果一个患者同时得了这两个病,在其身上反映出的骨质疏松就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就需要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再选用对骨质疏松有利的药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问:骨质疏松就是骨关节炎吗
  符诗聪:骨质疏松属于骨骼的退行性改变,而骨关节炎则属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增龄性疾病。有意思的是,骨质疏松患者如果体重较轻,则临床表现严重;而骨关节炎患者如果肥胖,则关节软骨损害就严重。这两种疾病在治疗上也各不相同,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采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或促骨形成的药物,而骨关节炎的治疗使用一些对软骨代谢有益的药物,例如口服氨基葡萄糖制剂或者用玻璃酸钠制剂直接进行关节腔注射,以改善关节软骨的功能。
  
  问:我的血钙是正常的,怎么也会得骨质疏松?
  符诗聪:实际上,血液中存在的钙与骨骼中存在的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血钙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心率失常,为了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有三种钙调节激素来自动调节血钙的正常浓度,使体内的血钙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骨骼中的钙离子则是以与骨细胞紧密结合的形式存在,当体内血钙下降时,机体就会自动生成钙增多,肠钙吸收加速,骨钙动员入血,血清钙迅速升至正常水平。相反,血钙升高时,钙调节激素会减少,肠钙吸收减慢,骨钙动员减少,使血钙立即降至正常范围。所以,血钙水平并不能反映骨钙的情况。
  
  问:听说钙制剂应该在临睡前服用,为什么?
  符诗聪:在晚上,如果血液中的钙出现降低,同时又得不到食物中钙离子的及时补充,人体“钙银行” 就会将骨钙摄放,使血钙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样长久下去,就会造成骨质疏松。所以,钙制剂的合理用法是在临睡前服用。
  
  问:我最爱吃骨头汤,骨头里面不都是钙吗,怎么还会得骨质疏松?
  符诗聪:通常我们市场上购买的骨头,大多属于动物的扁骨或者是靠近关节的松质骨,富含营养价值很高的脂肪或胶原蛋白。而对于人体骨骼有益的钙离子,主要沉积于长管状骨的骨皮质之中。但即使是整块长管状骨,在煮沸的温度下钙元素也是无法摄放出来的。所以,我们通常吃骨头汤主要还是补充了脂肪或少量的由于红骨髓破坏后摄放的铁质,以及骨外膜中的胶原蛋白。那种认为吃骨头汤可以补钙的观念是错误的。
  
  青光眼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问:我30岁,最近总觉得双眼胀痛,会不会得了青光眼?
  方丽珍:青光眼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眼睛胀痛,眼压急剧升高时,还伴有畏光、流泪、视力减退、头痛、恶心等症状。由于青光眼是一种发病率高、致盲率高的眼病,所以建议您尽快到医院检查一次,以明确诊断。
  
  问:我平时眼睛没有什么不舒服,去医院体检却查出是青光眼,为什么?
  方丽珍:每个人对眼压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可能您长期处在高眼压状态下已经习惯了,所以并不觉得胀痛。另外,青光眼中有一个类型是慢性开角型,其病程进展较为缓慢,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因而不易早期发现。相当多的患者是在视功能损害达一定程度才引起重视而就诊。所以,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发现问题要及时就诊。
  
  问:我现在视力还行,有0.6,偶然到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我已经是青光眼晚期、视神经萎缩,会不会是误诊?
  方丽珍:根据你的描述,估计误诊的可能性不大。青光眼病理性眼压升高对视神经造成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的损害,对中心视力的损害相对较轻。很多病人认为自己视力正常,而忽视了视野的检查,直到发现视野有缺损就诊,视神经已萎缩,这时候常仅残存颞侧视岛、管状视野,病情已无法逆转。
  
  问:治疗青光眼有哪些方法?
  方丽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眼压后行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他类型的青光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甚至三种治疗方法,其前提是有效地控制病人的眼压,防止视神经和视野的进行性损害。
  
  高脂血症
  
  问:我正在进行降血脂治疗,请问应该多长时间测定一次血脂以观察疗效?
  答:确诊高脂血症后,在开始治疗的4~8周内应复查血脂,以调整用药。如果血脂未能降至目标值,则应增加药物的剂量或改用其他降脂药物,也可慎重考虑联合用药。若已降至正常或已达目标值则继续原剂量服药,除非血脂已降至很低,一般不要减量,更不要停药。长期连续服药时,应每隔3~6个月复查血脂。
  
  问:我体检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同事说这种情况不好,要想办法升高,是吗?
  答: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人称其为“长寿因子”。因此,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有时候,总胆固醇升高是由于HDL-C较高引起,这种情况反而是好事。如果你属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一般是首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然后再考虑升高HDL-C。主要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治疗、坚持运动和戒酒。如果你已有冠心病,则可考虑药物治疗,烟酸类、贝特类药物有一定效果,他汀类药物也可选用。
  
  问:降胆固醇治疗就是把血脂降到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吗?
  答:总胆固醇是指血浆中各类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HDL-C、LDL-C和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其中LDL-C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降胆固醇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LDL-C。临床上,无冠心病且无或仅有一个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男性40岁以上或女性绝经后等)者,LDL-C应小于4.1毫摩/升 (160毫克/分升);无冠心病但具有两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LDL-C应小于3.4毫摩/升 (130毫克/分升);存在冠心病或等同危险者(如糖尿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LDL-C应小于2.6毫摩/升 (100毫克/分升)。由此可见,仅凭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来判断LDL-C是否正常和是否需要治疗是不够的。
  
  问:我血脂很高,是不是能不能吃荤的?
  答:饮食治疗最讲究的是平衡,对高脂血症患者也一样。一味地吃素除了降低生活质量外,也会导致营养不良。高脂血症的饮食要点是:饥饱适度,不偏食,晚餐不要太丰盛;主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增加豆类食物(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及尿酸明显升高者除外);适量进食鱼虾(特别是海鱼)、家禽(去皮)、瘦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动物内脏、加工食品特别是含糖食品和饮料;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多喝茶,适量饮用牛奶(酸奶、低脂或脱脂牛奶)。每天可进食一个鸡蛋,胆固醇较高者去除蛋黄。

  
  问:降脂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所以不能长期应用,对吗?
  答:降脂药物的主要潜在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GPT)升高,通常升高程度较轻、不产生明显症状,发生率仅约2%,多数在停药后即可自行恢复正常。另外,约有0.5%的服用他汀类患者出现一过性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有的可伴有肌肉(主要是小腿部肌肉)酸痛,个别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临床上,医生会在用药前、最初服药的4~8周,以及以后复查血脂时测定GPT及CK;患者平时注意有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即可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降脂药物的其他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一般较为轻微。总的来说,大多数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血脂异常的病程有些像高血压,一旦停药则多数会在数周内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一般情况下降脂药物可以、而且应该长期服用。
  
  问:我母亲患高脂血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怎么办?
  答:对于口服降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血脂代谢异常者,可考虑:①应用血浆净化疗法直接去除血浆中的胆固醇,包括血浆交换法和选择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去除法,这些治疗操作简便、疗效肯定,但费用昂贵、疗效维持时间短。②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部分回肠末端切除术、门腔静脉分流吻合术和肝脏移植术,这些治疗有一定的长期疗效,但有创伤性、费用昂贵,对危及生命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可在不得已时为之。
  
  放化疗毒副作用
  
  专家门诊:周二、周六、
  问:我老伴因肺部肿瘤正在进行化疗,我想给他补营养,可他什么也吃不下,怎么办?
  答:一般情况下,放化疗都会影响到消化功能,甚至有几天会厌食、恶心、影响进食。以我的经验,化疗期间的饮食应顺其自然。有的家属为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迫使病人多吃、吃好的(高营养)的东西,这往往会适得其反。由于胃肠功能的损伤,这样做既吸收不了,又会徒增不适。中医认为:“胃以喜为补”,这时饮食宜适当清淡,甚或改为易吸收消化的半流质、如粥汤类,呕吐剧烈的,停止进食一两餐也未尝不可,以利于胃肠功能更快恢复。恢复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包括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但必须有“度”。
  问:我是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出现了严重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和全血降低,医生不断地给我用“升白针”,但白细胞都是跳一跳就又降下去了。请问中药有没有“升白”作用?
  答:化疗中的白细胞下降是必然的,因为白细胞是人体内增生最活跃的细胞之一,对化疗药很敏感。你不必惊慌,应积极配合各种方法升高白细胞。如果是在化疗间歇期,间距下一次化疗时间较短,而白细胞下降又很明显,应用升白剂未尝不可,但这种治疗总有剜肉补疮之嫌。其实在这方面,中医药是有相当优势的,因为中医药中的某些成分既能抑杀癌细胞,又能保护免疫功能。所以,患者要对白细胞下降有心理准备,要知道这一现象的必然性和可恢复性,同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问:我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交叉感染,被安置于隔离病房。再次化疗时又见同样的反应,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最近又准备第三次化疗,怎么办?
  答:急性白血病很容易发生感染、发热。开始时应用抗生素治疗会有效果,如果此时能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白细胞的数量与质量,就可较好控制同类情况的再发生。相反,如果反复出现感染发热,多次应用抗生素往往就会失效,不但发热持续不退,甚至可能诱发真菌感染。此时,不妨试用中医中药治疗:①以中药汤剂辨证施药,或清、或透、或补、或苦寒直折,如辨证得当,缓解发热症状应该不困难;②通过中医药“零毒化疗”――双向调节、减毒增效,即抑制异常的白细胞(癌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的白细胞,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从根本上解决感染问题。
  问:我患了上消化道肿瘤,第一次做放化疗时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医生说间隔一段时间后还要做放化疗,请问在间歇期用中药调理会有效果吗?
  答: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人体无法承受连续的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设置间歇,以待机体恢复。其实,这一期间的治疗十分重要。长期的临床实践使我们得出重要的经验:在放化疗间歇患者应该善用中药来“零毒化疗”,由此抓住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和消解放化疗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三大环节。如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确保放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大大降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这其实就是中药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对于需长期连续放化疗者,或体质较差者来说,中药“零毒化疗”更为重要。当然,这个时候中药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
  问:我是一位胃癌患者,目前已术后出院9个多月了,前几天又感觉到腹部隐隐作痛,不知是否复发?
  答:建议你速去医院复查。数据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半年到一年内的复发转移率高达50~70%,而高复发、高转移率是导致高死亡率的直接原因。所以肿瘤病人一定要注意出院后半年内的继续治疗,这是因为手术、放化疗后仍会留下残存肿瘤细胞,而人体往往在经过这些创伤性治疗后处于最弱状态。然而多数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化疗后心理上会突然放松,以为手术、放化疗都做了,肯定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我们主张在这一关键期,应用中医药进行“零毒化疗”,旨在抑杀残存肿瘤细胞和扶助机体免疫功能,从根源上杜绝转移复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