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百年老校培育爱心健康娃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奚蓓蕾

  顾路中心小学始建于1907年,地处浦东农村地区,有学生1000余人。多年来,学校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健康教育和活动,先后荣获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上海市少儿基金先进单位、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等称号。
  
  家、校联合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列入课表,坚持每周20分钟专课专用。在每周的健康教育课上,卫生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内容,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常见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托家长学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健康教育的知识,达到家庭、学校共同指导的目的。通过种种努力,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健意识得到了增强,健康知晓率达89.89%。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黑板报,广播、画廊,开展活动、进行现场演练等途径宣传爱牙、预防近视、预防疾病、急救,逃生等知识,促进师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比如,为了宣传吸烟的危害,学校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的劝烟行动”,出“劝烟行动”专题黑板报、开“劝烟行动”主题班队会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使学生对吸烟有害的知晓率达90.2%。
  又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遇险时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学校先后进行了“地震灾害”应急疏散、现场初级急救包扎、心肺复苏等演练,并编排了相应的小品。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派上了不少用场。
  
  心理咨询帮学生走出阴霾
  
  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成立了10人工作小组,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个人小档案,全面开展心理测试和咨询工作,保证每天工作2小时。比如,2008年5月,四川江油学生付聪毅家里房屋倒塌、来沪投亲并到我校临时就读。为了抚平地震给他带来的心理创伤,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主动为其开展心理疏导,帮他走出了地震带来的心理阴霾。
  鉴于有些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老师,而是选择和小伙伴们分享,学校安排了“心灵之歌”社团的骨干小朋友轮流到心理咨询室担当“小辅导员”,学生们可以在每天中午12~13点到心理咨询室和“小辅导员”聊天。为此,我校的心理咨询室被浦东新区誉为“充满童趣的心理辅导室”。
  
  让外来学生体验家的温暖
  
  我校有一半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差。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经常对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安慰。
  2000年9月,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手脚颤抖、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安徽女孩杨妹进入我校。冯美玲老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她的任务,并教育同学们关心尊重她。就连杨妹上厕所,冯老师都亲自背她去。在集体的关爱中,杨妹快乐地成长,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2003年6月,杨妹父母带孩子返回老家前,给学校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我们一家是来自安徽的打工者,杨妹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可即使是这样,贵校也没有嫌弃我们的女儿。老师和同学的种种关心,使我们没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逐个排摸33名灾区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他们送去赈灾物资,并争取社会援助。值得称颂的是,获得帮助的灾区学生也学会了回报社会:四川德阳籍学生肖海辉在得知奶奶腿伤痊愈的消息后,将社会爱心人士赠送的崭新的轮椅转赠给了顾路敬老院。这个“爱心接力”的故事在校园和社区中传为美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1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