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飘浮骨瓣减压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对颅脑手术采用漂浮骨瓣减压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 均实施漂浮骨瓣减压方式治疗。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展开随访及复诊, 了解患者恢复状况。结果 40例患者中62.5%恢复较好, 术后生活未出现明显受影响情况;37.5%患者术后存在轻微后遗症。骨瓣恢复方面, 92.5%患者骨瓣完全愈合, 7.5%患者存在骨瓣突出情况。结论 对颅脑受损患者采用飘浮骨瓣减压方式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疗效, 术后应注意护理配合,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颅脑手术;飘浮骨瓣减压;骨瓣愈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62
  经大量临床实践后得知, 若患者为脑挫裂伤或者脑出血且其意识为浅昏迷, 若能够良好把握手术时机不仅可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还能够有效保留骨瓣[1]。本院采用漂浮骨瓣减压方式治疗了颅脑损伤疾病,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 均采用漂浮骨瓣减压方式治疗。患者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19~54岁。40例患者中31例为发病12 h内来本院就诊, 其中25例基底节区出血、6例脑挫裂伤, 侧脑室受压且中线移位, 呈浅度昏迷, 检查下受伤部位周围脑组织呈明显水肿。9例患者为发病6 h内来本院就诊, 3例基底节区出血、3例脑挫裂伤, 侧脑室受压且中线移位。所有患者来本院之后均在第一时间手术, 且不存在瞳孔放大现象。
  1. 2 方法
  1. 2. 1 手术方法 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切口于颞部, 且切口形状为马蹄形;对于脑挫裂伤患者则切口形状为马蹄形与问号形, 翻开皮瓣后将额骨颞肌筋膜与骨瓣保留下来, 将颞肌筋膜保留作为蒂部, 翻开骨瓣至颞部, 剪开硬膜并将其向中线翻, 结合患者病情决定应该将哪些损伤脑组织切除。术中持续观察1 h, 查看患者脑组织是否出现膨出现象, 若未发现膨出则将骨瓣保留下来并使其处于漂浮状态, 复原骨片, 适当缝合在蒂部被切开的颞肌筋膜, 确保蒂部骨瓣不会出现移位现象, 进而使其前部随着脑组织水肿而浮起, 而后将皮下与皮肤缝合, 敷料后包扎, 无需缠绕绷带。若术中观察到脑组织向骨窗缘膨出的情况则将骨瓣去除。在本研究中40例患者均未出现脑组织膨出现象。
  1. 2. 2 随访方法 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采用电话方式了解患者术后能否正常生活、工作, 并提醒患者来本院复诊。复诊时查看患者骨瓣是否已经完全愈合。
  2 结果
  于术后第2天进行术后观察, 40例患者骨瓣均向外漂起, 有较高张力, 且在脑挫裂伤患者中表现更加明显。行CT复查后发现损伤脑组织发生水肿, 骨瓣漂移至外。但是患者侧脑室受压症状显著改善, 给予患者250 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 持续6~8 h/次, 同时静脉滴注呋塞米20 mg, 2次/d。术后第4天再次观察发现患者骨瓣逐渐恢复正常, 恢复较慢的于术后第8天基本处于原位。当患者骨瓣复位后使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 时间持续28 d。
  对患者随访结果显示, 40例研究对象中有25例(62.5%)已经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另15例(37.5%)能够生活自理但存在轻微后遗症。复诊发现, 40例患者中37例(92.5%)骨瓣已经原位愈合, 3例(7.5%)患者骨瓣突出大约3 mm, 未完全愈合。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共有40例患者, 经过观察后发现, 对于脑挫裂伤与脑出血患者采用手术将挫伤与血肿脑组织清除后, 观察1 h, 若脑组织不会向骨窗膨出, 则此时可使用漂浮骨瓣方法以有效减压[2]。由于术后骨瓣处于漂浮状态可对挫伤脑组织进行缓冲, 这就为患者顺利度过严重脑水肿争取了更多时间且做好了铺垫。若发现患者出现严重脑水肿现象且骨瓣有较高的张力, 可加大甘露醇脱水次数与量以有效缓解。
  采用漂浮骨瓣减压方式治疗之后, 还需注意以下要点:①术后在搬动患者时一定要确保动作轻稳, 需有专人用双手将患者头部稳定好, 避免头颈部出现过度震动与扭曲现象。②当患者清醒且血压逐渐平稳后, 将床头抬高15~30°, 有利于促进颅内静脉回流, 对脑水肿现象予以缓解。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随意对床头高度进行调整, 叮嘱患者禁止用力排便。③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尤其是意识。于术后6~8 h, 患者受到麻醉效果的影响处于睡眠状态, 可定时呼唤患者, 对其意识恢复状况进行密切观察[3]。随着麻醉药物效果的逐渐消退患者意识也会逐渐转为正常, 当患者意识由清醒转变为躁动不安或者嗜睡时需即刻通知医生并查明原因以及时处理。④当患者呕吐时需将头偏至一侧, 及时对口腔中呕吐物予以清理。定时为患者翻身, 避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 翻身时护士应将患者头部托起, 并确保头部与颈部处于同一直线水平上, 防止扭转。⑤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避免出现意外事件。若患者处于躁动不安状态不能给予强制性约束, 医生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镇静药物, 同时叮嘱家属强化防护, 避免出现坠床或者跌伤等意外事件。⑥密切关注患者临床反应及症状, 若出现意识变化、头痛剧烈、躁动不安、呕吐、引流管堵塞或者脱落、便血、呕血、难以排便或者大便干结、尿量少、憋气以及胸闷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⑦若患者存在肢体或者语言障碍, 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期给予被动训练, 促使患者劳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4]。
  综上所述, 脑水肿在不断消退的过程中漂浮骨瓣会逐渐恢复原位, 而在不断复位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对骨瓣复位的准确性与包扎松紧度进行把握。有时候会出现复位时与原位偏离的现象, 要人为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骨瓣复位需在术后28 d左右才能确保愈合的稳定性, 因此一定要在这复位的28 d尤其注重对骨瓣位置进行保持, 避免出现移位现象, 以免对外观产生影响。飘浮骨瓣减压在颅脑手术中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祖禄. 标准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重庆医学, 2013, 42(25):2981-2982.
  [2] 徐卫旭. 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江苏医药, 2013, 39(4):446-447.
  [3] 马书明, 杨勇, 李正杨.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激光杂志, 2014, 35(4):67.
  [4] 赵显清, 王红军, 苟林.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 天津医药, 2012, 40(9):961-962.
  [收稿日期:2015-03-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84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