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26例产妇情绪状况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情绪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孕妇在分娩期给予产科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的基础上,实施产前、产中、产后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后42d的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EPDS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存在情绪不良的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分娩后产妇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分娩;情绪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83-01
  分娩是女性的重要生理变化过程,然而由于躯体、精神、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发生变化导致分娩后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其并发率约为23.9%[1],发病时间一般在分娩后一个月内,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低落、焦虑等,可慢慢调理恢复,重者可引发抑郁症,出现意志衰退,认知功能障碍等,是产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是改善产妇情绪状况的关键,我院产科为了促进产妇身心健康,预防或减少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对26例围产妇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护理,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孕妇,孕期按常规孕检,受教育年限在9年及以上,剔除有沟通障碍、有精神疾病既往史以及伴发妊娠期并发症的孕产妇。其中,孕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6.3±4.2)岁;孕周39~41周,平均(40.3±0.8)周;娩出男性新生儿21例,女性新生儿31例。将入组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孕产妇的年龄、怀孕周期、新生儿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在分娩期给予产科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孕产妇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心、真诚对待,并安慰产妇不要紧张、害怕,并指导产妇缓解情绪;②生产时,可由一位家人陪同,以减少产妇的无助感,产房里可播放些轻松乐曲,以缓解产妇的紧张。同时,由助产师与家人共同实施心理抚慰,降低痛苦[2]。③生产结束后,新生儿与母亲同一室,同时,护理人员进行哺乳、乳房护理、育儿、产后的保健、膳食等指导,让产妇对未来生活、哺乳、健康都有充分的准备。对于生产后出现情绪低落的产妇,要予以重视,与产妇进行深入的交流,寻找到原因,再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护理。④出院健康指导。在出院前,对产妇及丈夫进行育儿、生育保健、夫妻关系等指导,对于在生产后有情绪不良的产妇,要重点进行指导,并让丈夫多体谅、多关心妻子,对怀疑伴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要实施院外心理干预。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孕产妇在分娩后42d,采用国际通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情绪评估,量表总得分越高,情绪不良越严重,总评分在9~12分,为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总评分在13分及以上,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EPDS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存在情绪不良的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见表1。
  3 讨论
  孕妇在分娩后发生低落、焦虑、抑郁情绪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内分泌失调、基础个性、心理打击、社会关系以及遗传等,至今也无确切的定论[3]。分娩后产妇情绪状况不好,会极大的影响到产后恢复、新生儿养育以及家庭幸福,尤其对新生儿的影响巨大。因此,预防产妇情绪不良是临床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组研究通过能分娩期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让产妇在生产全过程得到心理抚慰,疼痛的刺激、精神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从而大大减少了神经刺激源,使产妇能够从容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分娩后产妇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婧.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1,17(12):634-635.
  [2]谢绘玲.订旁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89-90.
  [3]陆丽,代莉,刘岚,等.导乐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158-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2701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