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1.24
  摘 要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的有效率84.5%;利培酮组的有效率83%。结论:奎硫平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奎硫平 利培酮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Control study of queti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with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Sun Jinhong
  KangNing Hospital of Jinzhou City,Liaoning 121031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quetiapin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patients with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D).Methods:60 cases of AD patients with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quetiapine and risperidone for 6 weeks.Treatment eff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 and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dverse reactions were assessed with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Results:In the quetiapine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5%;in the risperidone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Conclusion:The safety of quetiapine is higher.
  Key words Quetiapine;Risperidone;Alzheimer's disease;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该病患者,除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外,大多数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还会伴随有一定的精神行为症状[1],这往往是导致家属送患者来院的最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使用奎硫平和利培酮来治疗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对两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8月收治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测定结果显示总分≥8分[2],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24分,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没有药物过敏史。在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病程1~8年。分为两组,奎硫平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病程(4.5±2.4)年,平均年龄(68.1±10.7)岁,BEHAVE-AD评分平均(17.9±6.9)分,MMSE平均(12.4±6.5)分。利培酮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病程(4.4±2.3)年,平均年龄(67.3±9.8)岁。对两组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先有1周清洗期。①奎硫平组:在开始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起始剂量宜低,25mg/日,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将剂量增加,一般于2周内加至200~300mg/日,平均(225±11.8)mg/日;②利培酮组:在开始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起始剂量宜低,0.5mg/日,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将剂量增加,一般于2周内加至2~3mg/日,平均(2.25±0.73)mg/日,为期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有焦虑、躁动以及出现锥体反应(EPS)等不良反应时,可以给予适量的苯二氮 类药和抗胆碱能药改善症状。
  对两组在治疗的前后,均要使用BEHAVE-AD和MMSE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具体评定的时间一般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为了对患者的躯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我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系列等。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按下列标准进行:①显著进步:患者在治疗后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60%;②进步:患者在治疗后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③无效:患者在治疗后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研究,没有发生脱落。在对患者进行治疗6周后,在奎硫平组,显著进步16例,进步9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显效率53.3%;在利培酮组,分别为15例、10例和5例,有效率83.3%,显效率50%,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BEHAVE-AD、MMSE评分比较: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BEHAVE-AD和MMSE评分,发现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患者进行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MMSE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6.7%(11/30)和43.3%(1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体反应(ESP)发生率利培酮组显著高于奎硫平组(P<0.05)。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奎硫平剂量>200mg/日,利培酮剂量>2mg/日时,程度一般较轻,对症处理即可缓解,见表2。
  讨 论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伴随精神症状的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在使用改善认知药物的基础上,对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BPSD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和本研究的结果相似[3,4]。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奎硫平治疗BPSD,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症状,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3.3%,这和使用利培酮治疗BPSD所取得效果一样。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其起效时间均较快,在治疗后的第2周,BEHAVE-AD评分开始出现较为显著的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日益明显。
  通过本研究发现,奎硫平和利培酮在治疗老年BPSD中,使用较小的剂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主要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关,老年人的肝肾代谢能力降低,对药物的吸收相对缓慢,使得其即使服用较小剂量的药物,也能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对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随着精神症状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在逐渐的好转。此外,产生这种结果也可能是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患者的配合程度升高有关。据文献报道,奎硫平和利培酮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率非常低,故在使用奎硫平和利培酮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基本不会造成损害。
  两组在分别使用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奎硫平的EPS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利培酮。在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药物的使用剂量均相对较高,所以,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药物的使用剂量奎硫平<300mg/日,利培酮<3mg/日。
  参考文献
  1 马辛.老年痴呆的行为和心理[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84.
  2 Reisberg B,Borenstein J,Salob SP,et al.Behavioral symptoms in Alzheimer’s disease:phenolmenolog and treatment[J].J Clin Psychichi-atry,1987,48:9-15.
  3 罗艳芳,许振宇.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84
  4 陈健,冯峰.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4):259-2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2704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