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子宫角妊娠误诊二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8-0042-02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of two cases with angular intrauterine pregnancy
  GUO Dongmei
  (Hua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
  子宫角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低,容易误诊,一旦破裂会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我中心2例误诊病例。
  1 临床资料
  例1,女,28岁,停经42 d,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来中心要求人工流产。平时月经规则,孕3产1,2年前平产,有2次流产史,末次流产在10个月前,行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见宫腔内孕囊16 mm×14 mm×11 mm,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提示宫内早孕。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宫颈局麻下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约15 ml,见蜕膜组织,但未见绒毛,出血约5 ml。吸出物送病理检查,报告为蜕膜组织。术后复查B超,宫内仍见孕囊,相同体积。在超声引导下再次行吸宫术,仍未吸出任何组织物,出血约2 ml,手术未成功,考虑宫角妊娠可能。在医生陪同下送往专科医院急诊科,即收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剖腹探查术,行右侧子宫角部楔形切除及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出院诊断为子宫角妊娠。
  例2,女,35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伴下腹胀隐痛来中心就诊。月经不规则,末次月经不清楚,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2个月余,无恶心、呕吐,饮食及尿液和粪便检测正常。孕3产2,2胎均正常分娩,末次产期5年前,1年前人工流产。尿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见阴道内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血染,宫口闭,无举痛,宫体为前位,增大约孕7周大小,未及附件异常。B超检查见宫腔内孕囊35 mm ×32 mm× 15 mm,形态不规则,其内似见卵黄囊及胚芽,未见原始心管搏动,结果提示宫内胚胎停育可能。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无异常,考虑稽留流产可能。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宫颈局麻下行清宫术,吸出物见蜕膜组织及陈旧性血液及小凝血块,但未见绒毛。宫腔内吸出物送病理检查为坏死蜕膜组织。术后复查B超,仍见宫腔内不规则无回声区,相同体积。考虑阴道流血时间长,宫内残留物可能机化粘连,再次行清宫术,吸出约30 ml洗肉水样液体,未见其他组织物。嘱患者携带本院病历到专科医院就诊。第2天电话联系该患者,告知怀疑宫外孕,已收住院。随访该患者住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左侧子宫角部楔形切除联合同侧输卵管切除术,出院诊断为子宫角妊娠。
  2 讨论
  子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与输卵管交界部的子宫角处,是一种少见的属于宫腔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子宫角妊娠发生率低,仅占异位妊娠发病率的2%~4%[1]。子宫角妊娠不同于其他部位异位妊娠,随妊娠进展,种植在宫角处的孕囊可向宫角两侧发展。向宫腔侧扩展者,孕囊会逐渐移向宫腔,直至足月分娩,但胎盘常附着于宫角,以致产后胎盘滞留。由于子宫角处子宫内膜和肌层较薄,部分滋养层容易出现发育不良,可导致早期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向输卵管间质部扩展者,使宫角膨胀、外突,最后发生宫角破裂[2]。
  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的上升,子宫角妊娠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3]。关于子宫角妊娠临床诊断标准,目前认为有3点:① 腹痛伴子宫不对称性增大;② 直视下见子宫角一侧扩大,伴圆韧带外侧移位;③ 胎盘滞留于子宫角[4-5]。由于后2点需手术后方能证实,故临床上早期诊断子宫角妊娠较困难。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容易误诊。早期未破裂时临床上易误诊为宫内早孕,在妊娠过程中易发生子宫角破裂,造成致命性出血而危及孕妇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子宫角妊娠的解剖特点,临床很难诊断,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角妊娠的主要手段。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超声检查对子宫角妊娠的诊断较以往准确,但对不典型病例仍容易误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病缺乏临床经验,更易漏诊误诊。超声检查时,发现宫内妊娠囊偏向宫腔一侧时,应仔细多切面检查,查看是否为子宫角妊娠。子宫角妊娠的超声特征为妊娠囊位于膨隆的一侧子宫角,周边有薄层肌壁包绕,子宫角妊娠包块与子宫内膜线相连。必要时及时转上级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同时社区妇科医生及超声科医生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拓宽思路,吸取相应的经验和教训,检查时认真仔细,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Webb EM, Green GE, Scoutt LM. Adnexal mass with pelvic pain[J]. Radiol Clin North Am, 2004, 42(2): 329-348.
  [2] 丁红, 杜涛, 陈立斌, 等. 宫角妊娠的发生及诊治变化特点48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7): 429-430.
  [3] 陈静, 龚国芸.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J]. 华夏医学, 2006, 19(6): 1163-1164.
  [4]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314-1327.
  [5] Jansen RP, Elliott PM. Angular intrauterine pregnancy[J]. Obstet Gynecol, 1981, 58(2): 167-175.
  (收稿日期:2013-1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2706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