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2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海艳 李冰洁 苗春晓 陈慧婷 姜从玉

  摘 要 对2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结果显示他们的疼痛明显减轻,运动功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康复治疗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93; R682.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07-0010-02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two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polio syndrome
  YU Haiyan1*, LI Bingjie1, MIAO Chunxiao1, CHEN Huiting1, JIANG Congyu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Jiangning Road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Two patients with post-polio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pain wa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and their activity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post-polio syndrome; rehabilitation; effect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 PPS)是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在进入静止期若干年后又重新出现的进行性肌肉萎缩、无力和疼痛等症候群[1],会严重影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及社会的疾病负担。对PPS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疾病症状、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报告对2例PPS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的过程及结果。
  1 病例资料
  1)患者1
  宋女士,48岁,2018年11月29日来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就诊,主诉右下肢肌肉紧张和疼痛不适1个月、休息后无缓解。本次疼痛不适系患者在2018年10月高强度工作后出现。患者幼时患有脊髓灰质炎,经药物、针灸和推拿等治疗后病情稳定,遗留右下肢轻度肌肉萎缩、跟腱挛缩。
  康复评估:患者右侧下肢髋、膝、踝关节活动度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萎缩并伴疼痛,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为7分;右下肢较左下肢短1.5 cm。肌电图(2018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提示,患者有慢性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改变,累及右侧L2 ~ S1和左侧L2 ~ L4支配肌,首先考虑是脊髓前角细胞损害,诊断为PPS所致右下肢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计划:短期(2周)目标为缓解患者右下肢肌肉紧张、疼痛,长期(3个月)目标是提高患者右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和改善其步态。
  治疗过程:患者2018年11月29日起开始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针对患者右侧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疼痛,给予低频脉冲电疗(镇痛处方,耐受剂量,每次治疗15 min)、中频脉冲电疗(肌肉松弛处方,耐受剂量,每次治疗20 min)、微波治疗(镇痛处方,温热量,每次治疗15 min)。以上治疗均5 d/周、1次/d。经2周持续治疗,患者右侧臀部和下肢肌肉紧张、疼痛情况得到明显缓解,VAS评分降至3分。停止低频脉冲电疗和微波治疗,继续对患者右下肢肌肉给予中频脉冲电疗,但处方改为肌力训练处方,对患者右侧萎缩的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进行肌力训练,同时配合下肢斜板牵伸其跟腱。经1个月持续康复治疗,患者右侧下肢近端各肌群肌力明显提高(表1),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肌纤维增粗(表2);右下肢延长0.5 cm,双侧下肢长度差异减小;VAS评分降至0分。指导患者购买矫形鞋垫并嘱其垫于右脚鞋内,以矫正双侧下肢不等长问题,便于行走和平衡控制。治疗3个月后,患者右下肢肌力得到明显改善,步行耐力和平衡控制能力也明显提高,可连续步行1 h以上。
  2)患者2
  陈女士,62岁,2019年6月19日来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就诊,主诉右下肢骨折愈合不良、活动受限半年。患者2018年12月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右下肢股骨干骨折,在上海某三甲医院骨科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但术后骨折愈合缓慢并伴严重骨质疏松症,X光片(2019年5月)示有少量骨痂形成。患者幼时患有脊髓灰质炎,经药物、推拿等治疗后病情稳定,遗留右下肢中度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患者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明显萎縮,但无疼痛。右侧下肢髋关节活动度正常;膝关节主动屈曲120°,被动屈曲130°;踝关节下垂呈马蹄足样,主动背屈-40°,被动背屈-30°,趾屈45°,内翻10°,外翻10°。右侧膝关节轻微肿胀,但无红肿,VAS评分为6分;踝关节无肿胀、无红肿。
  康复治疗计划:短期(1个月)目标为缓解患者右侧膝关节肿胀、疼痛,长期(3个月)目标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其右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和改善步态。   治疗过程:患者2019年6月19日起开始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针对患者右侧膝关节肿胀、疼痛,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剂量3 000 mV,5 d/周、1次/d,每次治疗15 min),同时对其右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和胫前肌进行间歇性肌力训练(如直腿抬高训练、桥式运动、膝关节屈伸练习、踝关节背屈和趾屈练习)。经1个月康复治疗,患者右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VAS评分降至3分。治疗3个月后,患者右下肢各肌群肌力明显提高(表3),股四头肌肌纤维增粗(表4)。右侧膝关节主动屈曲130°,被动屈曲140°;踝关节主动背屈-35°,被动背屈-25°,趾屈45°,内翻10°,外翻15°。右侧膝关节VAS评分为2分。治疗期间还针对患者右侧踝关节马蹄足,指导患者定制了矫形鞋,以提高其步行和平衡控制能力。
  2 讨论
  Agre等[2]调查发现,PPS的最常见症状包括进行性肌无力(87%)、肌痛(86%)、疲乏(86%)、运动功能降低(78%)、关节痛(77%)和背痛(70%)等,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关节炎或关节痛(71%)、肌肉过用或纤维性肌痛(71%)等。PPS患者多存在慢性疼痛現象,关节和肌肉疼痛的发生率均较高。PPS患者疼痛现象的平均持续时间达20年,最常出现疼痛的部位是肩、腰、腿和臀部,疼痛程度最大的部位为膝、腿、腕和下背部[3]。
  对PPS患者的肌肉疼痛,物理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和微波治疗均能明显缓解肌肉疼痛,疼痛缓解后再进行患肢下肢肌力训练以提高肌力。对患者1,先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的肌力训练处方进行间歇性肌力训练,每次训练20 min。该法可更好地掌控患者的肌力训练强度,避免因训练过度而造成新的损伤。在患者肌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再加入下肢斜板牵伸跟腱训练,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肌力。指导患者购置矫形鞋垫,矫正双侧下肢不等长问题,便于行走和平衡控制,达到改善患者步态的目的。患者1有明确的脊髓灰质炎病史和前角细胞损害的肌电图证据,其经规范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后获较好效果。需指出的是,PPS患者在步行或进行日常活动时消耗的能量较多,故应注意活动时不要超过疲劳阈值[4],包括掌控训练强度。例如,患者跟腱牵伸训练过度即可能引发其下肢肌肉疲劳和踝关节肿胀症状,需对患者进行相关宣教。
  患者2因接受过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有金属固定物),故不能采用微波、超声波和低、中频电刺激治疗其右侧膝关节疼痛。考虑单纯激光治疗消肿止痛所需时间较长,因此结合右下肢肌力训练,效果较为明显。治疗3个月后,患者右侧踝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膝关节肿胀明显消退,下肢肌力明显提高,配合矫形鞋能完成日常行走。适当运动可预防骨质疏松,是保持骨骼健康、强壮的关键,还能改善机体平衡、协调能力,增强力量和耐力,所有这些均有助于降低患者跌倒及跌倒后严重受伤的风险[5]。
  本文2例患者虽均罹患PPS,但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患者1主要表现为右下肢肌肉僵硬、疼痛,治疗以镇痛和松弛肌肉为主;患者2主要表现为右下肢肌力不足、骨折后愈合缓慢,治疗侧重于提高肌肉肌力、耐力和平衡能力。总之,为获最佳治疗效果,康复治疗亦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运动与康复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15(3): 185-186.
  [2] Agre JC, Rodriquez AA, Sperling KB. Symptoms and clinical impressions of patients seen in a postpolio clinic [J].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89, 70(5): 367-370.
  [3] 王玉明, 宫慧明, 张俊义, 等.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5): 501-504.
  [4] Tiffreau V, Rapin A, Serafi R, et al. Post-polio syndrome and rehabilitation [J]. Ann Phys Rehabil Med, 2010, 53(1): 42-50.
  [5] 王玉明, 黄莹, 宫慧明, 等.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身体活动原则[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6): 682-6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1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