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DCA循环管理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 200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 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观察组(2019年1月~2020年1月), 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微生物送检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无适应证用药、手术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合理及用药时机合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一用药率40.00%高于对照组的13.00%, 两药联用率40.00%、三药联用率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54.00%、33.00%, 微生物送检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7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00%高于对照组的8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患者的管理效果、控制病情, 值得推崇。
  【关键词】 抗菌药物;PDCA循环管理;药物联用情况;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69
  近年来研究表明[1, 2],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疾病、预防感染的重要药物, 涉及种类包括抗生素、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及喹诺酮类等,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 目前逐渐频发滥用抗菌药物事件, 出现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住院时间延长及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等问题, 影响疾病康复、社会稳定, 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管理办法, 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钟巧等[3]
  认为。传统感染管理的重点是体征监测、口头宣教及用药指导等, 忽视个体差异性、疗效单一, 未得到患者青睐、认可。基于上述背景, 本研究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抗菌藥物治疗患者, 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观察组(2019年1月~
  2020年1月), 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64岁, 平均年龄(43.16±6.95)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29±2.47)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30例, 初中及高中47例, 大专及以上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65岁, 平均年龄(43.28±7.24)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14±4.32)kg/m2;
  受教育程度:小学31例, 初中及高中32例, 大专及以上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批50名
  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性, 年龄19~52岁, 平均年龄(40.28±7.10)岁。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证实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4];年龄≥18岁者;近期未参与其他研究者;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病症;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者;既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过敏者;怀孕、哺乳期女性;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转院治疗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感染管理, 住院期间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脉搏等指标, 予以口头宣教、用药指导等, 若发生异常及时汇报给临床医师处理。
  1. 3.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管理。①计划(P):充分了解、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涉及以下问题:a.普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用药不合理及不规范用药等;b.临床医师对抗菌类药物缺乏正确认知, 过度依赖使用抗菌药、随意性联合用药;c.未合理使用用药剂量、方式, 抗菌效果较差, 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学术网站, 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管理计划, 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提高管理质量。②实施(D):以计划阶段出现的问题为基点, 切实解决相关问题, 成立专业性管理小组, 涉及负责人包括医务科、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师(规范性、监督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感控办及临床微生物等, 涉及以下职责:a.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日常生活中对医师开展抗菌药物培训, 待考核成功后上岗, 且及时解决药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②结合实际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涉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处方点评实施细则等制度, 为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c.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需实时监控, 各科室绩效考核中纳入抗菌药物使用的多项指标, 奖罚分明, 规范性用药者予以适当奖励, 滥用抗菌药物者予以适当惩罚, 提高医师工作积极性;d.强化培训、教育力度, 定期召开关于规范性用药的培训、讲座, 实行针对性考核措施, 加强医师对合理用药的重视度, 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且定期对护士实行培训措施, 涉及培训内容包括准确执行医嘱、予以患者用药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审核医嘱。③检查(C):抗菌药物管理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公示检查结果, 惩处不合格情况, 责令整改。④处理(A):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 定期召开关于如何管理抗菌药物的总结会议, 讨论并分析上阶段获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完善下阶段工作计划, 下次PDCA循环管理中往复循环, 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学术网站,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评分表, 由护士填写, 涉及无适应证用药、手术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合理及用药时机合理[5], 各维度均为百分制, 评分越高则管理措施越显著。②统计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单一用药、两药联用及三药联用)、微生物送检率。③满意度:查阅文献, 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 Cronbachα信度系数0.85, 表示调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由患者填写, 涉及内容有服务态度、病情监测、健康教育等[6], 评分范围0~100分, 满意:≥85分;基本满意:61~84分;未满意:≤60分。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适应证用药、手术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合理及用药时机合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微生物送检率比较
  观察组单一用药率40.00%高于对照组的13.00%, 两药联用率40.00%、三药联用率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54.00%、33.00%, 微生物送检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7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00%高于对照组的8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7], 随着抗菌药物不规范、不合理使用, 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其不仅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性有关, 还与患者的住院治疗效果、预后有紧密联系, 若持续发生滥用抗菌药物现象, 将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阻碍我国医疗水平进展, 因此王燕红等[8]认为, 结合医院实际, 早期实行针对性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有研究报道[9], PDCA循环管理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其属于新型的管理模式, 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 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主要成果, 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基点, 具体划分成计划(P)、实施(D)、检查(C)及处理(A)4个阶段, 上述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为用药的可行性、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降低風险事件发生率, 涉及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循序渐进等内容, 通过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准确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具以下优势:①计划阶段主要是了解、调查医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针对调查时出现问题, 召开会议讨论解决;②执行阶段成立专业性管理小组, 职责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医师或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指导、抗菌药物培训等, 实时监测药物使用情况, 将药物管理纳入各科室的绩效考核, 奖罚分明, 提高医师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 使其更重视药物合理使用;③检查阶段主要检查不合格的抗菌药物管理, 公示检查结果, 引起护士高度重视, 避免日后管理中再次发生;④处理阶段主要是总结获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制定下次循环的工作计划, 不断循环反复, 预防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提高管理质量。
  本研究示:观察组无适应证用药、手术预防用药、用法用量合理及用药时机合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一用药率40.00%高于对照组的13.00%, 两药联用率40.00%、三药联用率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54.00%、33.00%, 微生物送检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7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00%高于对照组的8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业间等[10]文献报道结果接近, 由此可见PDCA循环管理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规范药物使用, 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实行PDCA循环管理能优化抗菌药物使用、联合情况, 提高微生物送检率, 拉近护患间关系、提高满意度, 改善预后效果, 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叶志芬, 詹秋璇, 黎玉芬. PDCA循环在降低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中国处方药, 2020, 18(3):62-63.
  [2] 宋敏, 邓晓冬, 张子雨, 等. 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效果评价. 中国药业, 2020, 29(4):41-43.
  [3] 钟巧, 王明浩, 蒋绍艳, 等.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幼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 19(1):68-72.
  [4] 田志强, 柯桂兰. 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抗感染药学, 2019, 16(12):2057-2061.
  [5] 赵瑛, 崔颖.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研究. 临床医药实践, 2019, 28(11):846-850.
  [6] 吴金花, 李小莉. PDCA循环法在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25):157-158.
  [7] 吴倪, 姜黎, 李波, 等. PDCA循环在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25):166-170.
  [8] 王燕红, 刘振东. PDCA循环法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16):114-115.
  [9] 朱江华, 李玲, 汤卓红, 等. PDCA循环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 35(4):561-564, 568.
  [10] 吴业间, 赖立扬. PDCA循环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8):188-190.
  [收稿日期:2020-05-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41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