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髋关节病变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其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分别为(25.7±4.1)分、(20.8±3.5)分、(2.7±0.3)分,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分别为(41.6±5.5)分、(37.1±5.2)分、(4.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0、5.470、11.390,P<0.05),治疗前后患者畸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骨科领域,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合理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促进关节功能的重建。
  [关键词] 创伤骨科;人工关节治疗;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81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10(c)-008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tual effect of artificial joint treatment technology applied to hip joint disease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ield of trauma and orthopedic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ed 70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recentl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eceived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ip function recover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rris scores (function, pain, joint mobility, deformity) were(25.7±4.1)points, (20.8±3.5)points, (2.7±0.3)points the patients ,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rris scores  (function, pain, joint mobility) were (41.6±5.5)points, (37.1±5.2)points, (4.2±0.5)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4.050, 11.390, 5.470, P<0.05);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ient’s  deformity scores(P>0.05). Conclusion In the field of trauma and orthopedic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joint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great valu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conditi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joint func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Artificial joint treatment; Hip replacement; Treatment effect
  作为当下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人工关节治疗旨在借助人工器官的介入,达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或者重建,规避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等效果。以髋骨骨折的应对为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手术治疗手段,在解决髋关节问题引起的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等病症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明确人工关节技术的临床价值,该文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创伤骨科患者,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部主诉关节处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7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7.5±4.2)岁。致伤原因:跌伤42例,车祸17例,其他原因11例。合并症:17例伴有糖尿病,19例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从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在2 h~1 d之间,入院后的3 d内接受手术治疗。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員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按照创伤骨科的常规诊治程序展开相应的常规检查以及辅助检查,以获得支持患者病情判断、治疗方案抉择的数据。明确手术指征后,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感染风险等)合理确定抗感染治疗方案,于术前30 min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治疗。
  手术方法:①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断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而后取出股骨头;②对股骨颈的残端进行妥善修整,为人工髋关节治疗做好准备;③根据手术类型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置,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理选择聚乙烯内衬与人工髋臼杯,将人工关节进行妥善安装,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人工假体柄、金属球头的尺寸等,并于股骨上段适当位置处进行妥善安装;④完成安装操作后,应当注意外旋肌群的修复与重建,并嚴格按照要求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术后处理:考虑到人工置换术后早期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医护人员在手术后仍需要做好相应的对症处置工作。首先,在体位的摆放上,宜采取肢外展中立位,并注意警惕长期卧床带来的压疮风险,及时更换体位。其次,该组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手术本身的侵入性操作也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在术后阶段,加强其心电监护以及感染风险控制,对患者关节功能的重建有极大的价值。在病情监测过程中,该组患者均于术后1 d进行了血常规的复查,并根据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含抗生素种类的调整、剂量与时间的更改)。待患者清醒后,为了确保其能够尽快适应,融入社会,该组患者还增加了早期功能锻炼:①以病情稳定为前提,告知患者早期运动治疗的关键,给予关节训练方面的指导,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②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术后1~2 d的练习以踝关节屈伸等为主,术后3 d则可酌情增加锻炼的强度,或者进行步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过程进行总体概括。于术后1 d、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其中功能47分,疼痛44分,关节活动5分,畸形4分。统计治疗、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组患者在接受人工关节治疗后均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治疗与恢复期间,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问题,其中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提示其并发尿路感染(轻度),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于短期内消失,提示整个手术相对安全。术后3个月的复查中,70例患者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提示,未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现象。患者的Harris评分结果显示其肢体功能恢复状况良好,见表1。
  3  讨论
  3.1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以达到患病关节功能的效果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在该领域,膝关节与髋关节的置换具有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而其近十年来的临床实践数据显示,这两种手术的成功率在90%,且接受置换治疗的患者群体中,有超过八成的患者在正常植入后使用假体长达20年,这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可行性、应用前景。而从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来看,除了广为人知的代替患病关节、恢复或重建关节功能外,不少的文献[1-2]与临床报道提出,其对患者病痛的缓解,尤其是疼痛程度的控制有着极大的优势。不仅如此,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生物材料的更新,给小关节置换术的施行创造了可能,为小关节严重病变、亟需人工关节替代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3.2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价值
  髋关节置换术的诞生,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的弊病,其在控制或消除患者的疼痛、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强度等方面展现的优势,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此项技术的巨大潜力。不仅如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大背景下,创伤骨科中的老年患者数量增多,这一群体多存在骨质疏松、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康复时间较长等问题,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人工置换技术的优势,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关节病变治疗体系,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创伤骨科患者数量增多对骨科临床工作提出的挑战。
  对于该组患者,因纳入研究的个体均属于老年患者,且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选择假体材料时,均考虑应用骨水泥假体。而在术式的选择上,主要参考患者的年龄与个体病情决定:结合既往临床经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耗时相对较短,且手术过程不会对机体造成太大的创伤,对患者的耐受度要求也不高,因而多用于年龄偏大,体质状况偏差的患者;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者以及患者的要求均较高,整个手术过程的时间明显长于前者,手术带来的创伤以及术后面临的风险更高,因而对高龄、合并症偏多的患者并不适用。该研究70例患者中,共28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临床资料与随访记录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安全地度过围术期,在整个治疗、恢复过程中并未出现脱位或者松动等问题,提示手术效果较好。而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术后该组患者的关节功能逐渐恢复至较高水平,疼痛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问题明显改善。
  回顾相关文献给出的结论,孙义武等[3]对创伤骨科患者行人工关节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做了对比,数值显示,治疗前评分为(61.2±4.6)分,治疗后评分为(89.9±4.6)分;殷平峰[4]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分别为(60.35±4.12)分、(6.24±1.02)分,治疗后则为(85.35±4.52)分、(4.12±0.89)分;而该组患者的平均得分为86.7分,大致相当。   3.3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适应症方面,全髋置换主要用于AVN(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A(骨性关节炎)、DDH(髋关节发育不良)、RA(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髋臼骨折等疾病的治疗,而半髋置换则广泛应用于AVN、高龄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脱位等情形。从其发展形势来看,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存在明显的扩张趋势,而关节置换的策略以及围术期管理体系也逐漸成型,这为髋关节置换的规范化应用搭好了框架。而学术领域做出的一些应用分析与创新尝试,也为髋关节置换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李锐等[5-7]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明确了以计算机辅助建立骨盆和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3D打印技术对手术方案抉择、手术过程的指导价值;周海[8]以中国民众的人体下肢典型行为运动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与分析开发出了基于网络可共享的人体运动学数据库软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人工关节设计中的应用。
  3.4  结语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髋关节置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控制疼痛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尽快实现功能的恢复以及活动限度的消除。但行手术治疗时仍然需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如结合臼杯前倾角、外翻角确定髋臼假体的位置,股骨颈与股骨干的夹角,并与科学的围术期管理配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俊文,闫文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04.
  [2]  王维,李秀平,于学立,等.临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38-39.
  [3]  孙义武,王保峰.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131-132.
  [4]  殷平峰.观察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71,75.
  [5]  李锐,裴晓东,郝信,等.数字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0):975-977.
  [6]  李俊豪,张帅,黄其志,等.应用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8):1-5.
  [7]  黄幼怡,袁伟.3D打印技术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34):5538-5543.
  [8]  周海.国人髋关节解剖与行为学特性研究及在人工关节设计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20-0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87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