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丽燕

  摘要:目的 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7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糖控制。比较两组患者APCA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APCA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 h、24 h、72 h观察组APCAHE Ⅱ、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4 h、48h、72 h观察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血糖控制
  ICU病房所收治的患者情况特殊,一般病情较重且进展速度快,机体处于明显的应激状态下,无论是否具有糖尿病病史,在入住ICU期间受病情影响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糖水平升高。近年有研究显示,机体血糖水平升高与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1],所以对危重患者在ICU监护期间加强血糖控制极为重要。重症患者血糖波动的出现会对其病情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的病死风险,例如血糖波动可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内皮细胞功能受到损伤,进一步对组织细胞造成破坏,特别是血糖水平大幅度波动将对机体细胞形态与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加强ICU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测以及控制,降低其波动幅度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将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进行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7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8例。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52.6±1.5)岁;体质量指数17.3~32.3 kg/m2,平均(23.8±1.5)kg/m2。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31~79岁,平均(52.7±1.3)岁;体质量指数17.2~32.6 kg/m2,平均(23.7±1.6) kg/m2。两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纳入标准:(1)符合ICU的入住监护标准;(2)临床资料完善;(3)对研究方案等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可配合随访调查及护理评估等各项工作。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2)需接受急诊手术治疗者;(3)拒绝配合血糖监测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护理。在患者入住ICU后对其循环系统、精神状态、呼吸系统、肢体活动情况以及皮肤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际病情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及时给予处理。营造良好的ICU病房h境,加强室内卫生清洁与消毒,调节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确保日间的光线充足,并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夜间严格控制各类仪器设备的噪音,减少夜间的操作次数,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好口腔卫生清洁护理,特别是在进餐后须及时指导患者以温水漱口,或用棉签蘸取温水擦拭口腔。在吸痰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遵循先气管、后口腔的原则,杜绝交叉感染。在患者卧床期间将床头摇高15°~30°,避免发生误吸。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用温水擦拭身体,为患者穿着棉质宽松舒适衣物,并定期更换。检查局部受压皮肤,如有红肿、发热等现象及时妥善处理,并记录。
  观察组在ICU护理中联合应用血糖控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重点询问患者及家族成员是否有糖尿病病史,进一步全面了解和详细记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用药情况等,并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纳入重点护理对象中。在患者入住ICU病房后,需立即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可通过微量血糖仪测定指尖血糖,并做好详细记录。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监测结果判定高血糖或低血糖,其中血糖检测结果>11.1 mmol/L即可判定为高血糖,血糖<2.8 mmol/L即可判定为低血糖。明确诊断为高血糖者或血糖水平接近高血糖的判定标准时,需要立即接受强化治疗。血糖水平>6.1 mmol/L时,需要给予胰岛素进行静脉微量泵入,初始剂量通常为1~2 U/h,期间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当血糖<6 mmol/L时可停止进行泵入,护理期间确保患者血糖始终维持在4.4~6.1 mmol/L。
  1.3 评价标准
  (1)在护理前及护理12 h、24 h、72 h利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CAHE Ⅱ)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利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法(SOFA)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2)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3)统计两组患者ICU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4)在护理前及护理12 h、24 h、72 h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APCAHE Ⅱ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APCAHE Ⅱ评分均较高,观察组为(23.62±5.70)分,对照组为(23.61±5.7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 h、24 h、72 h观察组APCAHE Ⅱ评分依次为(18.69±5.06)分、(15.36±2.26)分、(13.17±1.1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13±5.63)分、(17.96±2.89)分、(15.35±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lc202211031013



  2.2 两组SOFA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OFA评分均较高,观察组为(17.32±2.53)分,对照组为(17.31±2.5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 h、24 h、72 h观察组SOFA评分依次为(12.36±2.05)分、(9.69±1.01)分、(7.62±0.3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32±2.16)分、(11.15±1.06)分、(8.79±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6.75±1.26) d,总住院时间为(26.35±5.95) d。对照组ICU住院时间为(7.16±2.32) d,总住院时间为(32.69±7.19) d。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ICU住院期间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各3例,坠积性肺炎、压疮各2例,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9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均较高,观察组为(5.75±0.97)mmol/L,对照组为(5.76±0.96)mmol/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4 h、48h、72 h观察组血糖水平依次为(5.36±0.37)mmol/L、(5.01±0.26)mmol/L、(4.56±0.37)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75±0.67) mmol/L、(5.73±0.72)mmol/L、(5.69±0.5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在住院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及预后。ICU患者在疾病和机体创伤等影响下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应激激素快速释放,肝糖原以及肌糖原大量分解,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并不断加重,出现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近年来报道显示,高血糖状态会加重炎症反应,造成重要器官功能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在持续高血糖的作用下,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律失常等病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现阶段各级医疗机构对于ICU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视[2~3]。有报道指出,高血糖状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组织脏器的损害以及增加各类感染事件的发病风险。而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血糖控制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这对于预防由于高血糖或低血糖而诱发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价值,并且这也是弥补单纯常规ICU护理缺陷的重要手段。例如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血糖控制护理,结果显示,在护理后24 h、48 h以及72 h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的血糖平均值始终维持于4.4~6.1 mmol/L的范围之内,这表明血糖控制护理的运用有利于促使ICU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标准范围内,避免出现血糖水平升高。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血糖控制的应用能够提升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这是由于血糖控制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高血糖对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造成伤害,有助于生理机能的尽快恢复,从而降低感染等事件的发生率。
  但是在ICU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加强血糖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患者入院之后立即了解其病史并监测血糖,对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立即列为重点观察对象;(2)在O测血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速度更快的指尖血糖检测,同时为了确保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可应用0.1%氯已定进行消毒,还可选择75%乙醇进行消毒,但是需要等皮肤彻底干燥后实施采血工作,从而降低减少测量结果的误差;(3)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促使患者血糖快速达标,降低血糖水平的波动幅度;(4)血糖稳定后,要加强后续的护理管理,结合血糖监测结果合理调整胰岛素的用量;(5)不恰当的药物剂量以及滴注速度过快容易引起低血糖现象,甚至诱发脑卒中、心律失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警惕低血糖现象,并做到尽早发现和尽早处理;(6)部分患者意识昏迷同时生命体征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在用药期间难以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需要加强护理巡视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严格控制药物的滴注速度。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PCAHE Ⅱ评分、SOF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ICU住院时间和总体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这进一步证实血糖控制的应用能够提升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促进其病情康复及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ICU重症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钱薇.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3):119-120.
  [2] 朱丹丹.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35.
  [3] 陈娟.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1):162.

nlc202211031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4172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