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慢阻肺悄悄袭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南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由外来各种毒性颗粒或气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小气道而使其气道变窄,进而延伸到大气道,导致呼吸时气体进出不通畅。患者就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呼气时。在医学上,慢阻肺是指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慢阻肺是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而且病程漫长,患者的病情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急性发作时,必须去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随着患者病程延长,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稍事活动便感气喘吁吁,渐渐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者连日常生活都需他人照料,这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负担。据统计,在美国2000年,慢阻肺的门诊量达800万人次,住院达72万6千人次;2002年,慢阻肺的医疗花费就高达321亿美元。
  慢阻肺的病情进展常是悄然而至。发病初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然而肺功能却在慢慢衰退、恶化。当疾病进展到中期,患者才出现明显症状,并由此想到上医院就诊,从而得到明确诊断。由于慢阻肺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往往被大大低估。如2000年,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调查(简称NHANES)表明,根据肺功能的检查结果,约2400万人有肺功能损害。而该年被医生诊断为慢阻肺的仅1000万人,这提示美国约有50%以上慢阻肺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最近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即使在气候温和的南方广州,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10%,远比以前的估计值(小于4%)为高。
  医学研究发现,虽然慢阻肺的早期阶段常不易被人们察觉,但专家通过分析、判断一些危险因素,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患有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并有针对性地减少与这些危险因素的接触,达到降低慢阻肺发病率的目的。此外,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如40岁以上的吸烟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如果慢阻肺能够早期诊断,则有许多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延缓疾病的进展,防止肺功能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征集了各国专家的意见,制定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简称GOLD)。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并把每年11月的某一天定为世界慢阻肺日。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阻肺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的了解,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患者与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包括了解慢阻肺的特点、诊断方法、肺功能检测方法、有效防治措施等。由此人们能自觉地远离慢阻肺的危险因素,警惕慢阻肺的先兆症状,自觉配合医生进行诊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阻肺对人类的危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499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