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院门诊处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延虹 冯国旗

  【摘要】 目的 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合格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良效。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河南省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等规定和要求,检查本院2008年5月至10月门诊处方。结果 处方合格率按月合格率分别为95.02%、96.04%、94.85%、96.30%、94.95%和95.55%。结论 所查处方基本达到规定合格率,但仍需进一步规范、提高。
  【关键词】 处方分析;不规范处方;不合理用药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处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生命安危,它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书写处方或调配处方中发生差错或造成医疗事故,医师或药剂人员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因此,正确书写处方,意义重大。
  根据我省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门诊处方合格率≥95%[2]。抽查我院2008年5-10月的门诊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5.02%、96.04%、94.85%、96.30%、94.95%和95.55%。为进一步规范处方书写,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良效,特就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归纳如下。
  
  1 处方前记书写不完全,无年龄、性别、门诊号等
  
  门诊处方中的大部分问题是不写“门诊号”或写“一次号”;年龄不写岁,而仅写“成”,或只写数字,而不写岁,不知是多少岁,还是多少天?这对老年人或婴、幼儿用药时,药剂人员难以核对剂量,极易造成药物中毒或剂量不足。
  
  2 需皮试药物,处方未注明
  
  按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如注射用青霉素类药物一定要注明“皮试”或“续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细胞色素C注射液等皆应如此标明“皮试”或“续用”。
  
  3 药品剂量不准确
  
  剂量过大可致药物中毒。如阿托品片0.3 mg[3],误写成0.3 g,剂量相差1000倍;又如,阿普唑仑片0.4 mg[4],写成0.4 g;其他如维生素C100 mg,写为0.1 mg;干扰素注射液100万U,写为100 U等。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
  
  4 用法书写不清或不完全,如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服用等
  
  都不合要求。如:聚维酮碘溶液,用法:遵说明;红霉素软膏20 g,用法:外用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
  
  5 未注明药品规格含量
  
  如舒乐安定片1片×2盒、赛尔欣片1盒、艾乐松软膏1支等,均不符《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
  
  6 未标明药品剂型
  
  如青霉素、二甲双胍、维生素C等。
  
  7 药品用法错误或不确切
  
  如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30,用法:10 mg,3次/d,口服。按药品说明书应2次/d;病毒唑含片50 mg×24片,用法:25 mg,每2 h口服1次。正确的用法应为50 mg,每2 h含化1次;又如,误将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写成口服;以及应睡前服用的药品写成1次/d等。
  
  8 药品书写不规范
  
  如生理盐水写成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本身就能说明其剂型,加了注射液纯属多此一举等。
  
  9 不合理用药
  
  9.1 重复用药 依巴斯汀片10 mg×10,用法:10 mg,1次/d,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6,用法:10 mg,1次/d,口服。处方中依巴斯汀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体内代谢为卡巴斯汀,对组胺H1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能抑制组胺释放;氯雷他定为口服的高效、作用持久的三环类抗组胺药,作用强,具有选择性对抗外周H1受体的作用。二药均为抗组胺药[5],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
  9.2 药理性配伍禁忌 生理盐水250 ml,注射用青霉素800万U,1次/d,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克林霉素注射液0.6 g,1次/d,静脉滴注。
  处方中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速效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的细菌;克林霉素属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速效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的生长期。二药联合应用,呈拮抗作用,致疗效降低[6],属不合理用药。且青霉素t1/2<1 h,属于时间依赖型抗生素,1次/d也是不妥的,应分次给药,1次/6~12 h,避免白天一次用药的给药方法。
  9.3 理化性配伍禁忌 10%葡萄糖注射液40 ml,维生素C注射液3 g,维生素K1注射液40 mg,1次/d,静脉注射。
  维生素C注射液属于强还原剂,和维生素K1注射液合用,属于理化性配伍禁忌,因合用后由于两药极性较大,在溶液或体液相遇,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药疗效减弱或消失[7]。
  9.4 药物配伍不合理 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口服;法莫替丁片20 mg,2次/d,口服。多潘立酮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胃肠动力药,法莫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药理研究证实,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的疗效与剂量及该药在胃内停留时间密切相关。若与多潘立酮合用,必然减少其在胃内停留时间,从而影响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且H2受体拮抗剂能改变胃内pH值,使多潘立酮吸收减少[8]。如果二药必须合用,至少要间隔2 h。
  9.5 选用溶媒不恰当 生理盐水100 ml,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0.2 g,1次/d,静脉滴注。
  甲磺酸培氟沙星,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稀释液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其它含氯离子的溶液,因可产生沉淀[9]。应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滴入,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1次/12 h。
  
  参 考 文 献
  [1] 高强.《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2月14日卫生部第53号部长令.
  [2] 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试行)》.豫卫医[2005]46号.
  [3] 中国药典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7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5]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9,611.
  [6] 冯国旗.中西药注射剂配合变化.军事医学出版社,2005:122.
  [7] 中国药物大全编委会.中国药物大全西药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0.
  [8] 沈刚.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05.
  [9] 谢惠民.合理用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40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