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涛 陆 艳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7年,苏州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5种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12.79/10万)、脑血管疾病(65.54/10万)、呼吸系统疾病(47.19/10万)、心脏病(39.41/10万)、损伤和中毒(35.34/10万)。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苏州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死亡原因;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监测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志码:A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掌握苏州市居民死亡变化情况及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以便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我们对苏州市2007年的死因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苏州市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07年苏州市居民死亡报告资料,所有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卫生专业人员统一录入。人口资料由各市、区公安局提供,标准人口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准。
  
  1.2 方法
  死亡原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用全国死因监测点使用的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方法:潜在减寿年数(PYLL)=∑(Ai×Di),其中Ai为各年龄组尚能生存年数Ai=L-(i+0.5),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时,至活满70岁还剩余的年龄,Di为各年龄组死亡人数;潜在减寿年数率(PYLL‰)=PYLL/N,其中N为早死年龄域上、下限之间的总人口数;平均减寿年数(AYLL)=∑(Ai×Di)/∑Di=PYLL/Di。
  
  1.3 质量控制
  苏州市居民死亡报告工作运行多年,期间定期进行漏报调查,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运行多年,数据可靠,可以反映全市情况。
  
  2 结果
  2.1 总死亡率
  2007年苏州市监测人口6 188 884人,报告死亡例数40 612例,粗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703.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0.02/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609.3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4.25/10万。
  
  2.2 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2007年全市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共占全死因的82.10%。恶性肿瘤为首要死亡原因,占全死因的28.64%。不同性别的死因中,男性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女性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见表1。
  
  2.3 主要疾病的PYLL、PYLL率和AYLL
  恶性肿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最严重,每千人中因肿瘤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为11.51年,其中男性14.20年,女性8.86年。损伤和中毒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仅次于恶性肿瘤,但造成的平均减寿年数最为严重,高达15年,其中男性17.79年,女性10.99年。见表2。
  
  2.4 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007年全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87.9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2.79/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240.5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3.53/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136.17/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23/10万。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共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2.06%。其中男性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女性为胃癌、肺癌、肝癌、肠癌、食管癌。见表3。
  
  
  3 讨论
  
  苏州市2007年生命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民年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低于江苏全省居民标化死亡率。苏州市居民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共占全死因的82.10%。与国内有关报道基本相符。其中男性、女性均以恶性肿瘤居首位,与江苏省居民主要死因顺位中女性以脑血管病为首不同。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标准,而苏州市2007年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为17.47%和12.14%。由此判断,苏州市已全面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标准,这可能对死亡原因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恶化等多因素也会对死亡率产生影响。
  恶性肿瘤占苏州市居民全死因的28.64%,居第1位。前4位恶性肿瘤顺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与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不同,后者前4位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江苏省2007年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的31.09%,前4位恶性肿瘤顺位为食管癌、肺癌、肝癌和胃癌。
  传统的死亡率分析可以粗略地反映人群疾病死亡所造成的危害,PYLL分析则从量的方面衡量死亡对一定年龄范围人群的危害程度,突出了早死对寿命损失的危害。AYLL是指实际死亡年龄与寿命预期值之差的平均值,在定量的基础上更确切地反映了人群因病早死造成的危害,并直接反映疾病对寿命的危害程度。本次研究发现,苏州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的PYLL率分别为11.51%0和7.47%0,AYLL分别达6.07和15.00人年,即平均每1例恶性肿瘤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达6.07年,每1例因损伤与中毒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达15.00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尽管损伤和中毒在死因顺位中居第5位,但其AYLL值最大,这与江苏省有关报道一致,表明损伤和中毒主要发生在低龄人群,造成的寿命损失最大,伤害死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应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多部门相互协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伤害的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54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