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桐庐县200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康义 虞精明 宣才洪 金晓凤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政府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历来受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高度关注。为掌握本县饮水情况及水质变化动态,有效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对全县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日常性采样监测,现将2009年全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全县7家城镇集中式供水水厂,186个行政村集中式供水站(点),40所学校与幼儿园。
  
  1.2 监测点设置与监测频率
  1.2.1 镇集中式供水水厂 出厂水、末梢水每季度监测1次,每家水厂设3个管网末梢水监测点。
  1.2.2 集中式供水站 对186个集中式供水站(点)水源水、末梢水每年监测1次。
  1.2.3 学校与幼儿园供水 饮用水每年采样监测1次。
  
  1.3 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水样的采集、保存与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结果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进行。
  
  1.4 监测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污染指标、微生物指标,共21项。
  
  2 结果
  
  2.1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全县各类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项目中,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9.82%和93.47%,pH值和锌指标分别有1次不合格。其中城镇集中式供水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为96.18%和96.95%,农村集中式供水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为84.21%和90.43%,学校、幼儿园供水中肉眼可见物和浑浊度合格率均为97.67%(表1)。
  
  
  2.2 毒理学指标
  监测的三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硝酸盐)合格率均为100.00%。
  
  2.3 污染指标
  除学校、幼儿园供水氨氮指标有1次不合格外,其余项目(亚硝酸盐、耗氧量)合格率均为100.00%。
  
  2.4 微生物与消毒剂指标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72.32%和76.76%,游离余氯合格率为65.27%。其中城镇集中式供水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游离余氯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学校、幼儿园供水的微生物与消毒剂指标合格率均大于97.00%(表2)。
  
  3 讨论
  
  我县对生活饮用水工作高度重视,从2007年起实施了新一轮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有较大提高。从总体监测结果看,饮用水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该6项指标2009年的合格率比2007年(肉眼可见物86.56%,浑浊度89.75%,菌落总数88.21%,总大肠菌群60.47%,耐热大肠菌群63.42%,游离余氯48.36%)均有提高。但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改水后水厂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水处理工艺不完善,消毒不规范和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部分指标合格率仍较低。农村集中式供水中的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为42.58%,但也较2007年的35.76%有提高。其余所检项目合格率都接近100%。城镇集中式供水和学校、幼儿园供水各项指标合格率均较高,合格率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
  我县生活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游离余氯合格率较低,提示环境微生物污染和水质消毒技术落后、措施不实仍是影响我县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原因。二是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合格率较低,提示目前我县部分小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净化过滤设施或工艺仍较落后。
  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村在供水工程建成后,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立和健全饮用水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二是全面取消福利水,实行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有偿使用,宣传有偿用水的观念,进一步实施“以水养水”的工作机制,节约水资源。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安全饮水管理队伍。以行政村为单位落实1名以上的农村安全饮用水专职管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负责农村供水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饮用水工程日常检查维护、水质消毒、信息报告、台账记录等工作。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的综合保护。做好水源地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禁止水源水体养殖水产,严格限制无序取水,设立水源保护标志牌。五是对净化与过滤设施(工艺)落后或达不到水质净化与过滤要求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改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54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