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补气治本法治疗呼吸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呼吸病病机的认识,应当分清其标本虚实。呼吸病以气虚为本,尤其是肺脾肾之气虚为主,以感受外邪、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升降不利为实。呼吸病初期多为实症,中后期多为虚中夹实,虚实错杂,以虚为本,邪实为标。
  【关键词】补气;补肺;补肾;化痰
  
  呼吸病的初期是肺气虚的前提下,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病,多为实症。内外之邪犯肺,使肺宣降失常,影响到宗气不足,咳痰喘、胸闷、气紧日久不愈多为肺脾气虚,痰阻气管,为虚中夹实,虚实错杂之症,年久不愈,且病人多以处于中老年期,必损及于肾,导致肺脾肾具虚,阴阳失调之危重症侯。
  1补气治本法应用
  1.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中西医都认为难以治愈的顽症。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根据病症的表现采取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的治法,这些疗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效果都不理想。我们在采取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补气治本的方法,不但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尤其可贵的是能使症状缓解后不再复发,由此达到根治的效果。
  1.2阻塞型肺气肿、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都表现为呼多吸少,动则气短或呼吸微弱短促,倦怠乏力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大补元气,通过补气可以使这类危重的呼吸病人摆脱长期输氧或使用皮质激素的疗法,而且气短、呼吸微弱的症状可以日渐缓解,病情会日益好转。
  1.3体虚外感需解表药配合补气扶正药才能迅速缓解:反复感冒,日久不愈的患者也需益气固表,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御外邪侵袭的能力,改变经常感冒的状态。
  2补气方法
  2.1补肺气法。肺气虚耗的患者适用此法,一般症见声低气怯,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反复感冒,咳嗽,咳痰稀薄。舌淡红,脉弱。
  2.2补肺脾气虚法。肺脾气虚的患者适用此法。症见气短,动则气促,声低懒言,咳嗽,痰多而利,倦怠无力,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2.3补肾纳气法。肾不纳气的患者适用此法。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汗出肢冷。此类患者一般舌淡苔白,脉沉弱。
  2.4扶阳固脱法。正虚喘脱的患者适用此法。症见喘逆危重,壁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即咳嗽欲绝,心慌动悸,肢冷、汗出淋漓。此类患者一般脉浮大无根。
  2.5补肺纳肾法。肺肾气虚的患者适用此法。症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依息不得平卧,咳嗽,痰白如津,咳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此类患者一般舌淡或紫暗,脉细沉或结代。
  2.6益气养阴法。气阴耗伤的患者适用此法。症见气短声低,咳嗽无力,痰液清稀,量多,偶有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口干欲饮,午后潮热,兼畏风怕冷,自汗盗汗,纳少,神疲,便溏。此类患者一般舌光少苔或苔薄,脉细数无力。
  以上六大补气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或者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另外,当补气一定要和具体病的治疗相结合。举例说,我们所用的补气药和生津养阴药可以改变呼吸病人经常咽干鼻燥、口干欲饮等这种阴津不足的表现。
  
  3降肺气的方法
  3.1解表宣肺,止咳平喘法。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呼吸病并发急性感染的初期以外感咳嗽为主症者,多用此法。根据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种不同的类型。
  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的患者,症见咳嗽严重,气急,咳痰清稀色白,兼有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甚至头痛,身痛。此类患者一般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的患者。症见咳嗽声重,气粗,或咳声嘶哑,痰黏稠,色白或黄。兼鼻流浊涕,或发热,咽痛。此类患者一般舌苔薄黄,脉浮数。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散风热、宣肺止咳。
  3.2通阳化痰,宽胸降逆法。此法适用于胸阳不振,痰气结胸的患者。症见胸部满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咳重,不能平卧。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通阳化痰,宽胸降逆。
  3.3清热化痰,行气消痞法。此法适用于痰热互结的患者。症见胸脘痞满,按之则痛,或咳痰黄腻,脉滑数。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辛开苦降,清热化痰,散结消痞。
  3.4疏肝降逆法。此法适用于肝气郁结的患者。症见胸膈烦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疏肝降逆,肃肺平喘。
  4健脾扶正的方法
  4.1健脾益肺法。此法适用于气短的患者,症见动则气促,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常自汗出,反复感冒,食欲不振。
  4.2健脾和胃法。此法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的患者。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质稀、色白,咳吐爽利。
  4.3健脾温中法。此法适用于中焦虚寒,脾胃阳气虚弱的患者。症见脘腹胀痛,肢体倦怠,手足不温,或吞酸吐涎,或腹痛泄泻,不思饮食,口淡不渴,或下肢水肿。
  5补肾的方法
  5.1补肾纳气法。此法适用于肾不纳气的患者。症见喘促日久,呼则难升,吸则难降,呼吸难续,气短,动则加重,呼多吸少,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吐不利,或痰呈泡沫,胸闷汗出,面青唇紫,或腰膝酸软,或夜间尿频,余沥不尽。此类患者舌暗紫,脉沉细或弦数,或有结代。
  5.2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此法适用于肺肾气虚的患者。症见呼吸浅短,声低气怯,低息不得平卧,咳嗽,痰白如沫,畏风冷,常自汗出,胸闷气慌,或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此类患者一般舌淡或黯紫,脉沉无力,或有结代。
  5.3滋肾健脾,化饮利水法。此法适用于阴虚水泛的患者。症见咳喘日久,气短,动则加重,咳痰清稀,面浮肢肿,纳呆,胃脘痞满,腹部胀满有水,心悸,便溏。此类患者一般舌质黯,脉沉细。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充分的利用肺、脾、肝、肾的相辅相成的调节功能,才能充分激活人体的自愈潜能,调动人体的机体抗病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60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