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眶下管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思 夏春波 蒋常文 马 军 李鸿文 韦钟华

  摘要:目的:探讨眶下管的形态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关解剖学资料。方法:取成人头颅骨72例(144侧),对眶下管的位置、口径大小、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并比较左右眶下管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眶下管长度左侧为(13.97+2.15)mm、右侧为(13.63+1.75)mm;与冠状面的夹角左侧为(42.15+8.46)度、右侧为(45.77+6.08)度;上壁厚左侧为(0.39+0.29)mm、右侧为(0.26+0.14)mm;下壁厚左侧为(0.61+0.20)mm、右侧为(0.55+0.26)mm;左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眶下管解剖结构复杂,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关键词:眶下管;应用解剖;眶下神经
  中图分类号:R32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4-0661-02
  
  眶下管是眶下神经的穿出部位,其前端为眶下孔,向后延续为眶下沟通向眶下裂,了解它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目前眶下管的详细资料尚有欠缺,为此,笔者对72例(144侧)成人颅骨的眶下管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测量,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成人头颅骨标本72例(144侧),标本完好,无缺损畸形。
  
  1.2 测量工具及方法
  观察眶下孔的形态及其副孔的情况,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量眶下孔的横径、纵径、孔边缘与眶下缘垂直距离、孔边缘与梨状窝水平距离;经眶下沟后端与眶下缘垂直距离中点做冠状断面,测量眶下管在此点上的横径、纵径、上壁厚、下壁厚;测量眶下沟后端与眶下缘间垂直距离、眶下管长--度;用量角器测量眶下管长轴与冠状面间角度、眶下管长轴与眶下沟长轴间角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左、右眶下管间有无差异。
  
  2 结果
  
  2.1 眶下孔的形态、位置及口径大小
  眶下孔的形态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以圆形居多,方向朝前内下方,在72例(144侧)标本中,有32侧(左12侧、右20侧)有眶下孔副孔,副孔多位于眶下孔的内上方,距眶下孔距离0.3~1.6cm,平均1.1cm;其中有3侧(左1侧、右2侧)出现2个副孔。眶下孔距眶下缘垂直距离、距梨状窝水平距离、横径、纵径见表1。
  
  
  2.2 眶下管在眶下沟后端至眶下缘垂直距离中点冠状断面的横径、纵径、上壁厚、下壁厚
  眶下管向后延续为眶下沟,在眶下沟后端与眶下缘垂直距离中点冠状断面上有部分上壁或下壁缺失,在72例(144侧)标本中,上壁缺失的有35侧(左19侧、右16侧),下壁缺失的有8侧(左3侧、右5侧);此断面上眶下管的横径、纵径、上壁厚、下壁厚见表2。
  
  
  2.3 眶下管长度、与冠状面夹角、与眶下沟夹角
  眶下管从前内下方斜向后外上方,其长轴与眶下沟间常为一钝角,与冠状面间为锐角,具体数据见表3。
  
  
  2.4 眶下沟的形态位置
  眶下沟为凹槽形、切迹形和半管形,以凹槽形最常见;眶下沟后端与眶下缘间垂直距离左侧为(28.33±1.91)mm;右侧为(28.19+1.75)mm,左右侧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眶下管位于眶下壁内,为一由前内下方斜向后外上方的圆形或椭圆形骨性管道,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其上为眼眶,下为上颌窦,前端为眶下孔,后端延续为眶下沟通向眶下裂,与多种解剖结构相毗邻。以上资料表明,眶下管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了解它有以下几个方面意义:
  
  3.1 眶下孔为感觉性神经上颌神经的分支眶下神经的穿出部位,眶下神经穿出后分支分布于下眼睑、前颊部、上唇、鼻翼等处的皮肤粘膜,临床中上颌部手术常选择眶下神经的穿出部位即眶下孔为麻醉点。根据以上结果,距眶下缘(8.04±0.81)mm(左侧)、(7.85±0.95)mm(右侧),且距梨状窝(14.53±1.07)mm(左侧)、(15.47±0.94)mm(右侧)的眶下缘为麻醉的首选部位。此外,还应考虑到有副孔而导致眶下神经穿出的多部位性,以提高麻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面部痛常为三叉神经痛所致,近年来,眶下神经痛的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病因不十分明确,临床上多采用针刺疗法或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了解眶下孔的位置也有助于提高针刺和封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眶下神经在眶下管内发出上牙槽前神经和上牙槽中神经,临床拔除上颌牙的麻醉点从眶下孔进针的角度与冠状面的夹角以(42.15±8.46)度(左侧)、(45.77±6.08)度(右侧)为宜,进针的深度不宜大于11mm,以免损伤眼球。
  
  3.2 眶下神经从眶下孔穿出,经上颌窦手术行上颌窦前壁造孔时如损伤眶下神经可导致面部麻木、疼痛等。为了避免损伤眶下神经,行上颌窦前壁造孔的部位与眶下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mm,术中若需暴露上颌窦内上角,可将造孔向内上方扩大,但需考虑有神经分支从副孔穿出的可能;如在眶下孔水平扩大造孔的外侧时,与梨状窝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13mm。3.3眶下管下壁很薄[左侧(0.61±0.20mm)、右侧(0.55±0.26)mm],且有可能缺失,与上颌窦间仅隔一层粘膜。临床中可行眶下管减压术,凿除眶下管(沟)下壁治疗眶下神经痛;可经上颌窦入路治疗脑膜瘤、垂体瘤、神经纤维瘤等;据以上结果,建议临床医生先用探针探查眶下管所在区域,判断有无眶下管下壁缺失,避免损伤眶下神经血管束。
  
  [责任编辑 高莉丽 邓德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65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