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20-01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小儿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吸收率高,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肾小球过滤率低,排泄功能差等原因,导致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成年人更为敏感。
  
  1 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1.1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如巴比妥类、吗啡、四环素在幼儿脑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
  1.2 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麻黄素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在未成熟儿却低得多。
  1.3 肝脏解毒功能不足:特别是新生和早产儿,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增加了药物的血浓度和毒性作用。
  1.4 肾脏排泄功能不足: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肾功能不成熟,药物及其分解产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药物的不良作用。
  1.5 先天遗传因素:要考虑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患儿对某些药物的先天性异常反应,对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者要慎用某些药物。
  
  2 小儿药物的选择
  
  2.1 抗生素:小儿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常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对个体而言,除抗生素本身的不良作用外,过量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引起肠道菌失衡,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临床应用某些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其不良作用,如肾毒性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等。
  2.2 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某些皮肤病则提倡局部用药。在使用中必须重视其不良反应:(1)短期大量使用可掩盖病情,故诊断未明确时一般不用;(2)较长时间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盐、蛋白质、脂肪代谢,也可引起血压增高和库兴综合征;(3)长期使用除以上不良反应以外,尚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可降低免疫力,使病灶扩散。(4)水痘患儿禁用激素,以防加重病情。
  2.3 退热药: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
  2.4 镇静、止惊药: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考虑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镇静止惊药。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2.5 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茁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应慎用。
  2.6 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单独使用保护肠黏膜的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小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
  2.7 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肾等代谢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如磺胺类药、维生素K3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等,故应慎用。
  
  3 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3.1 熟悉小儿特点,防止滥用药物: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小儿不同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药物的特殊反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坚持合理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 又不致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在农村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滥用解热镇痛药及滥用丙种球蛋白的 现象比较普遍,药物切不可滥用。
  3.2 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所用药物剂量应随小儿成熟度及病情不同而不同。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 强弱各不同,用药的适宜剂量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在小儿用药方面,还要注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故监 测婴幼儿体内药物浓度很重要,尤其在疗效不好或怀疑过量时,应测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3.3 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一般来说,能吃奶的或耐受经鼻饲给药的婴幼儿,经胃肠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新生儿皮下注射容量很小,药物可损害 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故不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皮肤很薄,多次肌内注射可发生神经损伤,最好不用。较大的婴幼儿,循环较好,可用肌内注射。婴幼儿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不断变换注射部位,防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引起血栓静脉炎。另外,还要注意婴幼 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很易透皮吸收,甚至中毒。因此外用药的用药时间不要太长。
  3.4 小儿慎用的化学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利血平、亚甲蓝、苯甲酸咖啡因、山梗菜碱、毛花苷丙、地高辛、甲磺丁脲、呋塞米等。
  故给小儿治病应将药理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最佳。
  收稿日期:2008-03-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9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