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秋十月好养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国人历来重视时令养生。按照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相应观点,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天地大自然的规律,才能顺利生长。
  祖国医学认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气血运行也随着季节变化而有内外、上下的变化。春季气暖,气血由下向上移动;夏季气热,气血向外表聚集;秋季气凉,气血由外向内转移;冬季气寒,气血向内聚集。根据气血随着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养生、锻炼在各季都应该有所不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面对秋天一片萧条景象,人的情绪比较容易伤感、悲愁,这样势必影响人的健康。这时必须注意做到情绪安逸、宁静、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天气候的特点。
  饮食的调节在养生中最为重要。俗语说“一日不食则饥,三日则疾,七日则死。”民谚说得更为通俗有趣,“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三天不吃倒在床,七天不吃见阎王。”这些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要讲究如何吃好,吃得健康,就大有学问了。吃好不是天天吃肉类、奶品和山珍海味,而是要讲究营养合理搭配和因人因时而异,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健康状况和各个不同的节令,吃不同的食物,以食养生,以食疗疾。
  秋天是由热逐渐变凉的季节,有时风寒露冷,有时暴热难当,年老体弱或有病之人,最易发生咳嗽、喘息气急等呼吸系统疾病。即使是身体较好的人,经历了酷暑暴热,好容易盼到秋凉,多图一时之凉快,坦胸露腹,很容易得秋痢。针对这一季节特点,古人主张多吃性味平和、略带温补的食物,少吃寒冷食物,但也不能大热大燥。可针对秋季“阳气未伏,阴气既衰”的特点,和秋邪易伤津液、易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现象,食用芝麻、鲜藕、黑豆、花生、菊花、百合等温中润燥、化痰止咳、养阴清热的药粥。
  经过炎热的“苦夏”,许多人都瘦了些。秋天令人神清气爽,胃口自然也好了,正是补养身体的好时候。这时要格外注意饮食禁忌。秋天冷热无常,最易受寒,故古人对秋季忌凉很重视。许多养生著作都讲述了秋后应该少食或禁食生冷。同时秋天又有其干燥的一面。这种寒凉干燥的气候,易使皮肤、口舌干燥,毛发脱落,对肺也很不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燥能伤肺”。因此,在这个季节应该忌食或少食性燥和大补的药物食物。不宜吃干饭、自死肉、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毒鱼之类。要多吃些性味平和、但能润燥、润肺的食品。切忌多食燥性的食物。如炒货、生姜、辛辣的热性食物和人参、鹿茸等大补食物。这些热燥之物容易引起或加剧呼吸系统的疾患。
  秋季的衣着如何,也与养生有着密切关系。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人体自身有一定的调节体温能力,但这很有限。主要还得依靠增减衣服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前者称为生理调节,后者属于行为调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适应季节气候变化的任务,其中后者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古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食申后饭。《孔真人卫生歌》说:“春寒流莫着棉衣荡,夏月汗多须换着,秋冬觉冷渐添加,莫待生病才服药。”
  民谚还有“春捂秋冻”,“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的说法。强调的是适时增减衣服在人们适应未来气候中的作用。秋天如果不过早加衣,便能有利于增加隆冬时的耐寒流能力。
  秋天不仅季节气候变化大,一天之中的气温也比其它的季节大。霜降以后,天气更冷,日夜温差也更大,每天黄昏时开始降温,到晚上有时可达到零度以下。地面上白天散发的水蒸气凝结成霜,阵阵寒风袭人,民间称之为“霜风”,霜风阴冷,对肺和呼吸系统非常不利。因此,有慢性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在寒露、霜降以后,夜晚来临时最好不要外出,避免霜风侵袭,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即使在户内活动,也该早点睡觉,避免多受夜寒,积寒成疾。但对健壮的人来说,还是要尽可能早起,到户外去散步和活动,加强御寒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逐渐适应日益变凉、变冷的天气。霜风无论对健康人或体弱人的皮肤都有损伤,要格外注意加强皮肤的保护。在户外活动多的人,要适当抹一些护肤用品。
  到了深秋,天气更凉,人们开始紧闭门窗,在室内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这时由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墙壁、涂料、砖块、混凝土、自来水等散发出来的有毒物质,尘浮中的微生物等会在室内聚集起来,如不及时散发出去,留在室内,对人体会十分有害的。还有一种不被人重视的重大室内空气污染,就是吸烟。如果在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里抽5~10支烟,造成的空气污染就足以使十多人受丙烯醛的危害,造成对支气管功能的伤害。因此,在室内加强保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室内的通风和排除污浊空气。每天至少要开几次门窗,换换空气。民谚中所说的“多开窗,保健康”,“紧关门和窗,疾病来拜访”,是应该记住的养生常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34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