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生食俗腊八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柱国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人们总爱在这一天煮上一锅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这一食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且极为盛行。
  在我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新旧交替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当时,“猎”和“腊”是同一字。古人常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合在一起,称为“腊祭”,所以就把农历的十二月,叫做“腊月”。
  古时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要喝腊八粥,即使家中有人外出未归或常年在外者,腊八这天,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家中,哪怕是襁褓中的小儿,做母亲的也要喂他吃几口腊八粥,以示祛灾除病,人畜兴旺。
  腊八习俗始于佛门。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年轻时就痛感人世间的各种苦难,深切同情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在他29岁那年,便舍弃其王室的豪华生活,出家修行,学练瑜伽,苦行修炼了六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由于他在苦行道中劳累过度,加之又饥又渴,终于支持不住,昏倒在地。恰巧,此时有位牧羊姑娘路过,将自己随身带的杂粮和瓜果用泉水熬成稀粥,喂给他喝。
  释迦牟尼喝过粥后,苏醒过来,感到精神振奋,元气大复,连连叩谢牧羊姑娘救命之恩,又在附近的尼连河里洗个澡,继续赶路,在佛陀伽耶的一株菩提树下盘腿打坐,终于在农历腊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因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便尊他是释迦牟尼,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献佛的活动也随之日益盛行起来。每到腊月初八,各寺院都要煮粥献佛,诵经祷拜,这便是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来历。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习俗与土产也不相同,因而各地煮腊八粥的风味也不一样,呈现出北甜南咸的风味。
  北京人煮腊八粥,喜用江米、小米、菱角米、薏米、瓜子仁、松子仁、栗子、红枣、葡萄干等熬制成的甜味粥,非常可口,颇具京城特色。
  天津人煮腊八粥,与北京人基本相似,讲究一些的人家,还要加莲子、百合、绿豆、桂花、桂圆干、白果等,有些人家还加入赤豆、黑米、色、香、味俱佳。这种腊八粥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加入豇豆、绿豆,江米等煮之。在晋东南地区、腊八粥是用小豆、红豆、红薯、花生、柿饼、龙眼肉等熬煮而成,又叫甜饭,夜晚供祭佛像后全家食之。
  陕北高原地区的腊八粥,除用江米、小米、绿豆、红豆之外,还要加入各种干果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煮好,依人的口味,有甜有咸,可以自选酌定。倘若在午间吃,还要在粥里煮上一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前的树上。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邪避灾,来年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陕南人在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杂米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是用大米、江米、花生、赤豆、红枣煮成,后者除用上述五种原料外,还要加上豆腐、萝卜和柿饼。腊八这天,人们将腊八粥供奉佛像和祖先后再全家食用。
  甘肃人传统的腊八粥,是用五谷,蔬菜、瓜果等煮熟后,除自家食用以外,还要赠给左邻右舍。在兰州和白银地区,煮腊八粥更为讲究,用大米、绿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供奉门神、灶神、财神、土地神等,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一部分给牛、羊、狗、猪、鸡等牲畜食用,最后全家围桌而食。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与其他地区一样,只要在粥里加些青菜,香油和食盐,便是咸的。苏州人在煮腊八粥时,还要加些茨菇、荸荠、核桃仁、松子仁、芡实米、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菜等,味道非常可口,乃食疗佳品。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甜咸麻辣之味。而在农村里则吃咸味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白萝卜、胡萝卜、辣椒等熬成的。
  安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吃腊八粥的食俗,早已遍及城乡。传统的腊八粥做法很讲究,用江米、红豆、菱角、红枣、花生、绿豆、栗子、葡萄干煮成,称为“八宝粥”。腊八节这天,老人将煮好的腊八粥盛给孩子们吃时,总得说:“腊八节吃腊八粥,平安又幸福”。从祖国医药资料来看,果实种仁药蔬和米熬粥,不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而且有针对性选用中药药食合用,加强了粮食与果料的互补作用,提高了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的效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如:芹菜、胡萝卜熬粥有降血压、抗肿瘤的作用;萝卜、荸荠熬粥能化痰消积;山药,黄精熬粥健脾胃益肺肾;莲子、芡实熬粥固精补脾;龙眼、枣仁熬粥养心安神;首乌、枸杞熬粥黑发补血。
  此外,腊八粥内所用的各种干果,花果,多为硬壳类,具有安神、补心、养血、健脾、益胃、补肾、补气的功效,是中老年人少食多餐、益寿强身的佳品。编辑/姚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23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