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致命的双相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跌宕起伏的双相人生,带给患者的不仅是精神上的痛苦、经济上的负担,还有社会功能的丧失,严重者甚至以自杀来终结。在这残酷的现实背后,我们更渴望知道真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双相障碍的发生?
  双相障碍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迄今为止,所有关于双相障碍病因的研究,都是基于一种可能性的推断,即概率分析或风险评估。我们大致把双相障碍的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传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所谓遗传因素,即基因。如果把我们的人体看成一座功能复杂的大厦的话,基因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建筑图纸。尽管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找到所谓的“双相障碍基因”,但以下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发病中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族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一级亲属的8―18倍;
  双生子调查发现,同卵双生子(两者的基因完全一样)双相障碍的同病率高达33%~90%,而异卵双生子(两者只有1/4的基因相同)双相障碍的同病率仅为5%~25%;
  基因连锁分析发现,第5、11和X染色体上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与双相障碍相关联。
  说到这里,许多患者或许会感到纳闷:“我家族成员中似乎没有人得过这种病,为何偏偏我患上了这种疾病?”关于这种情况,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双相障碍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即决定个体患双相障碍的基因是由多个易感基因组成的,只有当这些易感基因累积超过一定“阈值”时,个体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对于一个没有家族史的患者,由于其双亲身上都携带着1个或多个双相障碍易感基因(但均未达到发病的“阈值”)并把它们都传给了该个体,因而使得该个体的易感基因累积超过了“阈值”,导致发病。
  二是人类46条染色体上包含上亿个基因,但真正“工作”的不到2%(这部分基因称为“显性基因”),而剩余的绝大多数则长期甚至终生处于“沉睡”状态(这部分基因称为“隐性基因”)。这些隐性基因并不是一直处于无功能状态,一旦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可能被激活而表现出其应有的功能属性。
  因此,对于某个家族史阴性的双相障碍患者,尽管其家族成员中没有人罹患此病,但却把其本身携带着的以“隐性基因”形式存在的易感基因传递给了患者,在不良环境的作用下,这些“隐性基因”被激活,疾病一触即发。
  环境因素
  个体自受精卵开始,就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根据环境因素的性征及作用途径,大致可以把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对而言,生物学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预防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
  而社会心理学因素,则相对比较隐匿而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其防范也相对比较难。归纳起来,目前被学术界认为可能跟双相障碍发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
  童年创伤。即童年时期凡会降低个体自尊水平的因素都是双相障碍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
  同胞竞争。家庭中有一个比自己优秀、受长辈宠爱的同胞,会使得个体士气低沉,并感觉到“即使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自己的同胞相竞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惯性无助”。
  父母过分苛刻严厉。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严格、期望值过高,而且对子女缺乏关爱和理解,会令个体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爱”。
  先天缺陷或不足。如儿童多动症,常常令儿童蒙受同胞的羞辱或嘲笑。加上品行不端、学业成绩不佳,这些儿童常常被老师或家长看成“调皮捣蛋”“拖拉懒散”“不求上进”的典型。长期处于如此环境下,个体会变得自卑、消沉。
  父母早年离异或亡故以及各种形式的虐待。这会破坏儿童期的“保护信封”,使儿童丧失其本应拥有的稳定感、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变得自责、内疚。
  人生发展不顺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是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课题和发展任务,各个人生阶段是环环相扣、互相衔接的,如果某一个人生阶段的发展任务完成不好,就会影响到下一个人生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而所有影响到个体各个人生阶段发展任务顺利完成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双相障碍的风险因素,如成年早期婚恋受挫、成年中期事业不顺等。
  或许,导致双相障碍发病的原因远不止上面所说的。对于每一个患病个体而言,由于其生物学特征以及人生经历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因此其发病模式以及发病机制也往往各有不同。所以,每一位患者都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病因,切忌生搬硬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84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