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入肺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肺经 中药 性味 功效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计算机分析
  
  中药性能可以反映药物作用的若干性质和特性,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以归经为主线,系统地研究某一归经的性能及功效特点,可以发现该经的作用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和开拓科研思路及辅助教学,均有一定裨益。笔者对入肺经中药的性能与功效特点,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库的构建:以黄兆胜主编的全国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中药学》为蓝本,收录课本中466味中药(不包括附药),抽取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性、味、归经、功效、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归经数据表的字段,然后输入具体数据,供分析之用。采用微软公司Access作为数据库,用其附带的VBA作为开发工具。
  1.2 统计和分析:在录入基础数据后,就可用程序进行处理及分析。处理的步骤是编写程序将基础数据中具有多个值的字段,通过识别分号“;”将每个值单独抽取出来,并放到相应的数据表中。通过这样的分解,多个值的字段变为多条记录,把数据整理得比较规范,后面的分析工作可以很方便进行。再利用Access强大的查询功能,就能得到下面的各种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入肺经中药的四性分布:入肺经药物172味中,寒性药74味,温性药45味,平性药39味,凉性药10味,热性药4味。由此可知,入肺经中药以寒性为主,温性次之,平性居第三位,凉性、热性药在各经中所占的比例更小。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等,《名医指掌》指出:“夫肺居至高之上,主持诸气,属金而畏火者也。”故肺易被火热邪气侵犯而致肺热病证。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所以除了常见热证之外,亦不乏寒证,因此,归肺经的药物寒性最多,温性、平性均也占一定比例。从其分布类别看,入肺经的寒性药以清热药、化痰药、止咳药、解表药为主,温性药以发散风寒药、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温化寒痰药、化湿药、补气药为主;平性药以补益药、收敛药为主,这与肺经的生理病理特点相吻合。
  2.2 入肺经中药的五味分布:苦味药78味,辛味药74味,甘味药70味,涩味药16味,咸味药12味,酸味药10味,淡味药4味。从五味和药物功效关系的统计查询来看,苦味药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血、散结、利咽、凉血、止痛、利水、疏散风热、活血、平喘、燥湿、生津、杀虫、祛痰、润肺等功效有密切关系;辛味药与化痰、清热解毒、解表、消肿、止咳、止痛、祛风、平喘、散结、发汗、利水、透疹、杀虫、燥湿、温肺、散寒、行气、止呕、利咽、降气等功效有密切关系;甘味药与清热解毒、止咳、生津、润肺、化痰、养阴、消肿、益气、利水、清肺、止血、润燥、除烦、利尿、疏散风热、明目等功效有密切关系;涩味药与敛肺、止泻、止咳、涩肠等功效有密切关系。由于某些中药同时兼有数味,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时,无法分辨哪些味与哪些功效进行关联比较合适,如统计出来的苦味与活血、消肿、行气等有密切关系,其实用辛味进行解释更贴切,这是由于这些药物同时兼有苦味与辛味的缘故,这时计算机很难分辨是辛味还是苦味与这些功效有关联,我们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于这些统计查询出来的结果进行细心的审辨和厘清;但更重要的是,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得到一些新的发现,如辛味与止痛、活血、消肿等之间的联系,这是传统五味理论甚少提及的。由于辛能发散宣通,通则不痛,故辛味与止痛功效关系密切;辛能行气、行血,故与活血、消肿功效有关。此外,苦味与止咳、化痰、利咽、平喘、祛痰、润肺等,甘味与利水、生津、润肺、化痰、养阴等功效的关系等等,也是未见或少见提及的,这提示着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五味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
  2.3 入肺经中药的类别分布:分述于下。
  2.3.1 清热药:在清热解毒药中,归肺经23味(射干、连翘、大青叶、青黛、木芙蓉叶、野菊花、四季青、鱼腥草、金荞麦、穿心莲、金银花、半枝莲、肿节风、山豆根、马勃、橄榄、余甘子、金果榄、朱砂根、木蝴蝶、土牛膝、胖大海、半边莲),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所致的温热病、疮痈疔疖、咽喉肿痛、痢疾等病证,其归经亦因主治证的不同而异,但以归肺经为主。清热泻火药中,归肺经6味(栀子、鸭跖草、天花粉、芦根、知母、石膏),清热泻火药主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心、肝等脏腑的火热证,多归肺胃经;清热燥湿药中,归肺经1味(黄芩),其善清热,用于肺热咳嗽;清热凉血药中,归肺经1味(玄参),清热解毒滋阴,主治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肿疮毒;清虚热药中,归肺经1味(地骨皮),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是泻白散中主药。
  2.3.2 化痰止咳平喘药:共36味,归肺经32味,占88.9%。以祛痰、消痰或制止咳嗽、平喘为主要功效,主治痰证或咳喘证。因“肺为贮痰之器”,咳喘为肺脏证候,故本类药物归肺经者最多。
  2.3.3 补虚药:归肺经之补气药11味(蜂蜜、饴糖、甘草、红景天、绞股蓝、山药、黄芪、太子参、党参、西洋参、人参),主要补脾肺之气,故以归脾、肺经为主;补血药1味(阿胶),滋阴润燥,治肺虚火盛或温燥伤肺等证;补阳药4味(核桃仁、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其中核桃仁温补肺肾、润肺敛肺而纳气定喘;蛤蚧善补肺肾之气而纳气平喘;冬虫夏草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紫河车能治疗肺肾两虚的喘嗽;补阴药8味(银耳、黄精、玉竹、百合、天冬、麦冬、南沙参、北沙参)能润肺燥,故归入肺经者甚众。
  2.3.4 解表药:共29味,归肺经23味,占79.3%。解表药主治六淫外邪引起的表证。因肺主表,故解表药归肺经者最多。
  2.3.5 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主治水湿或湿热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证、湿热黄疸等。肺为水之上源,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利水渗湿药入肺经者不少,有些也与其兼有功效有关,如石韦有清肺止咳平喘之功;《本草纲目》称“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
  2.3.6 止血药:其归经与出血部位及兼有功效有关。如藕节、棕榈、仙鹤草、白及、白茅根、侧柏叶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包括咳血、衄血等;紫珠既凉血止血,又善收敛止血,对肺胃出血尤多用;侧柏叶尚兼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之功,用于咳嗽痰多证。
  2.3.7 收涩药:敛肺涩肠药9味,归肺经5味(五味子、诃子、罂粟壳、五倍子、乌梅),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病位在肺与大肠。自汗、盗汗的成因与肺有关,故固表止汗药有2味(糯稻根须、麻黄根)归肺经。
  2.3.8 理气药:理气宽胸等药主治肺气壅滞证,故归肺经者甚多。如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香橼有燥湿化痰止咳之功;佛手有燥湿化痰的作用;乌药善散寒行气止痛;陈皮能燥湿化痰,理肺气之壅滞。
  2.3.9 其他:化湿药归肺经4味,白豆蔻归于肺脾经,有宣肺醒脾、通调水道、化湿行气之功;厚朴既能燥湿化痰,又能下气而平喘;佩兰可化湿解暑;藿香解暑发表。祛风湿药归肺经3味,鹿衔草能补肺止咳止血,用于肺痨咳血,肺虚久咳;穿山龙能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丝瓜络能化痰通络,用于咳嗽痰多。泻下药归大肠经,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归肺经者也不少。其中峻下逐水药大多既通便又利尿,适用于水肿、臌胀、饮证等正气未衰、邪盛证急,用一般利水消肿药难以奏效者。因肺为水之上源,这亦是此类药物多归肺经的原因。消食药归肺经2味,鸡矢藤有清热化痰之功,用于热痰咳嗽;莱菔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涎壅盛之喘逆上气、胸闷泄泻食少等。杀虫止痒药归肺经4味,其中硼砂内服有清肺化痰之效;大蒜可用于肺痨、百日咳等症;土荆皮祛湿止痒、杀虫疗癣;白矾内服能清热消痰。拔毒生肌药归肺经3味,砒石内服有却痰平喘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轻粉内服能通利二便、逐水退肿;升药能解毒拔毒、化腐排脓,入肺脾经。涌吐药归肺经2味,藜芦内服善涌吐风痰,“肺通于咽喉”,故喉痹等风痰壅盛者,皆可应用;常山亦有涌吐作用,用于胸中痰饮。安神药归肺经2味,其中灵芝有祛痰止咳之功,远志亦能祛痰止咳。平肝息风药归肺经1味,僵蚕既能息风止痉,又兼化痰。活血化瘀药归肺经1味,儿茶内服能清热化痰,可治肺热咳嗽。温里药归肺经1味,干姜有较强的温肺化饮之功,用于寒饮伏肺喘咳。驱虫药归肺经1味,榧子有润肺止咳之功,用于肺燥咳嗽。开窍药归肺经1味,冰片可治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及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证。

  2.4 入肺经中药的升降浮沉: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其主要是升浮的;具有清热、泻下、利湿、消食导滞、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主要是沉降的。由于中药作用的多样性,有的升降浮沉趋向不明显,而有些中药既能升浮,又可沉降。不过,只有一种作用趋向是主要的。如麻黄既发散风寒,又平喘、利尿,但更多强调其升浮的趋向特点。鉴于此,对于具有双向性的药物,按其主要的作用趋向归类。对于升降浮沉不明显的中药,则单独归类。因此,解表、祛风湿、温里、理气、开窍、化湿、化痰、补气、补阳、涌吐之药归入升浮,清热、泻下、利水渗湿、消食、驱虫、止血、止咳平喘、安神、平肝息风、补阴、收涩之药归入沉降。补血、活血化瘀之药无明显趋向性,归入不明显。按此进行统计,除去外用药,入肺经的中药共165味,其中具有升浮性质者73味,占44.2%;具有沉降性质者90味,占54.5%;升降浮沉不明显者2味,占1.2%。由此可见,入肺经的中药以沉降为主。
  2.5 入肺经有毒性的中药:共有23味,具体为泻下药6味(巴豆、甘遂、京大戟、牵牛子、商陆、芫花);化痰止咳平喘药6味(白果、半夏、黄药子、苦杏仁、天南星、洋金花);拔毒生肌药3味(砒石、轻粉、升药);涌吐药2味(常山、藜芦);解表药2味(苍耳子、细辛);收涩药1味(罂粟壳);杀虫止痒药1味(土荆皮);清热药1味(肿节风);利水渗湿药1味(泽漆)。
  
  3 讨论
  
  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得知入肺经寒性药物最多(43.0%),温性药物次之(26.2%),平性药物第三(22.7%),凉性药物第四(5.8%),热性最少(2.3%)。这与肺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味最多(45.3%),辛味次之(43.0%),甘味位居第三(40.7%),涩味位居第四(8.7%),咸味位居第五(7.0%),酸味位居第六(5.8%),淡味最少(2.3%)。五味与功效虽有一定联系,但从上述得知,五味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功效特点,这是五味理论的不足之处,现在我们找到研究五味与功效关系的新方法,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中药的类别是以功效来划分的,其类别分布代表着该经药物所具有的功效范围和特点。入肺经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痰止咳平喘、解表、利水渗湿、泻下、收敛固涩等多种功效。入肺经的中药具有升浮性质者占总数的44.2%,具有沉降性质者占54.5%,以沉降为主。具有毒性的肺经中药有23味,在临床运用时要加以注意。
  
  4 结语
  
  通过上面的数据及分析,我们对入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不仅知道了肺经药物的类别分布及功效特点,对其性味、升降浮沉、毒性等相关特征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为临床运用肺经药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对科研及教学也有所裨益。此外,本文具体翔实的数据资料,还可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收稿日期 2009-12-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66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