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防和逆转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厚琦博士简介
  
  美国伊利诺大学遗传学硕士、分子生物学博士,国际抗衰老医学学会会员。1989~1994年于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癌症研究中心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后又在该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系任教授,从事癌症的免疫治疗研究,涉及多方面的前沿性研究开发。
  他将抗衰老医学与自然医学相结合,对多种慢性疾病的逆转途径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包括:1. 综合性干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逆转冠心病与脑中风;2. 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预防与自然康复;3.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和早老呆的逆转;4. 癌症的预防和康复。
  陈博士虽已年届花甲,但仍怀着对祖国的一片热忱之心,向国内同胞宣传当前国际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逆转各种慢性疾病的途径。近几年,他多次回国,在全国各地做了数十场报告和交流,反响巨大,听众获益匪浅。更有众多的慢性病患者通过抗衰老医学的康复方法, 有效地逆转了多种慢性疾病。
  
  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相关的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死亡,已成为全球性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这两种慢性疾病每年在中国造成的死亡人数是三百多万,在美国是一百多万,全球则为一千七百多万。
  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解决中老年人的冠心病和脑中风死亡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抗衰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成功经验证明:动脉血管内壁产生慢性炎症及由此而带来的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功能性营养素的调节,预防和逆转动脉血管慢性炎症和粥样硬化,是战胜冠心病和脑中风的有效途径。
  
  怎样预防冠心病和脑中风
  
  预防冠心病和脑中风,关键是预防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发因子包括氧化型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血液中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出现异常以及血管内壁的钙沉积等等。
  抗衰老医学着重主张通过食物和天然功能性营养素来预防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氧化:低密度胆固醇(LDL)脂蛋白被体内自由基氧化以后,成为氧化型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胆固醇(OX-LDL)脂蛋白是危害动脉血管内壁的元凶之一。抗氧化,就是恢复和增强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或通过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物,消除或中和体内自由基,从而减少氧化型胆固醇的生成,从源头上降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机会,还能够帮助肝脏调节对胆固醇的制造。
  人体用于抗氧化的武器有两个:一是自源性抗氧化酶,二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天然抗氧化物。酶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自源性抗氧化防御体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都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天然抗氧化物包括:基本抗氧化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存在于各种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中;抗氧化矿物质,如硒、锌、铜、锰、铁等,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天然抗氧化功能性营养素,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在已经产生严重亚健康和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天然来源的功能性营养素提取物,强化抗氧化作用。特别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营养素有银杏黄酮EGb、葡萄种子提取物OPC、绿茶的多酚类物质EGCG、山楂黄酮、硫辛酸和辅酶Q10等。
  2. 清除体内有毒氨基酸-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是一种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蛋氨酸的代谢产物。许多研究表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过高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的高风险有关。
  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能够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成无害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但国人的饮食结构及烹饪手段常导致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重度亚健康人群应确保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叶酸以及维生素B6和B12,这些物质能清除体内同型半胱氨酸。
  3. 控制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二十一世纪的瘟疫,多种慢性疾病与之有关。80%的冠心病患者有慢性牙周炎。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相关的冠心病和脑中风,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炎症。其他器官的炎症会诱发动脉血管内壁的慢性炎症;动脉血管内壁的炎症又会加剧其他器官炎症。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反应蛋白,由免疫炎症因子IL-1β、 IL-6、TNF-α等诱导产生,是诊断慢性炎症的最重要指标,也直接参与慢性炎症的发生和恶化。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CRP使中风危险性增加2倍,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使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4倍。
  很多抗慢性炎症的食物,如甜椒、番茄、甘蓝等,都能用以降低C-反应蛋白(CRP)。 此外,维生素D、大豆类黄酮、斛皮素、芝麻素和麻油酚、刺五加的丁香苷、黄芪、接骨木、当归和黄芩提取物等天然功能性营养素,均能直接或间接抑制慢性炎症。
  4. 恢复血液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慢性炎症状态下,血小板被异常激活,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活性增加,凝血酶被激活,抗凝血酶活性被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活性增加,血栓形成和血栓溶解之间出现不平衡,血栓形成的倾向大于溶解的倾向,血液进入高凝状态,血液瘀积且血栓形成。
  对于血液学指标已经表明血液进入高凝状态的重度亚健康患者,需要利用特别的功能性营养素来防止血栓的形成。纳豆激酶是黄豆经枯草杆菌发酵而产生的,具有强烈溶栓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能有效恢复血液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它的溶栓作用超过一百多种被研究过的其他天然化合物。
  5. 减轻或控制动脉血管内壁的钙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伴随着血液中的脂质和泡沫细胞等在较大的动脉血管内壁沉积,同时钙盐也沉积在此。正常人体钙主要存在于骨骼中,骨骼中钙与细胞钙(血液和软组织中钙)之比为99∶1。人体在长期骨钙丢失后,骨骼中钙相对少了,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钙相对增加了。血管内壁的钙沉积是体内缺钙(血钙浓度和骨钙含量)的一种指标,也是动脉血管硬化的表现和结果。除了血管内壁的慢性炎症创造了钙沉积的空间条件外,食物中缺少某种维生素是另一关键原因。
  将软组织和细胞内的钙移走、并输送到骨骼上,需要一种叫骨基质蛋白(osteocalcin)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激活成骨细胞活性,由此促进骨钙的补充。维生素K2能够激活骨基质蛋白(osteocalcin)。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K2既能够逆转骨质疏松,又能够预防动脉血管内壁的钙沉积。从各种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K2仅占人体所需量的1/4,每日补充100微克的维生素K2是必要的。
  
  怎样逆转冠心病和脑中风
  
  逆转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及与此相关的冠心病和脑中风,必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才能奏效。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除动脉血管内壁的硬化斑块,保持血液中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蚕丝蛋白消解酶,是一种能够消解动脉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活性酶。这种酶为蚕蛾羽化出茧时所用。历经全球性三十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蚕丝蛋白消解酶的生物医学功效已经得到证实:它能够消解和清除人体内无生命活性的蛋白质、血液凝块、组织囊肿和血管内壁的硬化斑,能够止痛与消炎,对人体正常功能无副作用。连续服用蚕丝蛋白消解酶 12 ~18个月,大多数患者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问题均能逆转。
  纳豆激酶有类似人体体内自身的纤维溶酶(Plasmin)的作用,除了能直接溶解血栓,它还能够诱导人体其他纤维溶酶的释放和产生。纳豆激酶和人体自源性的纤维溶酶共同作用,在人体内发挥有效的溶栓作用。人体内自源性纤维溶酶的激活,促进了血液中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
  蚕丝蛋白消解酶与纳豆激酶的组合被称为“奇迹酶”。该复合酶制剂表现出两者的特点:既能够有效消除动脉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斑块,又能够强效地溶解血栓或血栓形成因子。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奇迹酶”是中老年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至宝。
  2. 控制和逆转动脉血管内壁的慢性炎症:高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动脉血管内壁中,能够激发大量氧化活性自由基的产生,进而使血管内壁细胞内处于静息态的核转录因子NF-kb被激活。活化的NF-kb导致多种基因表达,包括产生TNF-α等免疫因子。过量产生的TNF-α等免疫因子攻击动脉血管内壁细胞,导致血管内壁出现慢性炎症。而控制慢性炎症的关键则是:调节NF-kb 和TNF-α之间的平衡。大量生物医学研究结果证明:某些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能够抑NF-kb 的异常活化或控制TNF-α基因的过度表达,如桑树叶提取物、芹菜素、大豆提取物(类黄酮)、白藜芦醇、姜黄素、绿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等。
  3. 恢复动脉血管内皮层的正常功能:动脉血管内壁慢性炎症产生的内皮层功能异常,一方面由于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减少导致血管内壁扩张能力减退或丧失,提供了血栓形成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体内自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浆t-PA)的产生也被显著抑制,破坏了血液中凝血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促栓与抗栓之间的动态平衡。
  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是内皮细胞内生成微量一氧化氮的关键。在内源性的谷胱甘肽和外源性抗氧化物的促进下,一氧化氮合成酶会催化L-精氨酸转变成一氧化氮。大量研究结果和临床数据表明:补充维生素B3(泛酸)和卵磷脂有助于乙酰胆碱的合成,这也是诱导内壁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
  用于逆转动脉血管内皮层的功能异常的外源性天然化合物包括:银杏黄酮、绿茶中的儿茶素、咖啡豆中的可可多酚、葡萄种子/松树皮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前体OPC、山楂黄酮和褐藻昆布多酚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80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