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碧薇 黎文静 刘 源

  [摘要] 目的 总结影响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因素。方法 在国内关于自尊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蛄了影响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并指出当前自尊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应培养少年儿童自尊的方法措施。结论 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少儿自尊发展。
  [关键宇] 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综述
  
  国内对自尊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领域的小学及中学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自尊发展水平对成人的自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贯穿于整个少年儿童自尊发展阶段并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三种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自尊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制约影响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目前,国内关于自尊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总结。本综述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归纳了影响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内外影响因素,这里的少年儿童指的是小学到初中阶段。为切实培养少年儿童自尊水平,促进人格健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适应社会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 少儿自尊发展特点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及其体验,是自我中的情感成分。作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有关自尊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发现,自尊萌芽于3岁左右,儿童早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水平不断提高;12岁(五,六年级)是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初中一年级是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转折期,13岁左右自尊呈下降趋势。整个小学,初中阶段自尊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少年儿童在自尊发展的个别维度有显著差异,女童比男童注重外表,自尊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2 影响因素
  
  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载体,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因素在少年儿童自尊发展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家庭和父母对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超过了教师和学校。
  2.1.1 父母教养方式 魏运华采用量表法对小学及初中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自尊的水平;相反,父母对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程学超等人进一步探讨了母亲教养行为对儿童自尊发展影响,母亲对儿童的不支持行为与自尊的发展负相关。母亲的不支持行为的多少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预测儿童自尊水平,母亲的不支持行为越多,儿童的自尊水平越低。父母对子女是积极热情,称赞的。宽松民主的,对子女的行为有着合理的期望值,易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自尊水平,相反,则会阻碍自尊发展。然而,过度的民主,称赞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有害的。
  2.1.2 亲子关系 父母的教养技术,态度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状况,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少年儿童发展。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自尊发展的研究中发现,离开父母的年龄越小,子女的自尊总得分越低。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过早的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支持,未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留下阴影,阻碍了自尊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少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3 父母自身属性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儿童的自尊心水平越高;职业对小学生自尊的发展影响也较大,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地位越高而儿童的自尊水平也越高。在父亲的职业影响中,国家机关干部的子女自尊水平最高,工人的子女自尊水平最低;家庭经济收入越高儿童的自尊水平也越高,反之,儿童的自尊水平也相应地越低。
  2.1.4 家庭结构 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和孩子两代)的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比非核心家庭(三代或四代人组成的家庭)的儿童高。张文新在对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在总体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中,由于子女数量少。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父母及家人把更多的爱和精力集中与子女身上,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频繁,得到父母的也支持越多。
  
  2.2 自身因素
  2.2.1 年龄(年级)变化 儿童早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发生重大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这种变化影响其情感体验。升入初中后(13岁左右)由于此时自我评价认识较为片面,不稳定,加之少儿进入了新的环境,此时的自尊呈下降趋势。少儿的随年龄的变化,自我意识及自我评价不断增强,同时也呈现出年龄阶段特征,直接影响了自尊发展水平。
  2.2.2 归因风格与个体的能力、品德和水平积极的归因能够提升自尊,而消极的归因则会减损自尊;一个人能力很强,品德高尚,它就会拥有一定水平的自尊。这是由于能力强、品德高尚,个体就会获得很高的社会评价。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相反,一个人能力很差,品德恶劣,他就会倾向于低自尊。
  2.2.3 性别 关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较为争议,国内多数研究倾向于不存在性别差异。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学校因素 儿童入学后,学校因素在自尊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强,个体的学习绩、师成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必然影响到个体自尊的发展。
  2.3.1 学业表现 魏运华在对学校因素对少儿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学业成绩与个体自尊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成绩越好,其自尊水平越高;相反学业成绩越差,其自尊水平也越低,学业表现优良的少年儿童有更高的自尊。
  2.3.2 教师与同伴 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的影响力超过父母。研究表明满意的师生关系会促进个体自尊的发展;个体在同伴中的社会一领导性,对同伴的敏感一独立性。都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发展,而对同伴的攻击--破坏则阻碍了自尊的发展。那些在同伴中具有一定“权威”和“地位”的儿童,其自尊水平相对较高;对同伴的失败和痛苦具有同情心,对同伴的成功和喜悦感到高兴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而那些对同伴具有攻击和破坏性的儿童,其自尊水平较低。同时,自尊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交类型。
  2.3.3 学校类型 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自我价值感的差异显著,重点中学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学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与自我价值感的差异显著,重点中学优生在总体和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差生,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优生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差生。
  
  2.4 社会文化因素 自尊是社会的物,表现出跨文化,地区的差异性。社会文化也会对儿童自尊发展产生影响,儿童的自

尊都是在其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2.4.1 文化差异 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其自尊的发展具有不同特点,表现出跨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在不同的文化中对“美”的标准不同导致青春期少儿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不同,尽而影响自尊的发展状况。而且不同社会文化中社会比较的作用也不同,有研究表明,美国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亚洲儿童自尊水平。
  2.4.2 城乡差异影响 张文新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中学生自尊总体上高于农村中学生自尊水平。农村女性自尊最低,低于城市女性和农村男性。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种亚文化的差异。
  2.4.3 少数人群体(种族、宗教和少数民族)其成员在形成和发展适当的自我尊重水平方面,也许存在一些特殊问题。由于偏见,其成员可能会从他人评价看到一种消极自我形象,从而倾向于具有更低的自尊。
  
  3 研究不足及培养措施
  
  目前,国内关于自尊发展及相关研究总体较为系统,从幼儿到大学均有涉及。其中魏运华对儿童自尊的构建,少儿自尊发展及影响因素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分别从父母教养方式,学校因素对少儿自尊发展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了991名城乡中学生自尊发展状况。杨丽珠则对学前儿童的自尊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研究方法单一。对自尊发展的研究大部分采用问卷法,几乎没有采用时间追踪。观察的方法,这是以后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②多为静态研究,缺少动态性。影响因素研究多为相关性的描述性研究,对作用机制研究探讨不足。③对关注贫困,问题行为少儿的自尊发展不足。④缺少自尊跨文化的研究。⑤幼儿及成人的自尊研究较少,除了少数对大学生自尊的研究外,有关成人自尊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自尊作为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情感。动机,社会适应性行为,认知活动及品德等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培养儿童的自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创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多采用积极,民主的教养方式。鼓励孩子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达到理想的目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来提高自尊;注重少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引导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学会尊重关爱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少儿获得积极自尊,更好地适应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08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