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休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云春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离休患者作为老年患者中的特殊人群,心理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应用心理学知识,在治疗护理工作中优化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可减少离休后心理不适应及以此对生活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作者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56例离休干部的心理状态,对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均为老年科住院离休干部:男43例,女13例。其中,71~80岁年龄组:男23例,女5例;81~90岁年龄组:男17例,女7例;90岁以上年龄组:男3例,女1例。其中心血管疾病41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2例,其他疾病1例。本组病人的资料采集来自入院后责任护士书写护理病历及日常治疗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接触,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经整理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看出,各年龄组老年离休患者心理问题以多疑多虑与孤独感最为多见,与霍惠芝[1]角色行为不适应发病率最高有差异。分析原因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休老干部离职时间最少也有10年,社会角色的转换,已基本适应。但长期养成的职业特点对信息反应敏感,患有多种疾病,生活大多失去独立性,经常住院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多疑多虑的心理。
  从上表可看出,老年离休患者对医务人员有多种心理需求。低龄组大多希望与医护人员多交流了解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积极治疗,促进康复;希望得到理解、尊重,提高生活质量。而高龄组患者更希望得到理解和照顾。分析原因,低龄组大多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对疾病的治疗要求较高,希望康复后重返家庭、社会;高龄组长期受疾病折磨,身体衰弱,对环境和医务人员产生依赖心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2护理干预
  
  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服务是优化护理质量的关键。首先,我们通过获得的信息,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背景,为患者提供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
  2.1维护患者的尊严
  离休干部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护理人员与他们沟通时应注意沟通技巧,不可直呼其名,更不能呼叫床号,应根据以前职务给予恰当的称呼。或称老伯、阿姨等。与其交谈时,语言要亲切、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并为他们分忧解难,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
  2.2尊重关爱患者
  离休老年患者更希望受人尊敬与爱戴,和他们促膝交谈,谨言慎语,做好心理沟通,鼓励他们及家人讲历史上最光荣、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护士注意聆听,满足他们的优越感,缩短医患距离;在交谈中,介绍院内及科室具体情况,及医疗保险对离休干部的具体政策与规章制度;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解释;针对性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治疗及护理措施、预后情况;熟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精湛的业务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及满意;在条件许可下,满足其合理要求;做到既坚持护理原则,又关心体贴。
  2.3解除孤独和忧虑
  医护人员要理解老干部的情感需要,主动接近他们,注重与他们沟通感情,查房时要多问候,还要鼓励老干部之间的相互交往。我们采用召开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加强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适当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娱乐活动。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
  2.4营造和谐气氛
  情绪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创造有利于患者心身健康的环境:①结合病房实际情况,营造温馨的语言环境,调节和谐的气氛。②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美满家庭,两者缺一不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家属及朋友、同事轮流探望与陪护,增加亲情,使患者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及社会地位,减少寂寞与孤独,仍感到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2.5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谅解宽容患者,真诚相待。激发患者能动性,转换不良心境,这对消除焦虑的心理非常重要。①例如每日交班时走到床边亲切问一声“伯伯、阿姨,早饭吃了吗?昨晚睡得好吗?”等等,以此调节和谐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沟通。②利用各种方法向患者宣传修身养性之道。③定时播放轻音乐,使患者的大脑和全身处于平静状态,心身处于一个治疗的最佳状态。
  
  3小结
  
  离体干部患者社会经历不同,生理、心理具有个体差异,护士必须在言语和行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亲切关怀、热情服务于患者,技术上精益求精,突出以人为本,从人的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的心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指挥、优越感心理,给予耐心解释,尽量给予满足;孤独者,给予温暖,帮助建立人生价值观;焦虑心理,诚心相待,给予疏导,用良好的医德医风,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和信任感,促使他(她)们早日康复,颐享天年。
  
  参考文献
  [1]霍惠芝.离休干部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3,23(5):2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10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