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海琴

  中图分类号: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058-02
  
  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者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抢救,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现就我院39例产后出血达1000ML以上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6年1~6月份在我院住院的产后出血达1000ML以上的患者为39例,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11例,未做产检8例,院外转入5例,其中破腹产12例,顺产27例,子宫切除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9例(48.7%),胎盘因素4例(10.3%),软产道损伤16例(41.5%),合计39例,以上病例经过精心治疗,悉心护理,全部安全出院.
  
  2 产后出血的预防
  
  2.1 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了解孕期相关知识,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测胎动,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检时间,预产期等)尽可能提高孕妇自身保健素质和技能,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产妇加强管理,定期随访并记录.
  2.2 产时监护
  2.2.1 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变化,定时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儿先露下降的位置.用产程图描述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要手术助产或破腹产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缩宫素要专人守护,认真仔细观察滴速和胎心,宫缩情况,
  2.2.2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及科学接生,特别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要注意监测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量.
  2.2.3 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和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是否有损伤,及时缝合。
  2.2.4 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小时阴道出血>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全身情况,检查宫底,和阴道出血 ,掌握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临床症状:口渴,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 产后出血的抢救
  
  3.1 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建立双途静静脉通道,使用留置针尖,密切监护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变化调节补液速度,以免过多过快而导致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最好面罩吸氧,流量4~6L/MIN,观察氧疗效果,如面色,指甲是否转红,呼吸是否平稳.
  3.2 产后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休克,护理人员一定要冷静镇定,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复旧的同时汇报医生,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采集血标本,验血配血。在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并做好护理记录.协助医生做好一切抢救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后 ,要做好心理护理,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等[2]。
  
  4 讨论
  
  4.1 产妇出血高危因素与孕妇保健水平有密切关系.保健水平越低,危险越高.同时产妇高危因素与人流史也有关,频繁人流人为地提高了产后高危的发生[3].因此要加强孕妇的保健意识,定时产检.自觉接受保健服务.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和住院分娩的意义。
  4.2 产后出血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本文显示39例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而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除病理,生理因素外,还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要做好孕妇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使孕妇以最佳心理接受分娩.
  4.3 减低剖腹产率也是产科医务人员要关注的问题,术后患者除子宫出血外尚有腹部伤口出血,产后出血的危险就更大.因此,必须掌握好剖腹产的适应症,做好剖腹产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尽可能减低剖腹产率.
  4.4 产后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产科工作人员要掌握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处理.产科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态度,认真仔细做好病情观察,同时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确保抢救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
  [2] 巢惠怡.99例产后出血原因与护理[J].天津护理.2004.12(6):333.
  [3] 赵让林,刘凤燕,李艳.人流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15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