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们会重返无抗生素时代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昆

  26岁的李小姐结婚才一年多,老是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最开始发生尿频尿痛时,她去看医生,医生问她是自费还是报销。在外企工作的李小姐可以报销90%的医疗费用,所以平时看病都不计较开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没关系,你就开好一点的药吧”。
  于是,医生大笔一挥就开了3盒抗生素××胶囊,一盒6粒20多元。李小姐回去一吃果然就把感染控制住了。但没过多久,李小姐又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这次她“聪明”了,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自己把上次剩的药吃了,病又好了。
  李小姐索性到药店去买了十多盒这样的抗生素,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如此操作三四次,她就发现药不太灵了,于是自己加大了剂量,还是好不了。后来,她去找了一位做医生的朋友。朋友一看就皱眉头:“怎么一上来就用这么先进的抗生素?”他告诉李小姐,医生给她开的这种药,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就是不管你是什么细菌造成的感染,用这个抗生素基本都能抗感染。
  李小姐的经历许多人都有过。一位医生说:“这就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我女儿生病的时候,我自己给她开药,从来不用先锋,最多只用到青霉素,几块钱就搞定的那种。现在抗生素滥用得太严重了,像过去得了扁桃体炎,打点青霉素就可以了,可是现在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了,怎么办呢?医生就用更高档的抗菌药,还是不行,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类又要回到抗生素发明以前的黑暗时代。一个普通的细菌性肺炎都会成为致命的可怕绝症!”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吃过抗生素。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为“消炎药”,有点儿头痛发热,很多人就自己吃上几片。日前,一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可谓喜忧参半。
  我国何以成为抗生素生产大国?据分析,我国的抗生素产业更多集中于低端的原料药,在全球拥有绝对优势。此外,原料价格的下滑以及销售价格的节节高升,让药厂一拥而上,纷纷投产抗生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国。在我国所有药品的消费前十位中,抗生素几乎占去半壁江山。据统计,中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倍。
  中国算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调查发现,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还不到20%。如此严重的滥用药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在无形中埋下了抗药性的“祸根”。调查发现,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11.7%)比普通感染的病死率(5.4%)高出一倍多。也就是说,如果你感染上耐药菌,病死的几率就增大了一倍。
  抗生素之所以会被滥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老百姓把抗生素当作了万能药。有些人一感冒就吃抗生素,或是直接把抗生素当退烧药、消炎药来用。
  二是医疗机构也难辞其咎。很多时候,不该用抗生素的疾病,却因为医生的误诊甚至背后的利益让患者使用抗生素。很多医生即使对于感冒等普通疾病也要开上一大堆抗生素,这种做法无异于“大炮打蚊子”,一些医生“偏爱”某种抗生素,1个月开出的处方就在1万片以上。
  三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政府早在2004年就颁布实施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首次在国内建立系统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但目前来看,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以致医生可以没有限制地开具抗生素处方,而患者甚至在规定必须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药店,也可以不凭处方轻易买到。
  抗生素起源于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1941年临床试用成功,1945年弗莱明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抗生素的出现使得大量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被控制,人类生命健康的篱笆墙因此被扎得更牢。然而,同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威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它也越来越呈现出“双刃剑”的两面性。
  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它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和毒性反应,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比如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能出现耳聋和肾功能障碍,还有红霉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儿童使用四环素会使牙齿发黄。每一种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不同,基本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只有由致病菌造成的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像我们日常多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只有10%左右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而其他90%则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比单纯“无效”更为糟糕的是,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往往反而“致病”。如同大自然讲究生态平衡,人的身体内部也有一个内在环境,需要保持微生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平时,我们的机体有很多微生物,像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甚至皮肤中都有很多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两大类,它们共生共灭,保持着平衡状态。当抗生素把东西侵入时会自卫、防御、反击,最某种细菌消灭掉以后,就破坏了这个平衡。比如口腔内霉菌引起的鹅口疮,在正常情况下霉菌也在人体内存在,但不致病,当细菌之间的平衡被抗生素打破,霉菌就生长起来了。
  抗生素主要针对人体内的微生物,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来的东西侵入时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增强耐药性。这是细菌自我保护采取的措施。因此,适应细菌的变化,抗生素的研发也是一代一代不断延续的。
  而抗生素的滥用会加速细菌抗药性的增加,导致新药的研发速度落后于细菌的“进化”速度。每出现新一代的抗生素,用不了多久就效率下降。研究一种新药至少需要10年,目前基本上是每10年出一代新抗生素,但使用不到3年就产生抗药性。
  治疗疾病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感染性疾病尤需首先确定病源,细菌的耐药性会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比如,一般来说细菌培养是诊断致病菌类型的最准确方法。然而,因为滥用抗生素,目前超过60%的病人不能从血液中培养出细菌,这是非常可怕的,这同时也给医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抗生素滥用是个世界性难题。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理论上将达到600亿美元,并可能在2020年超过美国达到12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市场。由于不加限度地追求利益,厂家、商家、医院和无知的患者形成了一种“合谋”,很大程度上说,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如此严重,就是这种“合谋”的产物。问题的关键在于,抗生素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谁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患者为什么会倾向用高价药?抗生素越贵越好的观念是谁传递给患者的?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愿所有医生都能够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把患者当做你的家人吧,请慎开抗生素!
  抗生素开发简史
  从1910年埃尔利希发明阿斯凡纳明算起,到2005年,抗生素家族成员已经增加到133个,它们都为人类征服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统计资料显示,今天人类的寿命较上世纪初增加了近20岁之多,其中约有10岁得益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从自然界中寻找新的抗生素的速度明显放慢,取而代之的是半合成抗生素的出现。1958年,希恩合成了6-氨基青霉烷酸,开辟了生产半合成青霉素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抗生素开发的黄金时期。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增多,1971年至1975年达到顶峰,5年间共有52种新抗生素问世。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递减。1996年至2000年的5年中,只开发出6种新抗生素。进入新世纪后,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003年全球仅一个新产品――达托霉素上市,而2004年竟是空白。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抗生素的开发正变得越来越难。在过去的80年里,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0多类抗生素,几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微生物都翻了个遍。
  另一个原因则是,新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发生的步伐,导致研制的利润大不如前,制药公司缺乏热情。在最初上市的20年,青霉素的疗效无与伦比,给当时的制药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今天一种新型抗生素问世,甚至不到几个月,就会出现耐药细菌。
  2000年,辉瑞公司的利奈唑烷获准上市,曾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被寄予厚望。但仅仅不到1年,就出现了肠球菌对利奈唑烷耐药的报道,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抗生素来替代其进行治疗,而一个新抗生素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10年,投资10亿美元左右。
  如今,一些大型制药公司纷纷把研发重点,转向利润更丰厚的抗癌药物和艾滋病药物上,并不热衷开发新型抗生素。与此同时,已经严重依赖于抗生素的人类,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新型抗生素。
   【编辑:迟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3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