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发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东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治6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检测PT、APTT、TT等指标。结果:本组TT>15秒33例(55.0%),ISS评分为28.81±10.16分;APTTT>60秒41例(68.3%),ISS评分为28.80±9.71分;PT>18秒43例(71.7%),ISS评分为29.45±10.15分。多发伤患者PT>18秒、APTT>60秒、TT>15秒与I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多发伤患者凝血异常与损伤程度、病理生理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成功诊治多发伤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处创伤血液凝固休克相关因素
  随着社会文明的昌盛、工业的发展、交通的拥挤及各种劳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多发伤已成为医疗急诊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多发伤常因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其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多发伤患者多是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导致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也给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多发伤患者由于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失调状态,生理状态呈螺式恶化,很容易发展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为探讨多发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2011年4月~2012年11月对收治的6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创伤性凝血病患者60例,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25~48岁,平均41.6岁。其中酸中毒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8~47岁,平均40.9岁;低体温患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25~47岁,平均41.4岁;休克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27~48岁,平均41.7岁。
  方法:多发伤患者入院当日取外周静脉血5ml检测PT、APTT、TT等指标。
  结果
  60例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与ISS评分的关系,多发伤患者PT>18秒、APTT>60秒、TT>15秒与ISS评分呈正相关。见表1。
  讨论
  创伤性凝血病是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打击下,机体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其发病机制具有多源性。其中包括出血以及全身炎症反应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丢失以及纤溶的激活,容量复苏对凝血物质的稀释,低体温或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等。临床研究显示,随着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升高,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显著升高。
  多发伤患者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大量失血,严重影响凝血功能。尽早处理原发损伤,控制出血,避免继续失血是救治的关键[2]。目前临床上以成分输血为主,大量输血后凝血因子被稀释。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级联反应最后的酶作用物,被建议作为治疗严重出血时关键的凝血因子使用[3]。休克在早期ATC的发病机制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休克的严重程度和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水平密切相关。多发伤患者因低血容量、低血流等状态引起机体低温,输注冷的液体又可加重低温的程度。低温时间越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越高,患者死亡率也越高[4]。低温对ATC患者的最大影响是延长了凝血级联酶反应、血小板功能障碍、纤维蛋白溶解。冷的输血输液造成了血液稀释、酸中毒、凝血障碍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了凝血因子的活性,而且严重影响内环境稳定。院前急救人员的任务应包括给患者保温。对明显低温的患者,还应在急诊室准备恒温箱以便输入温热液。酸中毒会抑制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并促进纤维蛋白原的降解[4]。临床治疗中,常用碳酸氢盐纠正酸中毒,但是,文献报道,碳酸氢钠可以降低钙离子的浓度,不利于凝血以及心脏、血管的收缩。治疗上无明显优势[5]。如果必须输注红细胞悬液,需要考虑血液存储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因为存储时间长的库存血pH一般较低。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TT>15秒33例(55.0%),ISS评分为28.81±10.16分;APTTT>60秒41例(68.3%),ISS评分为28.80±9.71分;PT>18秒43例(71.7%),ISS评分为29.45±10.15分。多发伤患者PT>18秒、APTT>60秒、TT>15秒与ISS评分呈正相关。由此,多发伤患者凝血异常与损伤程度、病理生理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成功诊治多发伤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9.
  2Ecnelke C,Quarmby J.Autologous thrombin:a new embolization treatment for traumatic intrasplenic pseudoaneurysm[J].J Endovase Ther,2012,9:29-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111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