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补气通滞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冬立 杨光福 张占英 贾红波

  【摘要】 目的 观察补气通滞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气通滞方, 1剂/d, 分2次口服, 连用2周。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作用, 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除外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通滞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补气通滞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评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而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最严重的危险因素, 很多患者在TIA后48 h内会逐渐进展成脑卒中[1]。因此加强TIA相关研究, 对提高其疗效和预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临床意义。而补气通滞方[2]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诊断为TIA患者156例, 其中符合纳入标准者100例, 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将患者单盲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 男27例, 女2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5.8±8.1)岁;病程12~51 h,平均病程(31.3±19.6)h。对照组50例, 男29例, 女21例;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5.6±7.2)岁;病程13~50 h,平均病程(31.8±19.2)h。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诊断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在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3]中TIA的诊断标准。
  1. 3 排除标准 ①年龄<40岁或>70岁的TIA患者; ②症状有意识障碍; ③神经功能障碍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④正在接受治疗中发病的患者; ⑤有出血倾向, 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⑥重要资料不全或依从性差的患者。
  1.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患者均从入院后即开始治疗, 给予低盐饮食, 并针对病因进行降压、降糖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 口服; 辛伐他汀分散片, 20 mg/d, 0.9%NaCl注射液500 ml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80 mg静脉滴注, 0.9%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胞磷胆碱钠10 g静脉滴注。14 d 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通滞方(黄芪、刺五加皮、赤芍、丹参、红花、川芎、地龙、鸡血藤、甘草等), 该方所选中药饮片皆为优质道地药材, 均来自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药药房, 常规水煎至400 ml, 200 ml/次, 2次/d。14 d 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分散片。
  1. 5 疗效评定标准
  1. 5. 1 近期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用药后不再发作,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14 d内偶有发作, 但能自行恢复。有效:14 d内发作次数减少和时间缩短, 未进展为脑梗死等不良转归。无效:14 d内仍不断的问歇性发作, 频率无减少甚至较前增加, 或发生脑梗死等一系列不良转归。
  1. 5. 2 远期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TIA发作中止,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显效:TIA发作迅速终止, 随访3个月有复发;有效:TIA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问明显缩短, 但3个月内反复发作;无效:TIA发作未得到明显控制, 发作频率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或进展为脑梗死等不良转归。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14 d与随访3个月后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组治疗前后,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除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TIA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认为气虚不能行血, 而导致血行阻滞, 血滞阻碍脉络, 而气血运行不畅则发生TIA。故气虚血滞为TIA的基本病机。本研究选用补气通滞方, 方中主要包含益气活血两大类药物, 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 使气能行血, 通滞而不伤正;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行血;刺五加皮、地龙、鸡血藤活血通经活络。全方共奏补气通滞, 活血行血, 通经活络之功效。
  现代药理表明黄芪能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并且降低其在细胞间的堆积和抑制细胞的凋亡。有研究表明:丹参冻干粉针中丹参酮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灌注而改善脑供血的作用[4]。而丹红注射液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 能有效用于治疗TIA。徐红梅等研究表明赤芍总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5]。川芎嗪能减轻缺血区脑组织结构的损伤, 显著改善神经症状。刺五加可能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地龙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的作用。鸡血藤具有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等等。
  补气通滞方具有降血脂、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补气通滞方治疗TIA前后及随访疗效、血脂指标的变化,补气通滞方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 补气通滞方对降低TIA发作有明显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Johnston SC,Gress DR,Browner WS, et al. Short-term prognosis after emergency department diagnosis of TIA.JAMA, 2000,284(22):2901-2906.
  [2] 杨光福,王宏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4( 24) : 33-34.
  [3]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4] 涂守东.丹参粉针的临床应用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3): 149-151.
  [5] 邱灿华,陈建文,蓝秀键,等.赤芍总苷抗血栓作用的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7,7(11):1076-1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85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