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娜 陈志敏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肺炎支原体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M、IgE、IL-18、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与IgE 呈正相关(r=0.401,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8、IgE、IgM和外周血管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L-18与IgE呈正相关。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血清;细胞介素-18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8-0104-04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1]。肺炎支原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研究认为,其与机体的免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感染后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免疫逃逸、免疫抑制等[2]。也有研究认为支原体感染后导致Ⅲ型超敏反应。本研究主要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和健康儿童30例。肺炎支原体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9±2.3)岁。纳入标准:①刺激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发热或者无发热;② 肺部体征可不显著,部分患者可闻及干啰音或者湿啰音;③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表现;④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⑤冷凝集实验≥1:32;⑥无免疫性疾病,无关节肿痛、不明原因的发热;⑦近1个月内无感染症状;⑧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或者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无服用影响免疫调节的药物。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8.2±3.1)岁,为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纳入标准:①无免疫性疾病,无关节肿痛、不明原因的发热;②近1个月内无感染症状;③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或者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无服用影响免疫调节的药物;④ 血常规以及胸部X光检查正常。
  1.2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1.2.1标本制备 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4 mL。非抗凝,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0℃保存,待测IgG、IgM、IgA、IL-8。取0.5 mL抗凝,用于测嗜酸性粒细胞。
  1.2.2 IgG检测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取标本血清0.1 mL,加1 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分别取2个抗体液1 mL,分别加入10 μL的稀释血清和标准血清,混匀,37℃下水浴,30 min后波长340 nm比浊,读取吸光度。
  1.2.3 IgA检测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取标本血清0.1 mL,加1 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分别取2个抗体液1 mL,分别加入稀释血清40 μL和标准血清40 μL,混匀后37℃水浴,30 min后,波长340 nm比浊,读取吸光度。
  1.2.4 IgM检测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取标本血清0.1 mL,加入1 mL生理盐水稀释。取抗体液1 mL 2份,分别加入80 μL的稀释血清和80 μL的标准血清,混匀后37℃水浴,30 min后波长340 nm读取吸光度。
  1.2.5 IgE检测 采用EIA法进行检测。实验前对标本等在室温下进行平衡,高值标本进行稀释,配置洗液。在反应板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25μL、质控血清以及标本血清25μL。每孔均加入缓冲液100μL,混匀,室温下反应15 min。弃各孔液体,洗液冲洗5次。每孔加酶结合物100μL,混匀,室温下反应20 min。弃各孔液,冲洗5次,拍净残液。每孔加显色液A和B各1滴,置室温下避光15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混匀,30 min内,波长450 nm读取吸光度,计算对应的浓度。
  1.2.6 IL-18 检测 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取100 μL待测样板至抗体包被的微孔板中,室温下孵育60 min。洗涤后清除洗涤液,每孔中加耦合液100 μL,室温下孵育60 min。弃孔内容物,洗涤,清除洗涤液后,每孔中加酶作用底物100 μL,室温下孵育30 min。每孔加终止液100 μL。波长450 nm读出吸光度,校正波长620 nm,计算浓度。
  1.2.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取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0.38 mL加入试管中,另取10 μL抗凝全血加入试管中,混匀,放置5 min,混匀后滴入计数板,放置5 min,计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肺炎支原体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M、IgE、IL-18、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1。
  2.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gE、IL-18、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与嗜酸粒细胞无相关性(r=0.066,P>0.05),与IgE 呈正相关(r=0.799,P<0.05),见图1。IgE与嗜酸粒细胞无相关性(r=0.131,P>0.05)。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好发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以刺激性咳嗽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伴有发热,也可不伴发热,病变常累及单侧肺,也可见双侧肺、肺泡浸润导致肺叶的实变。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的免疫紊乱与哮喘的发作和迁延密切相关。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了累及肺部,还可出现全身各系统症状,有的患儿甚至仅表现为肺外损伤。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肺外功能受损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周围神经系统可表现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多发性神经根炎、Fischer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等[3-6]。研究显示,免疫因素在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累及血液系统,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和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凝等。曾有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出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Coomb’s实验阳性,说明红细胞或者血清中有自身抗体,还检测出抗中性粒细胞抗血小板抗体,说明支原体诱导了自身抗体的产生。皮肤黏膜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疹。有学者认为与超抗原有关,肺炎支原体直接与Ⅱ型组织相容性分子作用,激活多克隆T细胞,促使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肺炎支原体抗体可引起无菌性关节炎,患者出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其他还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   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主要有直接侵袭、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组织损伤、肺炎支原体的细胞毒素作用、肺炎支原体代谢产物致病等。肺炎支原体进入抗原提呈细胞内,在这些细胞表面表达肺炎支原体抗原分子,抗原呈递给T细胞,诱导T细胞分化为T1、T2细胞,合成分泌INF-α,INF-γ,IL-1、2、4、5、6、8、10、12、18,细胞因子产物和淋巴细胞激活可导致保护性抗炎症反应作用,但过度激活和释放会导致免疫功能损伤。肺炎支原体与肺、心、脑、肾、肝等具有共同抗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淋巴细胞产生自身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大量补体,导致白细胞趋化、侵入病变部位,释放溶菌酶中的水解酶,导致增生和破坏。目前普遍研究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存在免疫损伤。
  IL-18是一种新发现的致炎细胞因子,因为它在结构活化过程受体复合物、信号转导等方面与IL-1β具有相似性,故已经成为逐渐壮大的IL-1细胞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IL-18有强大的刺激TH细胞产生IFN-γ的活性,因此命名为γ干扰素诱导的因子,它主要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诱导IL-18产生的刺激因素有感染、应激等。IL-18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感染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的一些研究相似。刘丽辉等[8]研究结果显示,IL-18参与了MP的发生、发展。张静等[9]研究结果显示,重症MPP中TH1反应占优势,过度细胞免疫反应引起全身性的免疫的损伤,造成相应临床症状。IL-18及sIL-2R发挥了重要的介导作用。张培森等[10]研究显示支原体CNS损害组患儿与对照组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支原体CNS损害早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与迟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芦爱萍等[11]研究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中IgE、IL-13与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IL-18是一种单核因子,功能与IL-12相似[12]。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是IL-18主要的功能之一,其还能促使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细胞毒效应因子的产生,促进Th1类细胞的增殖,增强细胞毒作用。还可以促使Th2细胞生产,诱导其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13]。
  免疫球蛋白属于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一种重要免疫分子,主要通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发挥作用。最近有学者证实,除了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分泌免疫球蛋白,一些肿瘤细胞及部分正常的上皮细胞可产生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IgG具有中和游离外毒素和病毒的作用,能够调理吞噬细胞的功能[14]。IgA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15]作用,可能对支原体和一些真菌也有一定的作用,既往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的报道认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有的学者认为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降低。在本次研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 水平差异不显著,IgE和IgM水平则高于对照组。IgG出现升高相对较晚,因此早期采血检测可能并不升高,并且其下降也反映了患儿自我免疫防护功能相对较差。通常在支原体感染后1~2周内,主要产生IgM和IgA。本次研究中,患儿主要以IgM升高为主,说明患儿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细胞因子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相关性,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16,17]。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是IL-18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之一。IL-18和IL-12具有协同效应,并且IL-18的作用强于后者。IL-18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儿童,说明其参与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支原体感染的免疫相关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本次的研究中,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提示支原体感染可能会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可能作为一种抗原,通过激发迟发型和速发型变态反应,从而诱发哮喘。支原体感染患儿存在Th1细胞功能下调,Th2细胞功能亢进,这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似。本次研究还发现,IL-18与IgE呈正相关,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是IL-18是否诱导IgE合成,还待进一步研究。哮喘另外一个常见的变态反应指标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本次研究中,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儿童,这也支持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哮喘的研究结果。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促使外周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功能增强。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其与IL-18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否表示血清IL-18不能诱导外周血管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虽然患儿血清IgE和外周血管嗜酸性粒细胞均有升高,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8、IgE、IgM和外周血管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L-18与IgE呈正相关。说明IL-18参与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且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发作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周芳.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进展[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36(3): 29-31.
  [2] 崔娟,王佳,姚慧生,等. 2006~2010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46-448.
  [3] 孟珊珊,张海邻.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及发病机制[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1): 14-18.
  [4] 吴敏.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40例诊治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 159-160.   [5] 雷加萍,李远西,何亚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肺外损害相关实验室检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2013,34(2): 287-289.
  [6] 任玉凤.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支原体肺炎1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 295.
  [7] 尹秋霞,陈英剑,孙晓明,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变化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1): 65-67.
  [8] 刘丽辉,肖超跃,欧文闻.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IL-18和hs-CRP水平检测和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554-1555.
  [9] 张静,李卫国,周纬,等.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激素治疗前后IL-12P40、IL-18、sIL-2R动态变化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37-3739.
  [10] 张培森,玄桂英,孙占宇,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脑脊液IL-18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 205-206.
  [11] 芦爱萍,刘冬华,吴赣华.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gE、IL-13、IL-18水平的初步研究[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1): 66-67.
  [12] 牟晓峰,曲松本,阎丽平,等. 血清IFN-γ、IL-18、IL-4和IL-13水平与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13,15(8): 1254-1255.
  [13] 熊勤. IL-18及IL-18结合蛋白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3,26(3): 401-402,404.
  [14] 李桂珍,赵俊芳,陈雪雯,等. 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的检测[J]. 广东医学,2013,34(16): 2539-2541.
  [15] 朱雷,贾汝琳,杨冬月,等. 联合检测IgG/IgA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8): 522-525.
  [16] 刘中生,匡艳华. 费路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的测定及意义[J]. 中外医学研究,2011, 9(7):25.
  [17] 陈刚.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88-190.
  (收稿日期:2013-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959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