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书远

  【摘要】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儿童癫痫住院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随访,其中完全控制40例(51.3%),显效15例(19.2%),有效12例(15.4%),无效11例(14.1%),总有效率85.9%。无不良反应者67例(85.9%),出现不良反应者11例(14.1%),不良反应:嗜睡4例(36.4%),疲乏3例(27.3%),兴奋3例(27.3%),头痛1例(9.1%)。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现象。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治疗儿童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少,安全性高,作为一种全新有效治疗癫痫药物,可成为临床中常规用药。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儿童癫痫; 疗效;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20-02
  儿童癫痫(cpilcpsy)属脑部疾病,病程发展较慢,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并以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为特点,是由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的病变[1]。目前,儿童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地西泮、苯妥英等)临床副作用较多。左乙拉西坦是200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癫痫的新药,研究左乙拉西坦对儿童癫痫的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儿童癫痫住院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7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癫痫患儿78例,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78例患儿均属于新诊断病例,未曾予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均予服用LEV单药治疗,疗程≥6个月(最长疗程12个月)。其中男49例,女29例,男女比1.69∶1;年龄6个月~16岁,其中<1岁15例,1~3岁23例,4~6岁21例,7~16岁19例;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22例(简单部分性发作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9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3例),全面强直性-阵挛性发作25例(强直性发作4例,阵挛性发作17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例),肌阵挛发作16例,失神发作13例,West综合征2例。
  1.2 方法
  服用药物为左乙拉西坦片(开浦兰),0.25 g/片。体重≤50 kg 的11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12~17岁)起始治疗剂量是10 mg/kg,2次/d。根据临床效果及耐受性,剂量可以增加至30 mg/kg,2次/d。剂量变化应以每两周增加或减少10 mg/kg,2次/d。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体重≥50 kg的儿童和青少年,其剂量和成人一致为起始治疗剂量每次500 mg,2次/d,根据临床效果及耐受性,每日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500 mg,2次/d。在治疗前4、2周及用LEV后4、12、24周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记录体重、各项生命征,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评估。比较用药前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以评价疗效,比较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发作次数减少100%为完全控制,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为显效,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为有效,发作次数减少小于50%为无效。总有效=完全控制+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疗效评估
  本组78例癫痫患儿均完成临床研究,未出现中途退出,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所有患儿经过6个月的评估,其中完全控制40例(51.3%),显效15例(19.2%),有效12例(15.4%),无效11例(14.1%),总有效率85.9%(67/78)。
  2.2 安全性评估
  所有患儿均经过6个月评估,78例中,无不良反应67例(85.9%),出现不良反应者11例(14.1%)。不良反应包括嗜睡4例(36.4%),疲乏3例(27.3%),兴奋3例(27.3%),头痛1例(9.1%)。
  2.3 用药后随访
  78例患儿均予随访,通过返院门诊及电话指导其家属。随访结果如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正常74例,4例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予护肝1周后明显恢复正常。ECG复查:40例未发现痫性放电,27例有轻度异常,11例有痫性放电。本组出现11例癫痫发作,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全面性发作4例,失神发作3例,West 综合征1例。
  3 讨论
  目前,我国癫痫发病率为3.5%~4.8%,而在儿童期间起病占60%。儿童癫痫(cpilcpsy)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病程发展较慢[1]。癫痫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其为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由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局部或全身性的运动异常、认知改变、自主神经功能改变。而其造成的人体脑部损害最常见,对儿童影响更为严重。临床传统抗癫痫药物为地西泮,副作用较多,且长期的地西泮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业需要更进一步研究。而据文献报道,自左乙拉西坦问世以来,我国于2007年临床已应用新药左乙拉西坦作为常规药物治疗癫痫。左乙拉西坦经研究证明是一种抗癫痫机制与其它药物相比有独特性:(1)通过抑制神经元N-型钙通道,考虑可能抑制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2)认为其与脑内神经突触囊泡蛋白SV2A高亲和性有关;(3)可解除负性变构剂对神经元的抑制而间接增强中枢抑制,可能与GABA能和甘氨酸能神经元的抑制有关;(4)增强海马神经元回路抑制作用,认为是对大脑皮层GABA受体下调的阻断并使其滞留于海马内[2]。国内外在LEV治疗癫痫方面已进行多中心、多盲等多项研究。国外学者G rosso对110名儿童实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7个月的观察,使用LEV可减少全面性发作次数,有效39%,完全停止9%,部分性发作减少58%。文献[3]报道,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癫痫使用单药LEV治疗,其近期疗效观察能达到总有效率59.7%。本组病例采用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小儿癫痫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完全控制为51.3%(40/78)、总有效率85.9%(67/78),与国内外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不良反应率为14.1%,其中嗜睡占36.4%(4/11),疲乏占27.3%(3/11),兴奋占27.3%(3/11),头痛占9.1%(1/11),与LEV相关副作用研究文献[4]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文献[5]报道,目前LEV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其疗效是明显有效的,安全性好,药代动力学曲线好,无出现肝肾的损害,能以原型经肾排除。本组研究证实了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本组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药物长期疗效与耐受性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多组对照研究进行检验。此外,LEV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的联用是否能起到协同作用,将是研究者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84.
  [2]Carunchio I,Pieri M T.Mod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in cultured Co-ltured cortical neurons induced by the antiep ileptic drug levetiracetam[J].Epilepsia,2007,48(4):654-662.
  [3]李淑敏,施荣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近期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8,30(9):1382.
  [4]王学禹,李明霞.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8,48(11):110-111.
  [5]Perucca E,Johannessen S I.The ideal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an antiepileptic drug: how close does levetiracetam come[J].Epileptic disorders,2003,5(4):17-26.
  (收稿日期:2013-10-17) (编辑:朱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392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