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乌鲁木齐市2011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景林 卢耀勤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市2011年居民死亡原因,为发现影响我市居民病伤死亡的主要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人口学资料采用2010年第十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来源于网络直报、在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的我市死亡资料。结果2011年我市居民总死亡率为23212/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29384/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167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疾病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其中,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近10年来排位没有变化,死亡率略有上升。传染病死亡顺位从2004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五位。各主要死因中,死亡构成比最高的人群是60-79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脏病,其次是脑血管病。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和肛门癌、食管癌。损伤和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是运输事故。结论我市近10年死亡顺位没有太大的变化,2011年死亡仍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关键词】死亡率;死亡顺位;构成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7-02
  我市于1979年建立死因登记系统,该系统的报告质量逐年完善,至2002年死因分析汇总方式从手工制表开始了计算机管理。自2008年起,报告方式从纸质死因卡上报转为网络直报,使死因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有很大提高,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所反映的人口生命状况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现就我市2011年常住人口死因分布情况和卫生学意义作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全市常住人口资料采用2010年第十次人口普查资料。
  死亡资料来自源我市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上报的常住人口死亡者。
  死亡人口资料由我市所有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采用网络直报或直接报送本辖区疾控中心获得。死亡资料由患者的首诊医生填写,报送本医疗机构死因专报人员,对死亡信息审核并报告。已直报的死亡信息由区疾控中心在报告的五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无误后作出标记,表示审核通过。市级疾控中心定期及时对审核通过的死亡资料进行再审核,以及对重卡删除、信息不全或不正确的死亡信息进行订正。经审核无误的死亡资料可以纳入分析。下半年各区疾控中心安排对辖区内死亡人员进行排查,对漏报者的资料补充上报。市疾控中心经常对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分布有异常情况的,要进行原因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或纠正。
  12方法首先对资料进行整理,由网络导出Excel格式,对资料的真实性、重复性以及缺失进行核实和补充,然后导入Spss文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总死亡率我市2011年常住人口总死亡率2321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292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384/10万;女性死亡率167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7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除0-岁组死亡率较高,达到866‰以外,1-岁组、5-岁组以及1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由低到高逐渐增长,而60-岁以上各年龄组死亡率增长极快,60-岁、65-岁、70-岁、75-岁、80-岁、85-岁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691/10万、70520/10万、135461/10万、245053/10万、435185/10万和1448549/10万。均显著高于60-岁以前各年龄组,这六个年龄组之间的死亡率也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我市各区的死亡率有所不同,死亡率最高的是新市区,34862/10万,其次是天山区,30505/10万,其余死亡率依次降低的是达阪城区、沙区、水区、头屯河区、米东新区和乌鲁木齐县,死亡率依次为21153/10万、20580/10万、12380/10万、12269/10万、10279/10万和7453/10万。
  将死亡原因分为十七大类,各类死因的死亡率见表1。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以及传染病。这五位死因的构成比共占总死亡的8609%。其中,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近10年来一直位居死因顺位的前四位,它们的死亡率在近10年稍有增加。传染病的死因顺位从2004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八位,到2010年上升为第六位,到2011年上升为第五位,同时死亡率在近10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死亡对人群健康寿命的影响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
  22疾病别死亡率循环系统疾病中,各种类型心脏病占6089%,脑血管病占3373%;而其他如风湿性心脏病、其他高血压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等共占538%。各种类型的心脏病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冠心病)的死亡率最高,达到6345%,高血压性心脏病占679%,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占286%,肺源性心脏病占260%,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占2430%。在各民族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是维吾尔族,死亡率为9801/10万,汉族人群其次,死亡率为8606/10万,哈萨克族、回族的死亡率分别为7021/10万和5863/10万,其他民族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为3707/10万。
  肿瘤死亡中恶性肿瘤死亡占9952%,良性肿瘤、原位癌以及动态未定和动态未知的肿瘤仅占048%。恶性肿瘤中,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和肛门癌、食管癌,它们的死亡率依次为以上各种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6187%,其他各种恶性肿瘤死亡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3813%。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以运输事故死亡率最高,占意外伤害总死亡的4444%,后者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占运输事故的8128%,较少的是其他运输事故(即除外行人、脚踏车、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轻型货车、重型运输车辆、公共汽车的运输工具发生的事故),占1872%。除运输事故外,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中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是两种主要的意外伤害,分别占意外伤害总死亡的1256%以及1256%。其他死亡率较低的依次是自杀、火灾、意外机械性窒息、被杀、砸死、淹死、触电,共占意外伤害的1618%。   主要的传染病死亡病种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呼吸道结核,分别占传染病死亡的2941%、3051%和2279%。死亡率较低的是其他结核、肠道细菌性传染病、脑膜炎球菌感染,共占传染病死亡的956%。
  3讨论
  我市2011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的总死亡率为23212/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29384/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167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我市总死亡率自2009年一直维持稳定的水平,但低于一些大中城市报道的死亡率[1-9],主要因为我市近年流动人口激增,居住本地超过三个月者在人口普查中就作为常住人口统计。但这些流动人口工作、生活不稳定,经济条件拮据,病后不一定就医,死亡后无人知晓他们的真实信息,可能会影响上报,或者将死亡证寄往外地,使常住人口死亡的漏报率增加。
  我市2011年常住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前四位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三种疾病的死亡构成在总死亡中达到7651%,成为自2002年以来死因排位始终位居前三位的疾病。说明我市近年来主要死因没有多大变化。而呼吸系统疾病对居民生命状况的影响也不容小视。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以其较高的死亡率位居死因的第四位,主要是运输事故,另外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也是意外伤害的其他两个主要死因。传染病的死亡序位由2004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五位,说明传染病所造成的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影响逐渐明显,而我市的传染病死亡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呼吸道结核为主。要减少传染病死亡率,必须先从这三种传染病的防治入手。在循环系统疾病中,主要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其他类型的循环系统疾病。其中,以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为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而肿瘤以肺癌、肝癌和胃癌为死亡率最高的前三种。这与一些其他大中城市的情况一致[1-3]。
  我市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构成比分别达到总人口的1318%和841%。而国际通行的标准是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10%和7%,即可看作人口达到了老龄化标准[2],说明我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在死亡率最高的前几种疾病尤其是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人的死亡是构成比最高的人群。但是并不等于说患慢性病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后果。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1],当前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人们能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延长寿命,而且完全能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韦再华,高燕琳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9,3(6):278-281
  [2]王海涛,陆燕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2):585-587
  [3]钱合笑温州市2010年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1(4):201-204
  [4]李丽娜,李群,汪洋四川省自贡市1985――2009年居民全死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3):247-253
  [5]廖江,贾勇成都市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3):290-291
  [6]王成明2006年重庆市居民病伤死因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2):73-74
  [7]谢学勤,韦再华,高燕琳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97-798
  [8]王晓辉,刘玉琴,杨莉芬甘肃省1990――1992年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6):490-493
  [9]冯从华,陈荣宁海县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2):4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768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