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秀莲

  【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6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 其中32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 36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锻炼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2个月, 治疗后锻炼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优于手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护垫实验阳性率为37.5%(12/32), 锻炼组阳性率为36.1%(13/3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生育要求等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分娩;盆底肌;功能锻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0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及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 [1]。盆腔器官脱垂包括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的主要类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治疗的6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资料, 探讨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68例。根据病情32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 36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锻炼组)。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1. 2. 1 阴道前壁脱垂 行阴道前壁修补术, 加用医用合成网片加强修补。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膀胱颈悬吊手术或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2]。
  1. 2. 2 阴道后壁脱垂 修补阴道后壁, 将肛提肌裂隙及直肠筋膜缝合于直肠前, 以缩短肛提肌裂隙, 加用医用合成网片加强局部修复。
  1. 2. 3 子宫脱垂 包括曼氏手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盆底重建手术。根据患者年龄、身体耐受情况、疾病程度及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
  1. 3 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 专职人员负责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 患者锻炼时取平卧位, 头下垫软枕, 双腿稍分开并屈曲, 试做排尿(排便)动作, 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 再慢慢放松, 吸气时收缩肛门3~5 s, 呼气时放松, 反复练习。随着锻炼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锻炼次数, 使其做到收缩持续时间8~10 s/次, 锻炼2~3次/d, 15~20 min/次, 以不感觉疲乏为宜[3]。
  1. 4 随访 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 指标包括盆底肌张力测定及尿失禁护垫实验。①应用Oxford阴道指诊法行盆底肌力张力测定, 评分标准[4]:0分为毫无收缩;1分为唯有抽动;2分为微弱收缩, 仅感受到轻微力量, 没有压迫或内缩上提感觉;3分为普通收缩, 有轻度压迫及内缩上提的感觉;4分为收缩正常, 可抗阻力, 手指向下压时仍可感受到收缩;5分为强力收缩, 强而有力的压迫手指。②护垫实验:国际尿失禁协会推荐的1 h护垫实验>1 g为阳性。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比较 锻炼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优于手术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 2 两组患者护垫实验比较 手术组护垫实验阳性率为37.5%(12/32), 锻炼组阳性率为36.1%(13/3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女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 从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妊娠及阴道分娩过程可对支持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过度牵拉产生直接的损害, 而阴部神经受损则对骨盆肌肉造成间接损害, 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张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大便失禁等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虽然没有致死性, 但从症状、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影响着妇女的生活质量[5]。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否取决于是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分非手术方法及手术方法两种。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进行的盆底肌肉锻炼(Kegel运动), 能够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力[6],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非手术方法。当损伤导致女性生殖器官脱垂及与相邻的泌尿道、肠道出现异常通道时, 临床上表现为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尿瘘和粪瘘, 手术则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通过比较手术和盆底肌功能锻炼非手术两种方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治疗后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优于手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生育要求等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雅贤, 刘颖琳, 陈少青, 等.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8):593-595.
  [2]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68.
  [3] 李小萍. 基础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6.
  [4] Laycock J, Haslam J.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pain. London: Springer-Vartag, 2002: 45-49.
  [5] 丁峰, 宋岩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0, 27(3) 74-77.
  [6] Jonasson A, Larsson B, Pschera H. Testing and training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after childbirth.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1989, 68 (4):301-304.
  [收稿日期:2015-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7044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