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戏剧小品创作的艺术风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光正

  戏剧小品,它不仅具有传统戏剧的舞台性、表演性,还具有现代戏剧的情趣性、灵活性,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的小品创作遭遇到了瓶颈:一方面部分戏剧小品内容空洞、文化内涵贫乏;另一方面则是样式单一,艺术风格缺失,笑成为唯一的标准。下面,就戏剧小品创作有关艺术风格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关于喜剧小品的矛盾冲突
  纵观当今晚会上的戏剧小品,人们习惯称为喜剧小品。有人说,戏剧小品必须要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就无法延伸和发展,执赞同观点人不在少数。笔者认为未必如此!小品要求对生活片段进行浓缩的表现和演绎。
  赵本山的成名作《相亲》,只是表现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在帮各自儿女传递情书时,引发出两位老人“青梅竹马”时的暗恋之情,但没有矛盾,更没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浓浓的人情味!却产生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黄宏创作表演的小品《找焦点》,只是表现老两口新买了部摄像机到天安门广场摄像,此剧也没有矛盾冲突,但产生的喜剧效果令人至今难忘。
  误会法在戏剧情节设置中司空见惯,且大多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形成所谓的戏剧冲突。有的喜剧小品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普通的生活误会,但还是能够让观众达到相互一笑的目的,给人以满足。当然我并不否定戏剧小品创作中的矛盾冲突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在喜剧小品创作中,“喜”是其独特风格,这也是不同戏剧小品的不同艺术风格所在。
  
  关于南方戏剧小品的多元突围
  我们看到的小品大多以北方语言为主,其中掺杂一些明白易懂的北方土话。而南方话与北方话的语境差异很大,有它的特殊性,这就制约了南方小品的发展,使其陷入发展困境。
  南方滑稽小品《一串钥匙》在剧本上堪称完美、演员也是号称沪上“铁三角”,那为什么在经过足足两个月排演后,还是因为演出现场掌声不足而在2007年春晚的最后彩排中遭淘汰呢?我想除了南北地域文化差异悬殊造成的水土不服外,扬“短”避“长”也是小品《一串钥匙》失利的关键。方言本是南方之滑稽特色所在,为了达到央视的播出要求,《一串钥匙》被打造成普通话版,方言滑稽特色消失后,引笑手段大打折扣。实践证明,这种经过精心改良的南方普通话很难被北方观众接受。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南方小品要走向全国,就要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什么才是有南方特色的语言,突破语言的瓶颈,突出南方的特色,创作一批带有南方文化特色的戏曲小品、歌舞小品,让北方观众接受和喜爱。
  
  关于戏曲戏剧小品的传统借鉴
  戏曲小品的产生形成要回溯到民间小戏。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有许多经典的作品流传。比如《借靴》(高腔)、《花鼓》(乱弹)、《走西口》(二人台)、《打铜锣》(湖南花鼓戏)、《王小赶脚》(五音戏)、《打面缸》(庐剧)等。这些小戏的思想内涵、艺术性、趣味性及它们在民间百姓中所具有的影响力是许多大戏所不可比的。依托丰富的戏曲小剧种进行戏曲小品创作,不但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大大拓宽了戏剧小品创作的路子,而且突出了戏剧小品的地方艺术特色,也为传承、发展稀有小剧种戏曲提供了重要手段。
  
  关于方言戏剧小品的本土普及
  如果说方言戏剧小品是以其朴实亲切、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具有反映生活迅速及时的现实性和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普及性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那么今天部分小品语言套路化则成为影响戏剧小品健康发展的危机之一。地方语言充分发挥了戏剧艺术所肩负的寓教于乐的特殊使命,在营造喜剧气氛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地方语言入戏,乡音土语更加有助于戏中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各地方、各民族都有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语言,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更加容易典型化和个性化,更容易增强戏剧小品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但方言戏剧小品要不断突破与创新,才能保持其永恒艺术生命力。
  
  关于戏剧小品样式的交融创新
  戏剧小品的形式从剧种来分,主要有话剧小品、戏曲小品、滑稽小品、方言小品等;从表演风格和艺术效果上分,主要有正剧小品、喜剧小品、悲剧小品、闹剧小品、抒情小品、荒诞小品、寓言小品、讽刺小品等;从所表现的时代内容来划分,则要分为小品现代戏和小品古代戏;戏剧小品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具有多向性,又有哑剧小品、相声小品、电视小品、儿童小品、木偶小品等。
  小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性。它就像一团海绵,贪婪地从姊妹艺术中吸取一切有益的营养。我们要鼓励样式创新,鼓励多种艺术形式及其手段的引进,贯穿到各种戏剧小品创作环节中去,实现不同艺术形式、手段之间的嫁接,创造自己的开放性、复合性技法体系。这不仅能使人耳目一新,而且容易造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杂交优势”。
  综上所述,当代戏剧小品创作在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们要不断探索戏剧小品新的艺术形式及风格,在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指导下,认真撷取素材,从挖掘题材的内涵中升华主题。我们要努力探索符合于戏剧小品人物特质和艺术特质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实现艺术形式和艺术精神的完整统一。
  责任编辑:杨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8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