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职业化改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目前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及学生对改革的实践性作出分析,进而提出改革过程中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院校改革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21-02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major problems in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nowadays. Moreover, it conducts an analysis of such aspects as rationalization of staff’s knowledge structure, scientificness of teaching modes,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ourse innovation, and points out several issues deserving attention in course innovation.
  【Key words】Higher Mathematic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InnovationProfession-oriented
  
  一、正确认识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就在于职业化的教学、职业化的理念。要做到既有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又有别于高校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就要做到“高”且“职”。一方面,所谓的“高”不单只是教育层次的定义,更在于对学生培养方向的定位。在用工需求膨胀的今天,学生花费这三年时间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学生毕业后的自学能力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教育在这一点上不应该只注重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等表面的数据,学校的学生质量也应该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另一方面,所谓的“职”顾名思义是“职业化”的含义,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化的教育理念在各高职院校掀起层层改革浪潮。
  结合高职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课程设置也是充分体现了“高”和“职”这两方面,一方面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高,思维的锻炼,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数学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1]另一方面是服务于专业,寻求一种与职业化教学的结合,这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高等数学的进一步延伸作用。要认识到这两个方面同时构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灵魂,两者具有同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高等数学“无用论”或“教本化”的认识误区,防止急功近利。
  二、了解目前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基础理论强,实际应用弱。
  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从事高职院校高数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但因为缺乏专业实践的学习也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所以在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相对薄弱成为目前教学的普遍现象。
  2.教学形式单一,灵活性差。
  高等数学除了同其他的理科课程一样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外,高度的抽象性成为在高等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教师为了教学内容的透彻性往往需要花很多的教学时间进行理论的讲解。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课时的要求,一般较少辅以其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3.教材传统,联系实际少。
  目前大多数高等数学的教材都是沿用或改编至传统的本科教材,不少高职教材虽然有涉及到应用但也只是差强人意的少数几个经典例子。真正紧扣实际应用、适合高职层次的教材则少之又少,若要说到能与具体专业相结合的高数教材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在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教材,这也使得目前教学过程中依然只能沿用传统偏重理论性的教材。
  4.学生对学科学习的认识不正确
  数学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连贯性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一门学科,既往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之前对数学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升学考试的层面上,潜意识中早已固化形成教师拼命灌输,学生只管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即便是课后的自我学习也沦为重复课堂内容的题海战术。抱着这种被动学习的认识,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三、紧贴高职特色,强调职业化改革,改善教学困境。
  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改变教学思路,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提倡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教与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克服课时紧、借鉴少等现实困难,寻找适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学科与职业化教育改革和谐发展的路子。
  1.教师是改革实践的主导
  高等数学职业化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等数学与各专业知识相结合。它强调的是不同专业的不同应用,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这点上,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对高等数学于各专业应用方面也要了然于胸。我们总是希望这种最完美的情况,当然最好还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但显然要求我们的教师对高等数学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都有所了解是不切实际的,或者只会变成都想了解却又都不甚了了,这便达不到我们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这方面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首先,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想实现多面手是困难的,必然是有所侧重。可以考虑将教师分配到各个系,不同的教师对应于不同的专业实践范围。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分配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做相应的研究和调整,实现有限资料的最大化开发与利用。
  其次,基础教师分配到各个系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加强与各个系教师的交流合作,利于融入良好的专业氛围。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没有设立专门一个数学系的情况下往往将各基础教学的教师集中为一个部门以方便管理。但实际上,这样做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间接隔断了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联系。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高等数学这门基础课与马列课、体育课等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高等数学的职业化教学改革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应具有相对熟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学科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改革实践的主导,教师要克服惰性,灵活思路,加强自我提高的压力,勇于接受和学习陌生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刻体会专业实践与数学理论的联系,才能在改革中很好地引导学生。
  2.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改革实践的前提
  在这里,高等数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高等数学于高职院校除了包括通常所指的高等数学的内容,它还根据不同的专业涉及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离散数学,甚至是运筹学等各学科分支。另外,对同一理论知识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也要考虑有不同的应用。因此,要想将这么一个庞大的知识群体与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进行细致深入的联系,显然不论是从知识应用本身还是从现实实际出发,都无法一蹴而就。高等数学的职业化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将改革过程逐渐细化,然后一步步扎实地展开,以期达到坚实的改革成果。

  高等数学职业化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特色,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需求。高等数学的教学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层次,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应用层次,即高等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两个层次的教学过程都是必须的,没有基础层次的学习,应用层次便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应用层次则改革没有任何意义。但要同时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却也不得不面临目前课时紧缺的问题,要想改革顺利地实现首先就要有课时作为保障。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第一种教学模式是将这两个过程并进,即将基础与应用结合起来,进行基础讲解的同时跟进相关的应用。这应该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可作为改革的最终模式,但就目前来说还无法做到,这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和教材方面,在毫无借鉴的改革创新面前,需要时间学习和积累。所以就目前来说采用第二种模式是较为现实可行的。
  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将这两个过程分开进行,即先进行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再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方向进行应用方面的学习。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在平稳方式下灵活的可操作性。首先,它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需求安排不同的学习时间。比如,计算机专业要求的数学知识比较全面,学科分支较多,可采用两个学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再加上一个学期的应用知识学习的模式,而在第三个学期的应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不同的学习,这样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当然,有的专业也许对数学知识的要求程度不太高可灵活采用“一学期+一学期”或“一学期+小(半)学期”等各种模式;其次,它的一个更大的好处还在于节省对多媒体资源的占用。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板书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有必然的优势,但当涉及到高等数学的应用方面则不可避免的是多媒体的普遍应用。第一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多媒体资源的支持,而第二种教学模式则仅在应用教学阶段需要使用到多媒体,大大缩短了这个时间段,节省了对公共资源的占用,有效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使用率;最后,我们采用第二种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大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系选课或校选课的平台,将应用知识的这部分教学作为一门课并入系选课或校选课中,通过不断检验、补充和完善使改革逐渐日常化,使改革能够平稳进行并逐步过渡。
  3.学生是改革实践的主体
  教学改革无论走什么样的路子最终的回归点都是学生,学生是改革实践的主体,只有以学生为本位的改革才会是成功的。我们可以有非常完美的改革构思,但如何才能有效地准确传达到学生身上,其中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教学方式;二是评价方式。以下就这两方面谈几点想法:
  首先是教学方式。作为一名高等数学的一线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板书教学让我常常产生这样的想法,同样是基础课,公共外语可以有语音课,可以听听外语歌曲或者进行场景练习等辅助教学形式;马列课也可以不时地组织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课堂的学习内容;而体育课更是形式多样了,为什么只有高等数学是如此一成不变呢。这虽然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必然的关系,但要想将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来,首先就必须要改变枯燥单一抽象的教学方式。高等数学的职业化教学改革就是要抓住高职特色这个有利的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改变目前普遍的只讲基础不求应用的理论教学,为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改革要作足应用的文章,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课件制作、软件实践等因地制宜,以多种形式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高等数学与专业课息息相关的同时,丰富课堂内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2]
  其次是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对改革成效的检验,科学的评价方式反映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改革的航向灯。评价方式既包括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体现改革的内容。所以改革后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兼具基础与应用,同时改革评价方式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过去的做法。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还是应该考虑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下加入应用方面的元素,然后再根据改革的需要逐步改进。总之,评价方式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实践需要科学的评价方式做保证。没有科学的适时的评价方式,改革便会功亏一篑,从而回到老路子上去。
  四、结 语
  高等数学的职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挑战。改革的过程中总是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并适时作调整。要使改革走得稳健又卓有成效,有几个问题还是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改革不是对高等数学基础学科的忽视或压制,而是本着为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的更广阔的发展而进行的。改革不能本末倒置,过分强调应用,忽略高等数学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应该是具有一定高度的职业化特色,高职教育建立的是“高”基础上的“职”。
  第二,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往大的方面说,有学生的发展才有我们教育的发展。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有真正的发展。
  第三,改革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志飞.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J].大学数学,2009.25(2):1~2
  2 李立红.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模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2):75~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558.htm